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卡合結構,用于將第一部件鎖定至第二部件,所述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一部件上的卡勾,該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能沿其自身軸線上下移動并繞該軸線轉動的主體及由該主體外側延伸出來的多個卡合部,該主體繞該軸線轉動時,帶動該多個卡合部與該卡勾相卡合或分離,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或使得該第一部件相對該第二部件處于可打開狀態。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具有該卡合結構的電子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卡合件,該卡合件可相對該本體進行轉動,帶動其卡合部與卡勾之間相卡合或相脫離,從而可方便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或方便打開第一部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卡合結構的電子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用于將兩個部件相卡合在一起的卡合結構,一般包括有凸設于第一部件邊緣上的彈性卡勾及設置在第二部件上的用于收容該彈性卡勾的凹槽。當第一部件覆蓋于第二部件上并受到按壓時,該彈性卡勾受凹槽的槽壁擠壓變形后進入到凹槽中,并受凹槽的槽壁阻擋,無法從凹槽中出來,第一部件因此鎖定至第二部件上。當使用者欲打開第一部件時,則需用力掰動第一部件,使該彈性卡勾受到作用力而變形后從凹槽中移動出來。由于蓋合第一部件及在打開第一部件時,使用者需施加較大的力才能使該彈性卡勾變形,既不方便操作也容易對第一部件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便于打開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并方便打開該第一部件的卡合結構。一種卡合結構,用于將第一部件鎖定至第二部件,所述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一部件上的卡勾,該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具有一軸線的主體及由該主體外側呈放射狀延伸出來的多個卡合部;該主體能繞該軸線轉動,該主體繞該軸線轉動時,該多個卡合部與該卡勾相卡合或分離,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或使得該第一部件相對該第二部件處于可打開狀態。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具有該卡合結構的電子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卡合件,該卡合件可相對該本體進行轉動并帶動其上設置的多個卡合部與卡勾相卡合或相分離,從而方便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并方便打開第一部件。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卡合結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該卡合結構具有驅動件、限位件及一位于卡合位置的卡合件。圖2為本專利技術卡合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的相反視角示意圖。圖4為圖I中卡合結構的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當圖I中的卡合件位于該卡合位置時,驅動件、限位件及卡合件之間的配合結構I的原理示意圖。圖6為當圖I中的卡合件位于一臨界位置時,驅動件、限位件及卡合件之間的配合結構的原理示意圖。圖7為當圖I中的卡合件位于一過渡位置時,驅動件、限位件及卡合件之間的配合結構的原理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電子裝置 11— 本體_10 第一表面 100 表面 ΤΤ第一通孔—120 第二通孔 130 固定部 下本體 12 蓋體i 邊緣f 按壓部 i ~ 部瓦 第一斜面—252 卡合結構 30 驅動件 面壁而 側壁驅動面315凸部 限位件 第一收容部 第二收容部 抵接面 第二斜面—M 凹部^ 卡合件 主體_350 卡合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353 第三部分元I 連接部 ^ 配合部 第三斜面 抵靠面 第四斜面—359 承托件 W 收容槽 — 承托部372 彈性件 139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I,本專利技術一些實施例中的電子裝置I包括本體10及樞接于本體10上的蓋體20。該電子裝置I可為便攜式DVD播放器,其中,蓋體20為用于覆蓋光盤的光盤蓋,本體10為DVD播放器主機,其中裝設有實現DVD播放器功能的部件(圖未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I可為其他具有蓋體的電子裝置,如筆記本電腦等。本體10具有第一表面100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110。本體10上還上還開設有相鄰的第一通孔120及第二通孔130。兩固定部140由第二表面110向遠離第一表面100的方向延伸出來。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10可采用樹膠等材料一體稱成型,兩固定部140則可為BOSS柱。蓋體20覆蓋于本體10的第一表面100上。如圖2所示,蓋體20于其靠近邊緣21處沿靠近本體10的方向延伸出有對應第一通孔120的按壓部23及對應第二通孔130的卡勾25。按壓部2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呈圓柱狀并與蓋體20大致垂直,其直徑略小于第一通孔120的孔徑,以便能穿過第一通孔120。