一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該包裝結構包括:一EPP盒體和一EPP盒蓋,所述EPP盒體和EPP盒蓋互相嵌套構成腔體;多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設置于所述EPP盒體和所述EPP盒蓋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所述EPE緩沖擋墻嵌入所述定位槽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構成的凹槽內至少豎直放置有一個液晶面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中,由于所述EPE緩沖擋墻的厚度在制作工藝上較易控制,而且緩沖性能也更好,從而可以利用較小厚度的緩沖擋墻來實現較高的緩沖作用,進而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內的腔體空間,提高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的裝貨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液晶領域,尤其涉及ー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技術背景 參考圖1,圖I為現有技術中小型液晶面板包裝盒的結構剖視圖。從圖I中可以看出,該液晶面板包裝盒包括一 EPP (高發泡聚丙稀)盒蓋I和一 EPP盒體3,所述EPP盒蓋I和EPP盒體3相互嵌套構成用以放置玻璃或液晶面板2的腔體;所述EPP盒體3內設置有多個EPP緩沖擋墻31,且所述EPP盒體3和所述EPP緩沖擋墻31為一體結構。相鄰的EPP緩沖擋墻31之間的空隙構成插槽結構32,用以放置液晶面板2,且每個插槽結構32中只放置ー個液晶面板2。其中,所述EPP緩沖擋墻31可以在液晶面板2的運輸過程中,降低外力震動對液晶面板所造成的影響。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液晶面板包裝盒無法充分利用所述EPP盒蓋I和EPP盒體3構成的腔體空間,從而導致液晶面板包裝過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液晶面板包裝盒無法充分利用所述EPP盒蓋和EPP盒體構成的腔體空間,從而導致液晶面板包裝過剩。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ー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該包裝結構包括一 EPP盒體和一 EPP盒蓋,所述EPP盒體和EPP盒蓋互相嵌套構成腔體;多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設置于所述EPP盒體和所述EPP盒蓋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所述EPE緩沖擋墻嵌入所述定位槽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構成的凹槽內至少豎直放置有ー個液晶面板。優選的,所述凹槽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數量大于I時,相鄰的兩個液晶面板間設置有EPE隔板。優選的,所述凹槽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數量在3-5的范圍內。優選的,所述EPE隔板的厚度在O. 5mm-5mm的范圍內。優選的,所述多個定位槽等間距設置。優選的,所述EPE緩沖擋墻的厚度在5mm-10mm的范圍內。優選的,所述EPE緩沖擋墻的頂端比豎直放置于所述凹槽內的液晶面板的頂端高2mm-5mm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不僅包括一 EPP盒體和一 EPP盒蓋,還包括多個定位槽,以及多個嵌入所述定位槽內的EPE (可發性聚こ烯)緩沖擋墻。由于所述EPE緩沖擋墻的厚度在制作エ藝上較易控制,而且緩沖性能也更好,從而可以利用較小厚度的緩沖擋墻來實現較高的緩沖作用,進而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內的腔體空間。因此,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可以充分利用所述EPP盒蓋和EPP盒體構成的腔體空間,從而提高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的裝貨量。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小型液晶面板包裝盒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的結構剖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ー種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中放置四個液晶面板時盒體的結構剖視圖。圖I-圖3中示出了 EPP盒蓋I、液晶面板2、EPP盒體3、EPP緩沖擋墻31、插槽結構32、EPE緩沖擋墻4、定位槽5、EPE隔板6、凹槽7。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正如
技術介紹
