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醫學教學設備,特別是模擬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演示模型的教具。本教具主要由肺臟、肝臟模型、心房漏斗模型、肺動脈模型、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肺泡模型、肺靜脈模型、心臟模型、二尖瓣調節開關、主動脈模型、肝動脈分支模型、中央靜脈、肝小葉模型、肝靜脈模型、三尖瓣及調節開關及心室動力泵所組成。形成了模擬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演示模型系統。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教學直觀易懂,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學教學設備,特別是演示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機理演示模型的教具。
技術介紹
在傳統的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機理教學中,主要采用講授方式左心衰竭后一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血流受阻一左心房內血流淤積一肺靜脈回流受阻一肺淤血、肺水腫,然后推理相應的臨床表現,如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右心衰竭后一右心房流入右心室血流受阻一右心房內血流淤積一下腔靜脈血回流受阻一肝淤血[1]。由于內容復雜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動態過程,學生難以理解其血液動力學變化。盡管多媒體教學得到普遍應用,但是模型教具演示,讓學生能有更為直觀的感受。通過刺激學生感觀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O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擬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機理演示模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教學直觀易懂,使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生動,由靜態變成動態演示,可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本實用的新型技術方案是主要由肺臟、肝臟模型、肺動脈模型、肺動脈分支模型、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肺泡模型、肺靜脈模型、心臟模型、二尖瓣模型及瓣葉調節開關、主動脈、肝動脈分支模型,中央靜脈模型、肝小葉、肝靜脈模型、三尖瓣及調節開關所組成。肺動脈從右心室發出,置于心臟模型上方,與肺動脈分支模型相接。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一端連接肺動脈分支模型,另一端連接肺靜脈模型。中間為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肺靜脈模型進入心臟模型左心房。二尖瓣模型上方為左心房,下方為左心室。二尖瓣調節開關調節二尖瓣葉模型的開啟與關閉,以調節心臟模型左心房到達左心室血流量,從而模擬左心衰竭后血液動力學改變。主動脈從左心室發出,置于心臟模型上方,與肝動脈分支相接,中央靜脈模型一端與肝動脈分支相連,另一端與肝靜脈相通,中央靜脈裂孔與肝小葉血竇相對應。肝靜脈進入右心房,三尖瓣上方為右心房,下方為右心室。三尖瓣調節開關調節右心衰竭時從右心房到達右心室的血流量。心室下方為動力泵。肺動脈模型、肺動脈分支模型、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上半部分、右心房模型、右心室模型、肺動脈模型、肝靜脈模型、肝小葉血竇模型采用透明材料且外觀為淡藍色,而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下半部分、肺靜脈模型、左心房模型、左心室模型、主動脈模型、肝動脈分支模型采用透明材料且外觀為淡紅色。肺臟模型、肝臟模型、肺泡模型、二尖瓣模型、三尖瓣模型、肝小葉模型和心室動力泵為白色透明材料。下面通過說明書附圖提供的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對其結構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右心房模型2主動脈模型3心房漏斗模型4左心房模型5肺動脈模型 6肺動脈分支模型7肺靜脈模型8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9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10肺臟模型11肺泡壁毛細血管滴管模型12肺泡腔模型13 二尖瓣模型14 二尖瓣調節開關15主動脈瓣模型16左心室模型17動力泵室模型18心室動力泵19動力泵柄20肝動脈分支模型21中央靜脈模型22肝小葉血竇模型23中央靜脈裂孔24肝小葉模型25肝臟模型26肝靜脈模型27三尖瓣模型28三尖瓣調節開關29肺動脈瓣模型30右心室模型31心室動力泵孔參見附圖,本裝置的肺動脈模型5從右心室模型30發出,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心臟分為左心房模型4、左心室模型16、右心房模型I、右心室模型30。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8 —端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另一端與肺靜脈模型7相通,中間為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9,肺靜脈模型7進入左心房模型4,二尖瓣調節開關14調節二尖瓣模型13瓣膜口的大小,從而調節左心房模型4到達左心室模型16的血流量。