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全自動高、中、低溫可控焙燒系統,屬于稀土冶金設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稀土精礦粉通過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下方的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后,將窯尾余熱通過引風機與余熱旋轉烘干窯熱風進口連接,充分利用窯尾余熱,酸氣煙道與尾氣處理系統進口連接,能完全回收酸性尾氣,提高稀土精礦的分解率和收率、降低能耗、節約人工實現自動化生產、解決稀土焙燒過程的“三廢”污染問題、主要從焙燒窯爐結構上進行改進,以實現清潔生產。所設計的系統各環節,在適應工業生產的同時優化工藝條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真正實現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全自動高、中、低溫可控焙燒系統,屬于稀土冶金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硫酸焙燒分解稀土精礦一般采用的供料方式為人工上料或半機械化上料這樣的上料方式勞動強度大且過程不易于控制,采用的混料方式為開放式半機械化混料或人工混料在混料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刺鼻煙氣污染了生產環境且物料的混合均勻度不高物料的配比也難以控制,采用的焙燒窯爐一般為內熱式回轉窯、直火隧道窯和火壁隧道窯,以及一些土法窯爐。這些窯爐都是開放式結構,不便于監控,操作繁復難以實現連續生產的同時還浪費了人工,稀土的收率也難以達到合理的范圍,酸或堿的使用量都大大的超過了反應所需酸堿量造成了原料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焙燒所產生的窯尾余熱得不到合理的利 用,對能源的消耗量大大的超過了實際所需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焙燒稀土精礦生成的或過量的酸性或堿性氣體都與煤氣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等廢氣統一排放,廢氣處理量巨大不便于酸性尾氣的回收再利用,即便回收利用也需要浪費大量的能源來實現這一過程;同時對氟、釷、鈧、磷等資源不能有效回收,反而使之成為污染環境的元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機械化程度高的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全自動高、中、低溫可控焙燒系統。技術解決方案本技術包括氣動式集中供料倉、行車式精礦料斗、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上料平臺,上料平臺上表面設有余熱旋轉烘干窯,余熱旋轉烘干窯出口處設有輸送機,輸送機下料口置于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上方,式集中供料倉一側設有計量式硫酸高位槽;上料平臺下表面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行車式精礦料斗,式集中供料倉與行車式精礦料斗通過套管連接;上料平臺下方設有雙軸混料攪拌槽,行車式精礦料斗出料口與雙軸混料攪拌槽進礦口通過套管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進液口與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出液口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置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頂部,雙軸混料攪拌槽底部設有出料口 ;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包括燃燒室、反應室、燃氣煙道、酸氣煙道,燃燒室一側設有縱向燃氣煙道,燃燒室下方設有反應室,反應室下方設有橫向燃氣煙道,縱向燃氣煙道與橫向燃氣煙道相連通,橫向燃氣煙道通過引風機與余熱旋轉烘干窯熱風進口連接,反應室底部中心位置設有防腐傳動旋轉軸,傳動旋轉軸一端與傳動齒輪連接,另一端上設有旋轉耙臂,旋轉耙臂上設有錐形布料器;反應室窯頭一側設有酸氣煙道,酸氣煙道與尾氣處理系統進口連接,反應室兩側分別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分別連接一個儲料倉,儲料倉下方的出料口與慣性振動熱料輸送機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底部的出料口安裝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穿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的燃燒室與反應室連通,下料管道出料端與錐形布料器相對應。本技術在硫酸焙燒稀土精礦的生產中,能完全回收酸性尾氣、能夠充分利用窯尾余熱,并回收了氟、釷等資源、提高稀土精礦的分解率和收率、降低能耗、節約人工實現自動化生產、解決稀土焙燒過程的“三廢”污染問題、主要從焙燒窯爐結構上進行改進,以實現清潔生產。所設計的系統各環節,在適應工業生產的同時優化工藝條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真正實現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本技術系統設備精干簡練,便于維修管理,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全程封閉極大地改善了生產環境,資源循環利用真正做到了環保節能化生產。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包括斗式提升機1,振動式料斗2、螺旋輸送機3、氣動式集中供料倉6、行車式精礦料斗7、硫酸高位槽8、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上料平臺11,上料平臺上表面設有余熱旋轉烘干窯4,余熱旋轉烘干窯4出口處設有輸送機5,輸送機下料口置于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上方,氣動式集中供料倉6—側設有硫酸高位槽,硫酸高位槽出料口通過硫酸計量器9與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進液口連接;上料平臺11下表面設有導軌12,導軌12上設有行車式精礦料斗7,氣動式集中供料倉6與行車式精礦料斗7通過套管連接;上料平臺11下方設有雙軸混料攪拌槽10,行車式精礦料斗7出料口與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進礦口通過套管連接,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進液口與硫酸高位槽8出液口連接;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置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13頂部,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底部設有出料口 ;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13包括燃燒室14、反應室15、酸氣煙道16,燃燒室14 一側設有縱向燃氣煙道17,燃燒室下方設有反應室15,反應室15下方設有橫向燃氣煙道18,縱向燃氣煙道17與橫向燃氣煙道18相連通,橫向燃氣煙道18通過引風機與余熱旋轉烘干窯4熱風進口連接,反應室15底部中心位置設有防腐傳動旋轉軸19,傳動旋轉軸19 一端與傳動齒輪連接,另一端上設有旋轉耙臂20,旋轉耙臂20上設有錐形布料器21 ;反應室15窯頭一側設有酸氣煙道16,酸氣煙道16與尾氣處理系統進口連接,反應室15兩側分別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分別連接一個儲料倉22,儲料倉22下方的出料口與慣性振動熱料輸送機23連接;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底部的出料口安裝有下料管道24,下料管道24穿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4的燃燒室14與反應室15連通,下料管道24出料端與錐形布料器21相對應。工作過程裝載機將稀土精礦粉卸至斗式提升機I下方的地坑內,斗式提升機I將地坑內的稀土精礦粉提升至振動式精礦料斗2內,振動式精礦料斗2內的稀土精礦粉通過螺旋輸送機3進入余熱旋轉烘干窯4內進行烘干,烘干后的稀土精礦粉通過輸送機進入氣動式集中供料倉6內,氣動式集中供料倉6內的稀土精礦粉通過上料平臺11下方導軌12上的行車式精礦料斗7按時按量進入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內,硫酸高位槽8內的硫酸通過硫酸計量器9后進入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內,定量的稀土精礦粉與計量后的硫酸進行混合,與硫酸充分混合后的稀土精礦通過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10底部的出料口落入立式動態 輻射傳熱窯13的反應室15內的錐形布料器21上,經錐型布料器21的均勻分布落至反應室15地面進行焙燒,在焙燒過程中旋轉耙臂20不斷翻耙焙燒中的稀土精礦使之受熱均勻并向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13兩側出料口運動,反應完成后的硫酸稀土礦粉落入儲料倉22內通過儲料倉22下方的出料口進入慣性振動熱料輸送機23內經慣性振動熱料輸送機23進入硫酸稀土水浸工段繼續處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全自動高、中、低溫可控焙燒系統,包括氣動式集中供料倉、行車式精礦料斗、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上料平臺,其特征在于,上料平臺上表面設有余熱旋轉烘干窯,余熱旋轉烘干窯出口處設有輸送機,輸送機下料口置于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上方,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一側設有計量式硫酸高位槽;上料平臺下表面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行車式精礦料斗,氣動式集中供料倉與行車式精礦料斗通過套管連接;上料平臺下方設有雙軸混料攪拌槽,行車式精礦料斗出料口與雙軸混料攪拌槽進礦口通過套管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進液口與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出液口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置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頂部,雙軸混料攪拌槽底部設有出料口;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包括:燃燒室、反應室、燃氣煙道、酸氣煙道,燃燒室一側設有縱向燃氣煙道,燃燒室下方設有反應室,反應室下方設有橫向燃氣煙道,縱向燃氣煙道與橫向燃氣煙道相連通,橫向燃氣煙道通過引風機與余熱旋轉烘干窯熱風進口連接,反應室底部中心位置設有防腐傳動旋轉軸,傳動旋轉軸一端與傳動齒輪連接,另一端上設有旋轉耙臂,旋轉耙臂上設有錐形布料器;反應室窯頭一側設有酸氣煙道,酸氣煙道與尾氣處理系統進口連接,反應室兩側分別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分別連接一個儲料倉,儲料倉下方的出料口與慣性振動熱料輸送機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底部的出料口安裝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穿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的燃燒室與反應室連通,下料管道出料端與錐形布料器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全自動高、中、低溫可控焙燒系統,包括氣動式集中供料倉、行車式精礦料斗、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全封閉雙軸混料攪拌槽、上料平臺,其特征在于,上料平臺上表面設有余熱旋轉烘干窯,余熱旋轉烘干窯出口處設有輸送機,輸送機下料口置于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上方,氣動式集中供料倉一側設有計量式硫酸高位槽;上料平臺下表面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行車式精礦料斗,氣動式集中供料倉與行車式精礦料斗通過套管連接;上料平臺下方設有雙軸混料攪拌槽,行車式精礦料斗出料口與雙軸混料攪拌槽進礦口通過套管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進液口與計量式硫酸高位槽出液口連接;雙軸混料攪拌槽置于立式動態輻射傳熱窯頂部,雙軸混料攪拌槽底部設有出料口 ;立式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勝民,王逸飛,郝勝維,
申請(專利權)人:包頭市錦園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