部分所述,現有技術中的液晶面板包裝盒無法充分利用所述EPP盒蓋I和EPP盒體3構成的腔體空間,從而導致液晶面板包裝過剩。專利技術人研究發現,這是因為現有技術中液晶面板包裝盒中的緩沖擋墻為EPP緩沖擋墻31,而受EPP (高發泡聚丙稀)制作エ藝的限制,使得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盒中EPP緩沖擋墻31的厚度一般要大于6mm,從而導致所述EPP盒蓋I和EPP盒體3構成的腔體空間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進而導致液晶面板包裝過剩。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ー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一 EPP盒體3和一 EPP盒蓋1,所述EPP盒體3和EPP盒蓋I互相嵌套構成腔體;多個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設置于所述EPP盒體3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3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4,所述EPE緩沖擋墻4嵌入所述定位槽5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4構成的凹槽7內至少豎直放置有ー個液晶面板2。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中,由于所述EPE緩沖擋墻4的厚度在制作エ藝上較易控制,而且緩沖性能也更好,從而可以利用較小厚度的緩沖擋墻來實現較高的緩沖作用,即利用較小厚度的EPE緩沖擋墻4就可以達到液晶面板在運輸過程中的緩沖要求,進而可以利用較小厚度的EPE緩沖擋墻4來替代現有技術中的EPP緩沖擋墻31,最終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內的腔體空間,提高所述液晶面板包裝結構的裝貨量。此外,當所述凹槽7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2數量大于I時,相鄰的兩個液晶面板2間還設置有EPE隔板6。本技術中所述凹槽7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2數量優選在3-5的范圍內。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進行具體描述。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凹槽7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2數量為4個。實施例一如圖3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包括一 EPP盒體3和一 EPP盒蓋1,所述EPP盒體3和EPP盒蓋I互相嵌套構成腔體空間,用以放置EPE緩沖擋墻4、EPE隔板6和液晶面板2 ;多個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設置于所述EPP盒體3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3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4,所述EPE緩沖擋墻4嵌入所述定位槽5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4構成的凹槽7內豎直放置有四個液晶面板2和三個EPE隔板6。其中,所述定位槽5與所述EPE緩沖擋墻4 一一對應,并以嵌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即所述EPE緩沖擋墻4嵌入所述定位槽5內。而且,位于所述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4間的凹槽7內的四個液晶面板2和三個EPE隔板6間隔放置,即所述凹槽7內的液晶面板2和EPE隔板6的放置順序依次為一液晶面板2、一 EPE隔板6、一液晶面板2、一 EPE隔板6、一液晶面板2、一 EPE隔板6、一液晶面板2。本技術所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中,所述EPE緩沖擋墻4和EPE隔板6的材料均為可發性聚こ烯,俗稱“珍珠棉”,其制作エ藝較易控制,而且緩沖性能較好,因此,本技術中所述EPE緩沖擋墻4的厚度在5mm-10mm的范圍內,所述EPE隔板6的厚度在O.的范圍內,即可滿足所述液晶面板2在運輸過程中的緩沖要求。在實際制作過程中,所述EPE緩沖擋墻4和EPE隔板6的厚度視所裝載的液晶面板2的尺寸和重量而異,其具體厚度可根據相關模擬計算得出,而具體計算方法可參考相關文獻,對此本技術在這里不作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技術提供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中,為了更好的固定所述EPE緩沖擋墻4,所述EPP盒蓋I內表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包裝結構包括:一EPP盒體和一EPP盒蓋,所述EPP盒體和EPP盒蓋互相嵌套構成腔體;多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設置于所述EPP盒體和所述EPP盒蓋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所述EPE緩沖擋墻嵌入所述定位槽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構成的凹槽內至少豎直放置有一個液晶面板。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包裝結構包括一 EPP盒體和一 EPP盒蓋,所述EPP盒體和EPP盒蓋互相嵌套構成腔體;多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設置于所述EPP盒體和所述EPP盒蓋內表面,且與所述EPP盒體為一體結構;多個EPE緩沖擋墻,所述EPE緩沖擋墻嵌入所述定位槽內,且相鄰兩個EPE緩沖擋墻構成的凹槽內至少豎直放置有ー個液晶面板。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面板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內豎直放置的液晶面板數量大于I時,相鄰的兩個液晶面板間設置有EPE隔板。3.如權利要求2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興,陸元媛,蔣秀怡,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