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及六股成型股繩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第一股繩、第二股繩及第三股繩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0.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0.6mm的股繩構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事故率低、車間占用面積小、能耗低、成本低、性能佳、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材料、冶金領域,特別是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
技術介紹
鋼絲繩是由多層鋼絲先捻成股繩,再以繩芯為中心,由一定數量的股繩捻繞而成的螺旋狀的繩。鋼絲繩按股繩中每層鋼絲之間的接觸狀態分為點接觸鋼絲繩、線接觸鋼絲繩和面接觸鋼絲繩,其中股中鋼絲直徑均相同的為點接觸鋼絲繩,股中各層鋼絲的擰距相等,內外層鋼絲互相接觸在一條螺旋線上,呈線接觸狀態的為線接觸鋼絲繩。在市場上,6X37的鋼絲繩多為點接觸鋼絲繩,其在冶金、機械等領域應用廣泛。目前,該種6 X 37規格的鋼絲繩結構多為一根直徑為O. 7mm的中心絲外纏繞36根 直徑為O. 6mm的股繩,并且36根直徑相等的股繩從里到外按照6+12+18的數目排列,這種排列方式使得鋼絲在生產時必須在四臺不同型號的設備上按照6根股繩先與中心絲進行下捻,成股后在一起與12根股繩進行中捻,然后再與18根股繩進行上捻,最后與繩芯合繩的工序進行捻制。傳統6X37規格的鋼絲繩存在如下缺點1.由于股繩排列方式的限制,使得鋼絲繩的生產工序較為繁瑣,降低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生產成本;2.鋼絲繩為點接觸式鋼絲繩,由于股繩間的接觸面積小,鋼絲繩長時間使用容易松散,減少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O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設計科學合理、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性能佳、使用壽命長的一種點線混合接觸式鋼絲繩。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及六股成型股繩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第一股繩、第二股繩及第三股繩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O. 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O. 6mm的股繩構成。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I.本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通過產品結構的改變簡化了鋼絲在生產時必須在四臺不同型號的設備上分別進行下捻、中捻、上捻及合繩的工序。改進后的鋼絲,由于第一股繩與第二股繩的股繩數目相等,所以該兩組股繩就能同時在一臺設備上完成與中心絲的捻制,即把之前工序的下捻和中捻合并為一個工序,這樣捻制好后再與第三股繩進行上捻,最后一起與繩芯合繩。該鋼絲繩簡化了生產工藝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減少了設備進而增大了車間內的可利用面積、節約了能耗、降低了成本。2.本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將之前生產鋼絲繩所用的兩種規格的鋼絲設計為現在具有四種規格的鋼絲,通過鋼絲直徑的改變來實現各鋼絲間接觸方式的改變,即從之前點接觸的鋼絲繩(股繩直徑相同,均為O. 6mm)改為點線混合接觸的鋼絲繩(股繩直徑從里到外分別為O. 78,0. 45,0. 6)。點線混合接觸的鋼絲繩具有不易松散、性能佳、使用壽命長的優點。3.本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事故率低、車間占用面積小、能耗低、成本低、性能佳、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股繩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I-繩芯、2-成型股繩、3-第三股繩、4-第二股繩、5-第一股繩、6-中心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I及六股成型股繩2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6、第一股繩5、第二股繩4及第三股繩3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創新之處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O. 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O. 6mm的股繩構成。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術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權利要求1.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及六股成型股繩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第一股繩、第二股繩及第三股繩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O. 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O. 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O. 6mm的股繩構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及六股成型股繩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第一股繩、第二股繩及第三股繩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0.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0.6mm的股繩構成。本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事故率低、車間占用面積小、能耗低、成本低、性能佳、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文檔編號D07B1/10GK202610628SQ20122029722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專利技術者王立成 申請人:天津華源天倫繩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點線混合接觸鋼絲繩,由繩芯及六股成型股繩構成,六股成型股繩分別圓周均布于繩芯的外表面,所述的成型股繩由中心絲、第一股繩、第二股繩及第三股繩構成,中心絲的外部纏繞有第一股繩,第一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二股繩,第二股繩的外部纏繞有第三股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股繩的中心絲直徑為0.85mm,第一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78mm的股繩構成,第二股繩由九根直徑為0.45mm的股繩構成,第三股繩由十八根直徑為0.6mm的股繩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立成,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華源天倫繩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