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123083 閱讀: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3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能獨立工作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用于將太陽光聚焦于焦點上的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設于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光路的所述焦點上、將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所聚焦的太陽能進行聚光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以及控制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位于焦點上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3)。采用獨特設計的光學組件配合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使整個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需每時每刻大面積大幅度擺動,并獲得極高的能量轉換效率,且系統無需占用大面積空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發電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技術介紹
    現今市場上有多種太陽能光伏技術,太陽能作為一種干凈的可再生能源。傳統光伏系統的重要組成單位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通過某些特殊材料如硅或硒中的光電現象把光能轉化為電能。當太陽光線射到太陽能電池上的時候,電子被“刺激”而成為“自由電子”,并在外部電路中流動從而形成電流。傳統太陽能電池通常分兩類晶態硅電池和薄膜電池,晶態硅電池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薄膜電池包括非晶硅電池、銅銦鎵二硒太陽能電池(CIS) 和鎘碲薄膜太陽能電池(CdTe )。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可由“能量轉換效率”來表達,即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轉化效率。早期的硅電池只有大概百分之幾的轉化效率,現今傳統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只能達到20%,而采用傳統太陽能電池的光伏系統的轉換效率最多只有17%。為了使系統獲得較高的電能,傳統光伏系統通常會使用大量的太陽能電池,系統的使用占地空間也會成倍擴大。在當前光伏材料短缺而導致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為了減少使用光伏系統中的光伏材料,并且提高光伏系統效率,近幾年研發出一種新型高聚度光伏技術。該技術通常采用多接面聚光型太陽能電池、高聚光透鏡和太陽光追蹤器的組合,其太陽能轉化效率高達31%-40. 7%。多接面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必須要在位于高聚光透鏡焦點附近時才能發揮功能,因此為使模塊總是朝向太陽的方位,必須搭配使用太陽追蹤系統。此設計雖然可以提高轉換效率,但卻存在透鏡及太陽光追蹤系統的重量及體積較大等問題,且絕大部分系統在追蹤太陽光時所需運動幅度和范圍很大,并消耗不少因擺動重型系統而所需的能量,不適用于一般住宅屋頂,更難以推廣運用于地域面積有限的地區的高層建筑屋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多接面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必須要在位于高聚光透鏡焦點附近時才能發揮功能,需要模塊總是朝向太陽的方位,必須搭配使用太陽追蹤系統,但存在透鏡及太陽光追蹤系統的重量及體積較大等問題,且絕大部分系統在追蹤太陽光時所需運動幅度和范圍很大,并消耗不少因擺動重型系統而所需的能量,不適用于一般住宅屋頂,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能獨立工作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用于將太陽光聚焦于焦點上的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設于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光路的焦點上、將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所聚焦的太陽光進行聚光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以及控制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位于焦點上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優選的,所述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可同時控制多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優選的,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包括位于同一光路且相互平行的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和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的第一個面為平面、第二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的第一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第二個面為平面。優選的,所述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的非曲面菲涅耳面與所述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的非曲面菲涅耳面相距一定距離相對設置。優選的,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包括將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所聚焦的太陽光進行聚光的太陽能聚光透鏡,以及與所述太陽能聚光透鏡緊密貼合將太陽能聚光透鏡所聚焦的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多接面聚光型太陽能電池。 優選的,所述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包括供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自動沿著XY軸做線性運動的水平與垂直線性運動軌道、給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運動提供動力的馬達、存儲太陽光軌跡的太陽光聚光軌跡數據庫、以及根據太陽光聚光軌跡數據庫存儲的太陽光軌跡給馬達發送控制信號的控制器。優選的,所述太陽光聚光軌跡數據庫存儲有至少一個地區的365組該地區的每日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和12組該地區的每月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優選的,每組每日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包括上午9點正至下午4點正每間隔15分鐘I個坐標點的29個XY坐標點;每組每月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包括12個微調角度。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四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朝南方向安裝于建筑頂層平臺、或陽光不會被遮擋的平地。實施本技術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獨特設計的光學組件配合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使整個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需每時每刻大面積大幅度擺動,并獲得極高的能量轉換效率,且系統無需占用大面積空間。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示意圖;圖5、6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每日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每日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的預測軌跡示意圖;圖8、9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每月太陽光聚光預測軌跡示意圖;圖10是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實施例的每月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預測軌跡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能獨立工作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用于將太陽光聚焦于焦點上的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設于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光路的焦點上、將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所聚焦的太陽能進行聚光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以及控制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位于焦點上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 3。其中,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可同時控制多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上述三個單元根據特定的尺寸要求安裝成一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本技術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四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當然,也可按照實際需要選用任意個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并將其組裝成一個大型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如圖3所示,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包括位于同一光路且相互平行的的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和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其中,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的第一個面為平面、第二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的第一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第二個面為平面。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和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的材料選用德國EvonikIndustries專業運用于太陽能技術的ACRYLITE,其形狀為正方形,大小為300mmX 300mm,鏡片厚度分別約為15mm和18mm。經過光學設計軟件LightTools設計、模擬并優化,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的光學效率最高可達90%。另外,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的非曲面菲涅耳面與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能獨立工作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所述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用于將太陽光聚焦于焦點上的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設于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光路的所述焦點上、將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聚焦的太陽光進行聚光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以及控制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位于所述焦點上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能獨立工作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所述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包括用于將太陽光聚焦于焦點上的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1),設于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光路的所述焦點上、將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聚焦的太陽光進行聚光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以及控制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位于所述焦點上的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聚光軌跡預測單元(3)可同時控制多個所述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的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I)包括位于同一光路且相互平行的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和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的第一個面為平面、第二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所述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的第一個面為非曲面菲涅耳面、第二個面為平面;所述第一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1)的非曲面菲涅耳面與所述第二非球面菲涅耳透鏡(12)的非曲面菲涅耳面相距一定距尚相對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光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聚光及能量轉換單元(2)包括將所述高聚度太陽能收集單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圣胤王智才黃駿業雷致行
    申請(專利權)人: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少妇仑乱A毛片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AV|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