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動開關,包括有一殼體、一配置于殼體上的按壓件、一位于該殼體內部的操作件,以及一設置于該按壓件與該操作件之間的連動件。該按壓件包含有一受壓而相對該殼體內部往復移動的位移行程,該連動件包含有一可旋轉地樞設于該殼體的旋轉部、一設置于該位移行程中且相對于該旋轉部一端的受力部,以及一連動于該受力部并以該旋轉部為支點而壓掣該操作件的施力部。該連動件運用杠桿原理驅使該操作件于第一導電狀態與第二導電狀態之間切換,藉此,該微動開關可達高靈敏度以及低生產成本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微動開關,尤指一種利用杠桿原理進行切換的省力型微動開關。
技術介紹
微動開關因為具有體積小且可承受千萬按壓次數的優點,廣泛的使用于3C電子產品、家用電器以及汽車領域中。簡而言之,微動開關是一種用于接通或斷開電路的控制元件,其結構一般包括有一座體以及一設置于該座體內的一切換組件與一操作組件,該切換組件具有一共用端子、常閉端子、常開端子,而該操作組件具有一活動件與一按鈕,其中,該 活動件的一端連接于該共用端子,而按鈕的上下位移可使該活動件的另一端于常閉端子與常開端子之間擺動而切換不同的連通狀態。已知的微動開關,請參閱中國臺灣第592380號公告專利案所示,其是由一上蓋與一底座組合而成,該微動開關包括有一按鈕、一第一插腳、一第二插腳以及一固定于該第一插腳的導電彈片,該按鈕向下壓掣該導電彈片的一端,而使該導電彈片的另一端向下擺動而導通該第一插腳與該第二插腳以產生一切換信號。上述專利案雖可達到切換回路的功能,但是僅靠導電彈片承受下壓力并提供彈力,因此微動開關長期使用下,彈片容易因上下彎曲產生疲勞而斷裂,導致無法切換回路或輸出信號。為了改善前述專利案的缺陷,雖有中國技術第CN202110987號專利的問市,請參閱圖I所示,其主要包含有一外殼I、多個設置于該外殼I的導電端子2、一彈性件3、一導電彈片4與一按鈕5,而該導電彈片4設有一受該按鈕5按壓的受壓部41、一介于多個導電端子2之間的接觸部42,以及連接該受壓部41與該接觸部42的兩個連接肋43。該彈性件3則連接該導電彈片4與該導電端子2,使該導電彈片4常態受該彈性件3支撐。該彈性件3提供該導電彈片4支撐力,使該導電彈片4可避免因上下彎曲產生疲勞而斷裂,而藉此增加該導電彈片4的壽命以提升按壓的次數。雖然該前案解決了導電彈片易產生疲勞而斷裂的缺陷,但仍具有下述尚待改進的缺陷。首先,該前案的微動開關是利用接觸部往復的于一常態位置與一觸發位置之間移動而達成切換不同連通狀態的目的,因此,導電彈片至少需要具有可分別連接按鈕與導電端子的長度,在現今毛利率極低的科技產業,若能減少導電彈片的金屬用料,將可降低生產成本而提高產品的毛利率。再者,于微動開關的操作過程中,按鈕下壓該受壓部而使該接觸部跟著向下擺動,由于導電彈片具有一定的長度,按鈕必須施以一足夠的按壓力道,才可使該接觸部擺動足夠的幅度而往復的切換不同連通狀態。除此之外,接觸部與導電端子接觸時常通有高電流,該高電流于該接觸部與該導電端子的接觸面產生高熱而造成部分接觸部熔融而黏著于該導電端子,欲使該接觸部脫離該導電端子而切換不同的連通狀態將需要較大的按壓力道,如此,將導致微動開關的靈敏度不足。因此,欲降低生產成本且以相當微弱的力量達到切換不同連通狀態的目的,已知的微動開關架構仍須作進一步的改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微動開關無法提高靈敏度的缺陷,且無法降低生產成本的缺陷。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微動開關,其包含有一殼體、一配置于該殼體上的按壓件與一連動件。該殼體的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殼體包含有由該容置空間伸出的一第一導電端子與一共同端子、以及一接設于該共同端子的操作件,該操作件在該共同端子的一側設有一壓觸部,而在該共同端子的另一側設有一導接部,該導接部包含有與該第一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一導電狀態以及未與該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二導電狀態。按壓件配置于該殼體上,該按壓件包含有一受壓相對于該殼體的內部于一原始位置與一受壓位置之間往復移動的位移行程。該連動件設置于該按壓件與該操作件之間,該連動件包含有一可旋轉地樞設于該殼體的旋轉部、一設置于該位移行程中且與該旋轉部的一端相對的受力部、以及一連動于該受力部且以該旋轉部為支點的施力部,該受力部受該按壓件按壓而連動該施力部壓掣該壓觸部,使該壓觸部連動該導接部于該第一導電狀態與該第二導電狀態之間切換。 于一實施例中,該連動件包含有一分別連接該旋轉部、該受力部與該施力部的搖動臂。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包含有一設置于該殼體內的定位軸,而該旋轉部是一可旋轉地套設于該定位軸的軸套。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包含有一設置于該殼體內的定位孔,而該旋轉部是一可旋轉地樞設于該定位孔的旋轉軸。于一實施例中,該受力部與該旋轉部之間的距離大于該施力部與該旋轉部之間的距離。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于該容置空間中對應該第一導電端子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導電端子,該導接部在該第二導電狀態與該第二導電端子相接。于一實施例中,該按壓件包含有一按壓部以及一常態支撐該按壓部的彈性元件,而該殼體包含有一供該按壓部往復移動的通道,且該按壓部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外徑大于該通道的孔徑的限制段。于一實施例中,該操作件包含有一以該共同端子為支點而推抵該導接部常態連接該第一導電端子的支撐部。