本裝置的主動脈模型2從左心室模型16發出,置于心臟模型上方,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接,中央靜脈模型21 —端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連,另一端與肝靜脈模型26相通,中央靜脈裂孔23與肝小葉血竇模型22相對應。肝靜脈模型26進入右心房模型I,三尖瓣模型27上方為右心房模型1,下方為右心室模型30。三尖瓣調節開關28調節右心衰竭時從右心房模型I到達右心室模型30的血流量。具體實施方式使用時,在心房漏斗模型3加入清水(模擬血液),當對心室動力泵18加壓(收縮)時,二尖瓣模型13和三尖瓣模型27關閉,而肺動脈瓣模型29、主動脈瓣模型15開放;當對心室動力泵18減壓(舒張)時,二尖瓣模型13、三尖瓣模型27開放,而主動脈瓣模型15和肺動脈瓣模型29關閉。此時可完成了肺循環、肝循環的演示過程。當左心衰竭時,左心房模型4血液流到左心室模型16血液受阻(可調節二尖瓣調節開關14模擬),引起肺靜脈模型7淤血,此時肺泡壁毛細管模型8部分液體,通過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9而流入到肺泡腔模型12 (模擬水腫液),至此完成了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腫的演示過程;主動脈模型2的血液,通過 肝動脈分支模型20進入中央靜脈模型21,然后通過肝靜脈模型26流入右心房模型1,最后到達右心室模型30。當右心衰竭時,右心房模型I血液流入右心室模型30受阻(可通過調節三尖瓣調節開關28進行調節模擬)引起右心房模型I血液淤積,下腔靜脈回流障礙,導致肝靜脈模型26內淤血,肝臟模型25內的中央靜脈模型21淤血,通過中央靜脈裂孔23而使大量血液進入肝小葉血竇模型22而淤血,此時完成了右心衰而引起肝淤血的演示過程。從本技術上述演示性教學方案看,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形象直觀、使用經濟。使左、右心衰引起肺水種、肝淤血機理,由復雜到簡單、由抽像到具體、由靜態到動態,使學生能夠動態理解其血液動力學改變的發生發展過程,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考文獻[I] 王斌,陳命家.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161,171[2]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評價體系與案例研究課題組.課堂教學技能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擬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演示模型,其特征是主要由肺臟模型(10)、肝臟模型(25)、心房漏斗模型(3)、肺動脈模型(5)?、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8)、肺泡模型(12)、?肺靜脈模型(7)、心臟模型、二尖瓣模型(13)及其調節開關(14)、主動脈模型(2)、肝動脈分支模型(20)、中央靜脈模型(21)、肝小葉模型(24)、肝靜脈模型(26)、三尖瓣模型(27)及其調節開關(28)和心室下方的動力泵(18)所組成;肺動脈模型(5)從右心室模型(30)發出,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8)一端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另一端與肺靜脈模型(7)相通,中間為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9),肺靜脈模型(7)進入左心房模型(4);主動脈模型(2)從左心室模型(16)發出,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接,中央靜脈模型(21)一端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連,另一端與肝靜脈模型(26)相通,肝靜脈模型(26)進入右心房模型(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擬左、右心衰引起肺水腫、肝淤血演示模型,其特征是主要由肺臟模型(10)、肝臟模型(25)、心房漏斗模型(3)、肺動脈模型(5)、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8)、肺泡模型(12)、肺靜脈模型(7)、心臟模型、二尖瓣模型(13)及其調節開關(14)、主動脈模型(2)、肝動脈分支模型(20)、中央靜脈模型(21)、肝小葉模型(24)、肝靜脈模型(26)、三尖瓣模型(27)及其調節開關(28)和心室下方的動力泵(18)所組成;肺動脈模型(5)從右心室模型(30)發出,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肺泡壁毛細血管模型(8) —端與肺動脈分支模型(6)相接,另一端與肺靜脈模型(7)相通,中間為肺泡壁毛細血管裂孔(9),肺靜脈模型(7)進入左心房模型(4);主動脈模型(2)從左心室模型(16)發出,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接,中央靜脈模型(21) —端與肝動脈分支模型(20)相連,另一端與肝靜脈模型(26)相通,肝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關真民,鹿勇,王慧,
申請(專利權)人:關真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