卡勾25包括卡勾部250,卡勾部250靠近蓋體20一側形成有第一斜面252。如圖2所示,本體10上還包括卡合結構30。卡合結構3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驅動件31、限位件33、卡合件35、承托件37及彈性件39。驅動件31大致呈中空圓柱狀,其具有對應第一通孔120的頂壁313及由頂壁313 向遠離第一表面100方向延伸而出的側壁314。側壁314遠離頂壁313的端面上形成有多個驅動面315。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驅動面315為斜面,并均勻分布于側壁314的端面,使側壁314的端面上布滿三角形的突齒結構。驅動件31于其側壁314外側面上向外凸設有相間隔并呈條肋狀的兩凸部316,用于限制驅動件31周向轉動。限位件33連接至本體10的第二表面110。如圖3所示,限位件33其包括與第二表面110鄰接并與第一通孔120連通的第一收容部330及與第一收容部330鄰接的第二收容部331。第一收容部330及第二收容部331在一些實施例中均可呈圓筒狀,且兩者共軸設置。第一收容部330的直徑小于第二收容部331的直徑。第一收容部330用于供驅動件31收容于其中。結合圖4,第一收容部330遠離第一表面100的一端上形成有多個抵接面333及多個第二斜面334,每一個抵接面333位于相鄰兩個第二斜面334之間,并大致垂直于本體10的第二表面110,使得第一收容部330的該端呈現為布滿多個楔形齒結構。同時,第一收容部330還于其內側面凹陷形成有兩個分別對應兩凸部316的凹部335。如圖3所示,卡合件35位于驅動件31的下方。卡合件35包括柱狀主體350及四個卡合部351。主體350可沿自身軸線A(標識于圖6中)上下移動及繞該軸線A轉動從而帶動四個卡合部351 —同沿軸線A移動及轉動。主體350包括沿軸向依序遠離驅動件31的第一部分352、第二部分353、第三部分354。第一部分352收容于限位件33的第二收容部331中,其一端面上形成有等間隔分布的四個配合部356。各配合部356成楔形狀,且其遠離第二部分353的一側上形成有可與限位件33的第二斜面334及驅動件31的驅動面315配合的第三斜面357。各配合部356沿主體350徑向上的長度約等于驅動件31的側壁314的厚度與限位件33的第一收容部330的筒狀壁的厚度之和,如此,則配合部356可同時與限位件33的第二斜面334及驅動件31的驅動面315達到較好的配合。各配合部356還具有連接至第三斜面357并大致垂直于本體10第二表面110的抵靠面358。第二部分353連接至第一部分352且其直徑大于第一部分352的直徑。第三部分354連接至第二部分353并收容于承托件37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部分354呈圓筒狀,其遠離第二部分353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連接部355,用于供彈性件39套設于其上。該四個卡合部351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于第二部分353的外側上。各卡合部351的橫截面大致呈直角梯形狀,其靠近配合部356的一側上形成有第四斜面359。再如圖2及圖3所示,承托件37連接至本體10的固定部140上,用于承托卡合件35本體10。承托件37具有圓形收容槽371及兩承托部372。收容槽371的直徑略大于主體350第三部分354的直徑,使第三部分354能于收容槽371中并沿軸線A上下移動。兩承托部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卡合結構,用于將第一部件鎖定至第二部件,所述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一部件上的卡勾,其特征在于:該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具有一軸線的主體及由該主體外側呈放射狀延伸出來的多個卡合部;該主體能繞該軸線轉動,該主體繞該軸線轉動時,該多個卡合部與該卡勾相卡合或分離,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或使得該第一部件相對該第二部件處于可打開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卡合結構,用于將第一部件鎖定至第二部件,所述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一部件上的卡勾,其特征在于該卡合結構包括設置于該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具有一軸線的主體及由該主體外側呈放射狀延伸出來的多個卡合部;該主體能繞該軸線轉動,該主體繞該軸線轉動時,該多個卡合部與該卡勾相卡合或分離,將該第一部件鎖定至該第二部件或使得該第一部件相對該第二部件處于可打開狀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還能夠沿所述軸線移動;所述卡合結構還包括設置于該卡合件上方的驅動件,該驅動件包括驅動面,該驅動件通過該驅動面與該主體之間的配合,能對該卡合件產生沿該軸線移動及繞該軸線轉動的驅動力。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結構還包括設置于該主體上方并用于阻止該卡合件在沿該軸線往第二部件的方向移動一預定距離前繞該軸線轉動的限位件。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限位件包括與該主體配合并用于在 該卡合件在所述彈性件驅動下沿該軸線往遠離第二部件的方向移動時驅動該主體繞所述軸線轉動的多個第一斜面。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各卡合部上形成有第二斜面,該卡勾上形成有第三斜面,該卡勾能通過該第三斜面與該第二斜面的配合驅動該卡合部帶動該主體沿該軸線往下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勇,唐學東,王弘武,劉威,王彥文,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