于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包含一固設該共同端子與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座體、以及一蓋合該座體的蓋體。通過上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的省力型微動開關相較于已知技術的特點在于一、提高切換靈敏度。本技術在按壓件與操作件之間設置一連動件,該連動件包含有一可旋轉地樞設于該殼體的旋轉部、一設置于該位移行程中且相對于該旋轉部一端的受力部,以及一連動于該受力部且以該旋轉部為支點的施力部,因為該按壓部分別以該受力部與該旋轉部為施力點與支點,且該受力部與該旋轉部之間的距離大于該施力部與該旋轉部之間的距離按壓該受力部,因此,施加于該受力部的微弱的力量將于該施力部產生加乘的效果,故使用者僅需施加微弱的力量于該按壓部即可切換微動開關,就另一觀點而言,本技術的靈敏度因此提高。二、節省生產成本。本技術的按壓部利用連動件連動操作件,按壓部不需接觸操作件即可達到切換的效果,因此,操作件不再需要具備可分別連接按壓部與共同端子的長度。如此,操作件的設計可更加輕薄短小而節省金屬用料,進而達到節省生產成本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是已知微動開關的結構配置正視圖。圖2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配置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配置正視圖。 圖5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式符號說明I.............外殼2.............導電端子3.............彈性件4.............導電彈片41.............受壓部42.............接觸部43.............連接肋5.............按鈕10.............殼體11.............座體111.............容置空間12.............蓋體13.............共同端子14.............第一導電端子15.............第二導電端子16.............操作件161.............壓觸部162.............導接部163.............支撐部17.............通道18.............定位軸18a.............定位孔20.............按壓件21.............按壓部2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動開關包含有:一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所述殼體包含有由所述容置空間伸出的至少一第一導電端子與一共同端子、以及一接設于所述共同端子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在所述共同端子的一側設有一壓觸部,而在所述共同端子的另一側設有一導接部,所述導接部包含有與所述第一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一導電狀態以及未與所述第一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二導電狀態;一按壓件,所述按壓件配置于所述殼體上,包含有一受壓相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于一原始位置與一受壓位置之間往復移動的位移行程;以及一連動件,所述連動件設置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操作件之間,所述連動件包含有一可旋轉地樞設于所述殼體的旋轉部、一設置于所述位移行程中且與所述旋轉部的一端相對的受力部、以及一連動于所述受力部且以所述旋轉部為支點的施力部,所述受力部受所述按壓件按壓而連動所述施力部壓掣所述壓觸部,使所述壓觸部連動所述導接部于所述第一導電狀態與所述第二導電狀態之間切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動開關包含有 一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所述殼體包含有由所述容置空間伸出的至少一第一導電端子與一共同端子、以及一接設于所述共同端子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在所述共同端子的一側設有一壓觸部,而在所述共同端子的另一側設有一導接部,所述導接部包含有與所述第一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一導電狀態以及未與所述第一導電端子相接的一第二導電狀態; 一按壓件,所述按壓件配置于所述殼體上,包含有一受壓相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于一原始位置與一受壓位置之間往復移動的位移行程;以及 一連動件,所述連動件設置于所述按壓件與所述操作件之間,所述連動件包含有一可旋轉地樞設于所述殼體的旋轉部、一設置于所述位移行程中且與所述旋轉部的一端相對的受力部、以及一連動于所述受力部且以所述旋轉部為支點的施力部,所述受力部受所述按壓件按壓而連動所述施力部壓掣所述壓觸部,使所述壓觸部連動所述導接部于所述第一導電狀態與所述第二導電狀態之間切換。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件包含有一分別連接所述旋轉部、所述受力部及所述施力部的搖動臂。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含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鼎杰,廖剛緯,
申請(專利權)人:新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