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類H形砌塊,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對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一凹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類H形砌塊,可以干砌成擋土墻,無需沙漿灌注,只需背后填土即可穩(wěn)固,堆砌簡單、方便,節(jié)約材料,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一種擋土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墻體,具體涉及ー種建筑用墻體的類H形砌塊以及由此類H形砌塊形成的擋土墻。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建筑行業(yè)中使用的砌塊多為實心或空心磚塊,只能用砂漿料粘砌成單層墻體,即采用濕砌的エ藝施工成擋土墻,此種砌塊導致施工復雜、用料多,エ期長,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而,有必要開發(fā)ー種砌塊,通過干砌就能形成擋土墻。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類H形砌塊,通過合理、巧妙的結構設·置,使得可采用干砌就能形成擋土墻。基于此,本技術還提供一種擋土墻,由此類H形砌塊砌成。ー種類H形砌塊,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對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一凹槽。優(yōu)選地,所述凹槽為直角凹槽,每個端部位于直角凹槽旁的位置處為斜面。優(yōu)選地,所述溝槽的側壁與底壁垂直。優(yōu)選地,所述溝槽的一個側壁的高度高于另ー側壁的高度。優(yōu)選地,所述凹槽的兩個壁面所成角度為鈍角。優(yōu)選地,所述溝槽的側壁與底壁所成角度為鈍角。ー種擋土墻,包括堆砌在一起的多個類H形砌塊以及分別位于頂端和底部的端部砌塊,所述類H形砌塊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対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ー凹槽;所述端部砌塊包括主體以及設置在主體上分別與溝槽及凹槽配合的凸起。優(yōu)選地,所述溝槽的側壁與底壁垂直。優(yōu)選地,所述溝槽的一個側壁的高度高于另ー側壁的高度。優(yōu)選地,所述類H形砌塊疏砌,形成多個生態(tài)孔洞,生態(tài)孔洞的后部鑲嵌無沙混凝土砌塊。本技術的類H形砌塊由于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対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一凹槽,因而可以干砌成擋土墻,無需沙漿灌注,只需背后填土即可穩(wěn)固,堆砌簡單、方便,節(jié)約材料,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類H形砌塊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擋土墻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端部砲塊的不意圖;圖4為本技術類H形砌塊實施例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類H形砌塊實施例一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的類H形砌塊I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11以及位于主體11兩端與主體11中心対稱的兩個端部12,每個端部12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11形成上下兩個溝槽13,其中,端部12的外側設有直角凹槽12a,旁邊還設有斜面 12b。該斜面與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度即是形成擋土墻的后仰角度。其中,溝槽13的側壁與底壁垂直。溝槽13的一個側壁的高度高于另ー側壁的高度。擋土墻實施例一參見圖2,本實施例的擋土墻包括多個堆砌在一起的類H形砌塊I以及位于類H形砌塊I上端和下端的端部砌塊2,該端部砌塊2包括主體21以及設置在主體上的凸起21、凹槽23、凸起24、凹槽25,設置的這些凸起及凹槽用來與類H形砌塊配合,端部砌塊的結構參見圖3。類H形砌塊I的結構參見圖1,端部12的外側設有直角凹槽12a,旁邊還設有斜面12b,形成了本實施例中的具有后仰角的擋土墻。本實施例中的類H形砌塊I可采用疏砌的方式,形成生態(tài)孔洞,生態(tài)孔洞的后部設置無沙混凝土砌塊。本技術的類H形砌塊采用無間隔密筑形成的墻體可應用于建筑業(yè)的防火防漏抗震的外墻,如果再加用特殊材料配置,還能用于軍事、醫(yī)療等防輻射墻體;本技術的類H形砌塊疊置形成的擋土墻可應用于水利工程,作為生態(tài)擋墻。本技術的異形砌塊以一定距離間隔疏砌成擋土墻體,墻面會呈現(xiàn)很多生態(tài)孔洞,在生態(tài)孔洞背部會鑲嵌與之適配的無沙混凝土砌塊(用粗骨料與水泥按特定比例攪拌預制,具透水保土功能)作為反濾,防止墻體后的土體流失或被急流沖刷掏空引起墻體坍塌。這些生態(tài)孔洞,在常水位下為魚蝦等生物提供生存空間,在常水位上可植草綠化堤岸;長期以來河岸落水溺斃問題嚴重,這些孔洞還可供河邊落水者沿生態(tài)孔洞攀爬上岸得以自救。本技術的類H形砌塊連續(xù)無間隔密筑或按一定間隔疏砌形成擋土墻體,同時使用加筋土技術,除用于急流的水利工程擋土墻,還用于小江、河涌,湖泊,水庫的堤岸。其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該墻體通過土工格柵與背后回填土體結合形成整體重力式擋土墻,生態(tài)孔洞鑲嵌的無沙混凝土砌塊的反濾功能使之可抵擋強大水流沖擊;當擋土墻背后水壓偏高時又能使水從干砌的墻體空隙自動排走,不必擔憂擋土墻背部水壓太高引發(fā)坍塌。此類型擋土墻還可用于公路、山坡、鉄路湖泊;如加裝消浪砌塊,還可應用于防浪海堤。擋土墻實施例ニ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的擋土墻包括多個堆砌在一起的類H形砌塊I以及位于類H形砌塊I上端和下端的端部砌塊2。本實施例所用的類H形砌塊1,其結構與實施例一的有所差異,端部上設置的凹槽,其兩個壁面所成角度為鈍角,溝槽的側壁與底壁所成角度也為鈍角。以上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文中應用具體個例對本技術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技術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 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技術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對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一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的主體以及位于主體兩端與主體中心對稱的兩個端部,每個端部均突出于主體上下兩面設置,與主體形成上下兩個溝槽,每個端部的外側設有一凹槽。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直角凹槽,每個端部位于直角凹槽旁的位置處為斜面。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的側壁與底壁垂直。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的一個側壁的高度高于另一側壁的高度。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兩個壁面所成角度為鈍角。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類H形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的側壁與底壁所成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崧驊,
申請(專利權)人:王崧驊,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