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夾送輥,該夾送輥包括:輥體,所述輥體呈圓柱體狀;輥軸,所述輥軸沿所述輥體縱長方向的兩端延伸;其中,所述輥體經過調質處理,所述輥體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為HRC60~62。通過對夾送輥的輥體進行調質處理,使得夾送輥輥體表面洛氏硬度達到HRC60~62,可以滿足多種生產場合的需要,并且相對于添加合金增加輥體硬度的方法,成本更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
,具體涉及ー種夾送輥。
技術介紹
在冶金、紡織、印染及造紙等的板帶加工生產線上,根據加工エ藝需要,板帶轉向時需要各種各樣的大型夾送輥,有時夾送輥的直徑甚至需要達到100毫米以上。夾送輥由于通常需要承受較大的作用力,所以對于材質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現 有技術中,為了達到提高夾送輥硬度的目的,通常是添加多種合金,這無疑會加大夾送輥的制作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硬度較高的夾送輥。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提供的ー種夾送輥,該夾送輥包括輥體,所述輥體呈圓柱體狀;輥軸,所述輥軸沿所述輥體縱長方向的兩端延伸;其中,所述輥體經過調質處理,所述輥體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為HRC6(T62。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輥體表面經過高頻淬火處理。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輥軸包括設置于所述輥體一端的第一輥軸以及設置于所述輥體另一端的第二輥軸,所述第二輥軸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輥軸的長度。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一輥軸包括自所述輥體一端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長度為45毫米,所述第二部分的長度為50暈米。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徑。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二輥軸包括自所述輥體另一端延伸的第三部分、自所述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以及自所述第四部分延伸的第五部分。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四部分的直徑,所述第四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五部分的直徑。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三部分的長度為45毫米,所述第四部分的長度為90暈米,所述第五部分的長度為85暈米。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第五部分上設置有逃料孔。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輥體沿縱長方向的長度為850毫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對夾送輥的輥體進行調質處理,使得輥體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達到HRC6(T62,且成本較低。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有關本技術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技術夾送輥ー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術,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參見圖I,介紹本技術夾送輥10的一具體實施方式。該夾送輥10包括輥體11以及輥軸。 輥體11大致呈圓柱體狀,輥軸沿輥體11縱長方向的兩端延伸,用干與外接機械部件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輥體11經過調質處理,輥體11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為HRC6(T62。所謂調質處理即即淬火和高溫回火的綜合熱處理工藝,其可以使得輥體11的材質的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調整,使得輥體11強度、塑性和韌性都得到較大提升,并且,不增加額外的成本。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輥體11表面經過高頻淬火處理,其可以進一歩提高輥體11的表面質量,提升夾送輥10的耐用性。棍軸包括設置于棍體11 一端的第一棍軸12以及設置于棍體11另一端的第二棍軸13,其中,第二輥軸13的長度大于第一輥軸12的長度。特殊地,第一輥軸12包括自所述輥體11 一端延伸的第一部分121以及自所述第一部分121延伸的第二部分122,所述第一部分121的長度為45毫米,所述第二部分122的長度為50毫米,并且,第一部分121的直徑大于第二部分122的直徑。類似地,第二輥軸13包括自輥體11另一端延伸的第三部分131、自第三部分131延伸的第四部分132、以及自第四部分132延伸的第五部分133,所述第三部分131的長度為45暈米,第四部分132的長度為90暈米,第五部分133的長度為85暈米,并且,第三部分131的直徑大于第四部分132的直徑,第四部分132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五部分133的直徑。這是因為,輥軸通常是用來與外接機械部分進行連接,所以需要一較小的尺寸要求。但是若果將輥軸直接設置為較小的直徑,則會容易造成輥軸與輥體11之間連接的不可靠,影響生產。通過設置這種逐次遞減直徑的輥軸,可以有效地保證輥軸與輥體11的連接強度。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五部分133上設置有逃料孔14,該逃料孔14可以有效地減少夾送輥10的重量,并且有利于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特殊地,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輥體11沿縱長方向的長度為850毫米。本技術通過上述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對夾送輥10的輥體11進行調質處理,使得夾送輥10輥體11表面洛氏硬度達到HRC6(T62,可以滿足多種生產場合的需要,并且相對于添加合金增加輥體11硬度的方法,成本更低。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ー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技術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技術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夾送輥,其特征在于,該夾送輥包括:輥體,所述輥體呈圓柱體狀;輥軸,所述輥軸沿所述輥體縱長方向的兩端延伸;其中,所述輥體經過調質處理,所述輥體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為HRC60~6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夾送輥,其特征在于,該夾送輥包括 輥體,所述輥體呈圓柱體狀; 輥軸,所述輥軸沿所述輥體縱長方向的兩端延伸; 其中,所述輥體經過調質處理,所述輥體表面的洛氏硬度范圍為HRC6(T6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夾送輥,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體表面經過高頻淬火處理。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夾送輥,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軸包括設置于所述輥體一端的第一輥軸以及設置于所述輥體另一端的第二輥軸,所述第二輥軸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輥軸的長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送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軸包括自所述輥體一端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長度為45毫米,所述第二部分的長度為50暈米。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文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百順機械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