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殼和具有該電池殼的鋰離子電池。所述電池殼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具有上端敞開的容納腔;和焊臺,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可以承受較大的焊接壓力,且焊接后電池殼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不會出現壓痕和焊斑。(*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ー種電池殼和具有該電池殼的鋰離子電池。
技術介紹
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鋰離子電池因具有較大的比容量等優點在眾多電池中脫穎而出。鋰離子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極耳和電池殼底進行焊接,如果焊接壓カ過小可能出現焊接牢固強度不夠的情況,因此在焊接過程中往往因為焊接壓カ過大造成電池殼底部出現壓痕和焊斑,影響鋰離子電池的外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g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ー。為此,本技術的ー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以承受較大焊接壓力且焊接后外表面不會出現壓痕和焊斑的電池売。本技術的另ー個目的在于提出ー種具有所述電池殼的鋰離子電池。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出ー種電池殼,所述電池殼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具有上端敞開的容納腔;和焊臺,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根據本技術的電池殼通過在所述本體的容納腔的底壁上設置所述焊臺,從而可以將所述電芯的正極耳和負極耳中的一個焊接在所述焊臺上,這樣所述電芯的正極耳和負極耳不再與所述電池殼的本體的容納腔的底壁接觸,可以避免因焊接壓カ過大造成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出現壓痕和焊斑。因此,根據本技術的電池殼可以承受較大的焊接壓力,且焊接后所述電池殼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不會出現壓痕和焊斑。另外,根據本技術的電池殼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所述本體為圓柱形,所述容納腔為圓柱形。這樣可以在使用等量耗材的情況下增大所述容納腔內的空間。所述焊臺為圓臺形。這樣所述焊臺可以更加容易地與所述電芯上的圓柱形的通孔配合,從而可以更加容易地將所述電芯的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和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中的一個焊接在所述焊臺上。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中心處。這樣可以使所述焊臺和所述電芯上的通孔在上下方向上相対,以便可以更加容易地將所述焊臺與所述電芯上的通孔配合。所述焊臺的高度為I毫米-3毫米。這樣既可以使所述焊臺具有足夠的高度以保證焊接時不會影響到所述容納腔的底壁,又可以減小所述電池殼的體積。所述焊臺的上表面的直徑與卷針的直徑相等。這樣所述焊臺的上表面可以對所述電芯起到支撐的作用,并且便于所述焊接工具伸入所述電芯上的通孔后將所述正極耳和所述負極耳中的一個焊接在所述焊臺上。所述焊臺的橫截面的面積由上向下增大。這樣可以使所述焊臺更加牢固地連接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所述本體和所述焊臺一體形成。這樣不僅可以使所述焊臺和所述本體更加牢固地連接在一起,而且可以簡化所述電池殼的生產工藝、降低所述電池殼的生產成本。根據本技術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鋰離子電池,所述鋰離子電池包括電池殼,所述電池殼為根據本技術第一方面所述的電池殼;電芯,所述電芯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電芯包括正極集流體和負極集流體,其中所述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與所述電池殼的焊臺和所述電池蓋中的一個相連,所述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與所述電池殼的焊臺和所述電池蓋中的另一個相連;和電池蓋,所述電池蓋設在所述電池殼的上端且封閉所述容納腔。根據本技術的鋰離子電池通過利用根據本技術第一方面所述的電池殼,在焊接過程中不會因焊接壓力過大而造成所述電池殼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出現壓痕和焊斑,從而具有裝配方便、結構穩定、外形美觀等優點。 所述正極集流體為多個且所述負極集流體為多個,其中多個所述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依次相連且最內側的所述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與所述電池蓋相連,多個所述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依次相連且最內側的所述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與所述焊臺相連。通過設置多個所述正極集流體和所述多個負極集流體可以增加所述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下面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圖中為示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包括電池殼10、電池蓋(圖中未不出)和電芯(圖中未不出)。首先參照圖I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10。如圖I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10包括本體100和焊臺200。本體100內具有上端敞開的容納腔110 (其中上下方向A如圖I中的箭頭方向所示)。焊臺200設在容納腔110的底壁111上。其中,所述電芯設在容納腔110內,所述電芯包括正極集流體(圖中未示出)和負極集流體(圖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與電池殼10的焊臺200和所述電池蓋中的一個相連,所述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與電池殼10的焊臺200和所述電池蓋中的另一個相連。所述電池蓋設在電池殼10的上端且封閉容納腔110。下面參照圖I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的裝配過程。首先將所述電芯放入電池殼10的容納腔110內,將用卷針(圖中未示出)制成所述電芯后留下的通孔沿上下方向與焊臺200對準,此時所述電芯的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和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中的一個與焊臺200相接觸。然后將焊接工具伸入所述電芯上的所述通孔內,并將所述正極耳和所述負極耳中的一個與焊臺200焊接在一起。然后將所述電芯的正極集流體的正極耳和負極集流體的負極耳中的另一個與所述電池蓋相連,最后將所述電池蓋裝配到電池殼10的上端以封閉容納腔110,從而完成所述鋰離子電池的裝配。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10通過在本體100的容納腔110的底壁111上設置焊臺200,從而可以將所述電芯的正極耳和負極耳中的一個焊接在焊臺200上,這樣所述電芯的正極耳和負極耳不再與電池殼10的本體100的容納腔110的底壁111接觸,可以避免因焊接壓力過大造成容納腔110的底壁111上出現壓痕和焊斑。因此,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殼10可以承受較大的焊接壓力,且焊接后電池殼10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不會出現壓痕和焊斑。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通過利用電池殼10,在焊接過程中不會因焊接壓力過大而造成電池殼10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出現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殼,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具有上端敞開的容納腔;和焊臺,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殼,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體,所述本體內具有上端敞開的容納腔;和 焊臺,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為圓柱形,所述容納腔為圓柱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臺為圓臺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臺設在所述容納腔的底壁的中心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臺的高度為I毫米-3毫米。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臺的上表面的直徑與卷針的直徑相等。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臺的橫截面的面積由上向下增大。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和所述焊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孫寧,鞏慶斌,高景伯,阮歡,
申請(專利權)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