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井下作業的特種纖維電纜。
技術介紹
國內油井的試油測試普遍采用井下電子溫度計和電子壓力計,來獲取井底流動壓力、靜止壓力、壓力梯度、壓力恢復曲線、壓力降落曲線以及溫度曲線、干擾和脈沖試井曲線等技術資料。目前完成井下參數直讀測試的技術,都是采用鎧裝線纜連接采集器及配重桿帶壓依靠重力沉入井下實施測試的。鎧裝線纜是在電纜外圍加裝了一圈鋼絲護層,主要作 用是為了增強線纜的拉力強度和耐磨性。現在使用的鎧裝線纜的直徑為5. 56mm,重量在150kg/1000m左右,忽略井下配重桿長度產生的梯度壓力和配重桿體積產生的浮力不計,因為連接采集器及配重桿的線纜直通到井外,沿線纜軸向的壓力為零,使得線纜與采集器連接處的壓力缺失而產生了壓差,所以采集器及配重桿下沉必須克服壓差造成的上浮力,鎧裝線纜的斷面積造成采集器與配重桿的壓差等于線纜斷面積X壓強(線纜直徑X3. 14X壓強),按線纜直徑為5. 56mm,壓力為IOMPa計算,所產生的上浮力為28. 26kg。如果井下測點處的壓強為60MPa時,上浮力為169. 56kg,因此配重必須大于170kg才能使采集器下沉。按要求配重桿的直徑一般不能超過36mm,配重材料的比重一般為11 15,那么配重桿的長度就要在17米 13米左右。油井試油測試帶壓作業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先將線纜連接采集器及配重桿裝入到采油樹上方密封的防噴管內,然后再打開采油樹油井閥門通道,讓懸吊的采集器及配重桿墜入井內,通過絞車線纜和密封滑道,依靠重力將采集器放入油井井底。如果配重桿長度為15米,那么帶壓作業的防噴管長度就要大于15米,野外完成將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井下作業的特種纖維電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根傳輸線(10)、與傳輸線(10)交叉絞合設置的特種纖維絲(30)、以及將傳輸線(10)和特種纖維絲(30)進行包覆的護套(4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井下作業的特種纖維電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根傳輸線(10)、與傳輸線(10)交叉絞合設置的特種纖維絲(30)、以及將傳輸線(10)和特種纖維絲(30)進行包覆的護套(4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井下作業的特種纖維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輸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政,
申請(專利權)人:克拉瑪依新宇宙油氣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