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氣調節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一般采用雙級壓縮技術,雙級壓縮技術通過閃蒸器和節流裝置進行制冷過程,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道在制熱時,因為閃蒸器的存在,冷媒在流過閃蒸器的時候必定會被再次過冷,即流入室外換熱器的冷媒必定處于相較于單級壓縮技術來說更低的溫度,那么其結霜情況會更嚴重、頻繁。傳統的除霜方式為在空調制熱運 行過程,四通換向閥切換到制冷循環流程,讓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的冷媒經過四通換向閥排入到室外側換熱器中,以融化空調室外側換熱器上的霜層或冰層。傳統的除霜方式首先需要壓縮機停機,內風機經過一段時間吹余熱后,四通換向閥才換向進行除霜。除霜完成后,壓縮機再停滯一段時間,然后四通換向閥再次換向,進行制熱。壓縮機開啟一段時間后,內管溫升高至一定溫度才能得到熱風。這一個過程大約需要12 15min甚至更長,不能及時除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本技術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不需要壓縮機停機便可以進行除霜,除霜及時且結構簡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包括空氣調節主回路,空氣調節主回路包括通過制冷管路順次連接的壓縮機、四通換向閥、室外側換熱器、第一節流裝置、閃蒸器、膨脹裝置和室內側換熱器,四通換向閥的第一接口與壓縮機的出口端連通、第二接口與室外側換熱器連通、第三接口與室內側換熱器連通、第四接口與壓縮機的入口端連通,四通換向閥具有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連通以及將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連通以使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進行制冷運行的第一狀態和將第一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包括:空氣調節主回路,所述空氣調節主回路包括通過制冷管路順次連接的壓縮機(1)、四通換向閥(2)、室外側換熱器(5)、第一節流裝置(8)、閃蒸器(9)、膨脹裝置(10)和室內側換熱器(13),所述四通換向閥(2)的第一接口與所述壓縮機(1)的出口端連通、第二接口與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連通、第三接口與所述室內側換熱器(13)連通、第四接口與所述壓縮機(1)的入口端連通,所述四通換向閥(2)具有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連通以及將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連通以使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進行制冷運行的第一狀態和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連通以及將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連通以使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進行制熱運行的第二狀態;補氣回路,一端與所述閃蒸器(9)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壓縮機(1)連接,所述補氣回路包括通過管路連接的補氣閥門(15);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進行除霜操作的除霜裝置,所述除霜裝置為具有支路閥門(3)的除霜支路;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還包括冷媒加熱裝置(14),所述冷媒加熱裝置(14)設置在所述空氣調節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包括 空氣調節主回路,所述空氣調節主回路包括通過制冷管路順次連接的壓縮機(I)、四通換向閥(2)、室外側換熱器(5)、第一節流裝置(8)、閃蒸器(9)、膨脹裝置(10)和室內側換熱器(13),所述四通換向閥(2)的第一接口與所述壓縮機(I)的出口端連通、第二接口與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連通、第三接口與所述室內側換熱器(13)連通、第四接口與所述壓縮機(I)的入口端連通,所述四通換向閥(2)具有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連通以及將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連通以使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進行制冷運行的第一狀態和將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連通以及將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連通以使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進行制熱運行的第二狀態; 補氣回路,一端與所述閃蒸器(9)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壓縮機(I)連接,所述補氣回路包括通過管路連接的補氣閥門(15); 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進行除霜操作的除霜裝置,所述除霜裝置為具有支路閥門(3)的除霜支路; 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還包括冷媒加熱裝置(14),所述冷媒加熱裝置(14)設置在所述空氣調節主回路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支路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壓縮機(I)的出口端和所述四通換向閥(2)之間、第二端連接在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 )與所述第一節流裝置(8 )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支路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四通換向閥(2)和所述室內側換熱器(13)之間、第二端連接在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與所述第一節流裝置(8)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支路還包括與所述支路閥門(3)串聯連接的第二節流裝置(4)。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熱裝置(14)設置于所述壓縮機(I)的入口端和所述四通換向閥(2 )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熱裝置(14)設置于室外側換熱器(5)和所述第二節流裝置(4)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還包括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熱泵式空氣調節裝置在不同的除霜控制模式之間切換以對所述室外側換熱器(5)進行除霜操作的控制裝置,所述除霜控制模式包括 第一除霜模式,在所述第一除霜模式下,所述支路閥門打開,所述四通換向閥(2)處于所述第二狀態,所述冷媒加熱裝置(14)開啟; 第二除霜模式,在所述第二除霜模式下,所述支路閥門關閉,所述四通換向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輝,陳紹林,熊軍,段亮,王現林,孟琪林,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