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用于電機定子嵌線通用電動工作臺。
技術介紹
在電機制造過程中需要把定子線圈鑲嵌在電機的定子線槽之中,形成電機的定子繞組。目前現有的對與中型電機的定子嵌線基本上將定子放置在木制或鋼結構的臺架子上,對與大型電機的定子嵌線基本上將定子放置在地面上,為利于操作,嵌線エ位必須在操作者的下方,因此,每嵌線完一部分線圈后,需用吊車將定子位置旋轉ー個角度,將待嵌線的位置吊轉到操作者的下方,定子從嵌線、并頭、焊接需多次用吊車將電機的定子翻轉,十分不方便,同時存在安全隱患且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術不足,提供ー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使電機的定子順時針與逆時針任意轉動的嵌線工作臺、以方便電機定子的嵌線操作、提高生產效益的用于電機定子嵌線通用電動工作臺。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的目的,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其包括底板、主動輪驅動裝置、從動輪裝置,所述底板表面的后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ー個主動輪驅動裝置,所述底板表面的前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ー個從動輪裝置;所述主動輪驅動裝置包括支座I、減速機、主動軸、主動滾輪,支座I的下端與底板固定,主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I的上部,主動軸的靠內側端設有主動滾輪,主動軸靠外側端通過齒輪嚙合或聯軸器與減速機相連,所述兩主動輪驅動裝置之間的距離與帶嵌定子的大端直徑相匹配;所述從動輪裝置包括支座II、從動軸、從動滾輪,支座II的下端與底板固定,從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II的上部,兩個從動滾輪分別固定在從動滾輪軸的內側端部,兩從動輪滾裝置之間的距離與帶嵌定子的小端直徑相匹配;所述從動滾輪和主動滾輪之間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定子嵌線通用電動工作臺,其包括底板、主動輪驅動裝置、從動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的后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一個主動輪驅動裝置,所述底板表面的前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一個從動輪裝置;所述主動輪驅動裝置包括支座Ⅰ、減速機、主動軸、主動滾輪,支座Ⅰ的下端與底板固定,主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Ⅰ的上部,主動軸的靠內側端設有主動滾輪,主動軸靠外側端通過齒輪嚙合或聯軸器與減速機相連,所述底板表面的后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設有的主動輪驅動裝置之間的距離與帶嵌定子的大端直徑相匹配;所述從動輪裝置包括支座Ⅱ、從動軸、從動滾輪,支座Ⅱ的下端與底板固定,從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Ⅱ的上部,兩個從動滾輪分別固定在從動滾輪軸的內側端部,兩從動輪滾裝置之間的距離與帶嵌定子的小端直徑相匹配;所述從動滾輪和主動滾輪之間的距離與定子的長度相匹配,所述兩主動滾輪的的旋向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電機定子嵌線通用電動工作臺,其包括底板、主動輪驅動裝置、從動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的后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ー個主動輪驅動裝置,所述底板表面的前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各設有ー個從動輪裝置;所述主動輪驅動裝置包括支座I、減速機、主動軸、主動滾輪,支座I的下端與底板固定,主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I的上部,主動軸的靠內側端設有主動滾輪,主動軸靠外側端通過齒輪嚙合或聯軸器與減速機相連,所述底板表面的后半部沿左右方向對稱設有的主動輪驅動裝置之間的距離與帶嵌定子的大端直徑相匹配;所述從動輪裝置包括支座II、從動軸、從動滾輪,支座II的下端與底板固定,從動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II的上部,兩個從動滾輪分別固定在從動滾輪軸的內側端部,兩從動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正球,易曉波,雷華政,駱陽,趙澤湘,
申請(專利權)人: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