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屬于重物移動運輸安裝
技術介紹
傳統的大噸位設備在安裝前,利用吊車將大噸位設備放在平板車上,通過運輸到位后,再從平板車上吊下來,大噸位設備的起吊裝置占用空間大,很難在礦井室內等狹窄區域展開工作,故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將大噸位設備拆成部件,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無需細的拆分就能將設備運至狹窄區域的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兩個相同的支架對稱設置,第一傳動軸垂直貫穿兩個所述支架,連桿兩端均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兩個支架上,兩個支架外側均對應設置有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傳動軸的兩個伸出端均固定安裝有第一主動鏈輪,兩個第二傳動軸上均設置有第一從動鏈輪和第二主動鏈輪,兩個第三傳動軸上均設置有第二從動鏈輪和第三主動鏈,位干支架同側的第一主動鏈輪和第一從動鏈輪之間均通過第一鏈條連接,位干支架同側的第二主動鏈輪和第二從動鏈輪之間均通過第二鏈條連接;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轉動手柄;兩個支架上位于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處均設置有升降裝置,支架的底部均設置有滾輪,升降裝置的頂部均設置有支撐板,所述升降裝置由旋轉手柄通過鏈輪傳動控制升降。所述支架上還安裝有牽弓I板。所述滾輪為普通腳輪、或為萬向輪,或為對應導軌的導輪。所述升降裝置為具有自鎖功能的升降裝置。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可利用大噸位設備本身具有的可接觸支撐面或在設備 ...
【技術保護點】
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相同的支架(1)對稱設置,第一傳動軸(2)垂直貫穿兩個所述支架(1),連桿(13)兩端均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兩個支架(1)上,兩個支架(1)外側均對應設置有第二傳動軸(3)和第三傳動軸(4),第二傳動軸(3)和第三傳動軸(4)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傳動軸(2)的兩個伸出端均固定安裝有第一主動鏈輪(5),兩個第二傳動軸(3)上均設置有第一從動鏈輪(6)和第二主動鏈輪(7),兩個第三傳動軸(4)上均設置有第二從動鏈輪(8)和第三主動鏈(9),位于支架(1)同側的第一主動鏈輪(5)和第一從動鏈輪(6)之間均通過第一鏈條(10)連接,位于支架(1)同側的第二主動鏈輪(7)和第二從動鏈輪(8)之間均通過第二鏈條(11)連接;所述第一傳動軸(2)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轉動手柄(12);兩個支架(1)上位于第二傳動軸(3)和第三傳動軸(4)處均設置有升降裝置(14),支架(1)的底部均設置有滾輪(15),升降裝置(14)的頂部均設置有支撐板,所述升降裝置(14)由旋轉手柄(12)通過鏈輪傳動控制升降。
【技術特征摘要】
1.大噸位設備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相同的支架(I)對稱設置,第一傳動軸(2)垂直貫穿兩個所述支架(I ),連桿(13)兩端均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兩個支架(I)上,兩個支架(I)外側均對應設置有第二傳動軸(3)和第三傳動軸(4),第二傳動軸(3)和第三傳動軸(4)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傳動軸(2)的兩個伸出端均固定安裝有第一主動鏈輪(5),兩個第二傳動軸(3)上均設置有第一從動鏈輪(6)和第二主動鏈輪(7),兩個第三傳動軸(4)上均設置有第二從動鏈輪(8)和第三主動鏈(9),位于支架(I)同側的第一主動鏈輪(5)和第一從動鏈輪(6)之間均通過第一鏈條(10)連接,位于支架(I)同側的第二主動鏈輪(7)和第二從動鏈...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