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抗干擾性強的MCU自主復位系統裝置。技術背景MCU (Micro Control Unit)中文名稱為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單片機,是指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及其發展,將計算機的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1/0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MCU被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領域,其抗干擾能力薄弱,在干擾面前程序容易“跑飛”或死機,本系統利用I2C通訊的時候信號經過處理區控制MCU的復位端口,可以實現主從MCU系統自主復位,主MCU系統去復位從MCU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干擾性強,能自主復位,死機后能自動重啟的MCU自主復位系統裝置。本技術的主要特點在于主MCU系統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主MCU系統的輸出端設置一通訊時鐘SCK線,其電源與主MCU系統復位端之間設置第一二極管,一電解電容,該電解電容與第一二極管之間設置I號電阻、2號電阻和第二二極管,其中2號電阻是I號電阻阻值的20倍以上,該2號電阻與第二二極管并聯之后再與I號電阻串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主從MCU系統自主復位,主MCU系統主動復位從MCU系統,系統死機后自動重啟,通過軟件配合,可以保證MCU系統“無憂”工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產品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在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MCU自主復位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主MCU系統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主MCU系統的輸出端設置一通訊時鐘SCK線,其電源與主MC ...
【技術保護點】
MCU自主復位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主MCU系統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主MCU系統的輸出端設置一通訊時鐘SCK線,其電源與主MCU系統復位端之間設置第一二極管,一電解電容,該電解電容與第一二極管之間設置1號電阻、2號電阻和第二二極管,其中2號電阻是1號電阻阻值的20倍以上,該2號電阻與第二二極管并聯之后再與1號電阻串聯。
【技術特征摘要】
1.MCU自主復位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主MCU系統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主MCU系統的輸出端設置一通訊時鐘SCK線,其電源與主MCU系統復位端之間設置第一二極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岑磊,岑玲,宋瑩,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通用電源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