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方法,通過親本機插、園林修剪機割葉、拖拉機變速趕粉、機械打藥、機械收割、機械烘干精選等一系列機械化操作技術,大幅度降低了制種成本,提高了制種效率,建成百畝以上的機械化規模化制種基地,制種產量達到160公斤/畝,較傳統制種產量提高20%左右,節約人工20%左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農業水稻種子生產領域,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我國雜交秈稻的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雜交粳稻的發展卻十分緩慢。目前全國的粳稻面積已達I億畝左右,其中雜交粳稻面積還不到粳稻種植面積的5%,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雜交粳稻是近期內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跨越式發展、對糧食總產貢獻率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將是糧食增產新的增長點。目前影響雜交粳稻推廣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雜交制種產量不高、種子質量不穩。相對雜交秈稻,雜交粳稻制種父本花粉量較小,傳統方式制種產量較低。因此有必要通過對雜交粳稻制種過程中機械插秧、機械打藥、機械割葉、機械趕粉、機械收割、機械烘干精選等技術的研究推廣,從而在國內雜交粳稻中率先開展全程機械化規模化高效制種,提高雜交粳稻繁殖制種異交結實率、建成規模化制種基地,大幅度降低制種成本。并建立一套雜交粳稻機械化繁殖制種技術,擴大雜交粳稻組合的種源生產,促進現有雜交粳稻組合的產業化開發,增強農業科技服務能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親本機插、園林修剪機割葉、拖拉機變速趕粉、機械收割、機械烘干精選、機械打藥等一系列機械化操作技術,形成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規范,建設百畝以上的機械化規模化制種基地,從而大力推廣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規模化制種,大幅度降低制種成本,提高制種效率。本專利技術的,首先通過對雜交粳稻新組合親本生育特性的研究,選擇適合全程機械化操作的組合,制定機插秧的合理父母本播種、移栽差期和行比;充分利用肥水調控技術搭好父母本苗架,建立理想的父母本穗粒結構;準確預測花期,及時進行有效調節;進行機械割葉,噴施赤霉素,加大父母本穗位差;始穗后及時進行機械變速趕粉,提高異交結實率;成熟后徹底去雜,機械收割,機械烘干精選。所述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I)建立適合雜交粳稻機械化制種基地首先建立百畝以上規模化雜交粳稻組合機械化制種基地,基地地理位置相對獨立,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或相鄰品種抽穗期相差20天以上(一般要求作隔離的早熟品種能在8月20日前齊穗);制種田塊平整,肥力均勻,灌排方便,田寬30米左右(適合機械趕粉、打藥等),四周田埂可行駛拖拉機等大型機械。2)選擇適宜機械化制種的雜交粳稻組合,合理安排親本播差期選擇父母本播始歷期相近,分蘗力較強,株葉型緊湊,后期青桿活熟的適合機械化制種的雜交粳稻組合。通過雜交粳稻組合的親本生育特性研究,制定機械化制種合理的父母本播差期,父母本播差期15左右為宜(機插秧母本移栽秧齡18天,兩期父本大田育秧移栽秧齡26-33天)。育好秧苗是制種田獲得高產的前提,母本軟盤育秧,嚴格選種,確保水稻種子發芽率,催芽要整齊一致,播種均勻一致,特別要強調稀播勻播,每盤播干谷100克。父本人工栽插,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左右,在秧田蓋薄膜或無紡布。3)雜交粳稻組合機械化制種適宜的父母本行比,保證穗數先采用久保田插秧機機插完母本后再人工插父本,父母本行比為2 6(制種田最小行比,以保證父本穎花量),母本行株距為30X12厘米(插秧機最小行株距,以保證母本有效穗),父本間及父本與母本間行距30厘米,每穴2-3株種子苗機插,每畝插母本I.3-1. 5萬穴,基本苗3-4萬株/畝,由于機插秧是機械化操作,容易導致漏插缺苗,所以在機插前一定要提高整田精度,機插后要及時補苗,力保足夠的母本基本苗,為奪取制種高產打好基礎。 4)機插秧制種田水肥管理機插秧制種田由于行距較大,秧苗較小,因此要求底肥足,增加基肥用量,追肥早,促進早分蘗,保證母本有效穗,拔節肥、穗肥要穩,提高成穗率和大穗,施肥要均勻,防止局部地塊偏肥或偏瘦影響花期。一般總用氮量控制在每畝25公斤左右。移栽前施基肥碳氨3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7. 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10天及時追施苗肥尿素10公斤,栽后20天內施好第2次追肥尿素10公斤,7月底根據苗情酌施穗肥。要求在移栽后25-30天母本最高苗達到20-22萬/畝,父本最高苗達到6_7萬/畝。水漿管理以促進分蘗生長為主,分蘗期保持淺水層,7月底及時擱田,但須輕擱,以不陷腳為標準,以后以間歇灌溉為主。在幼穗分化開始后田間水漿管理與花期調節相結合,由于父本對水分反應較敏感,烤田較重的田塊易造成父本花期推遲,在父本偏遲時,田間應保持水層。5)雜交粳稻組合機插秧親本花期預測及調節雜交粳稻組合制種田預測花期,主要采取幼穗發育法和葉齡余數法。要求父本較母本早抽穗1-2天,保證父母本盛花期全相遇。雜交粳稻組合母本抽穗集中,感光性較父本強,一般分化早期(2-3期)父本應比母本早一期,四期后基本持平。具體方法是從8月5日左右(幼穗開始分化),每隔3天對不同類型田塊剝查父母本幼穗分化進度,對偏早一方立即用氮肥進行控制,偏遲一方則以磷鉀肥促進,還可利用父本對水分反應敏感的特性,父本早則排水曬田,控制其發育,父本遲則保持約2寸深水層,促進發育。幼穗分化后期父本若仍較遲,可打磷酸二氫鉀、赤霉素等促使其早抽穗。6)園林修割機割葉及拖拉機變速趕粉雜交粳稻組合父母本株葉型緊湊、劍葉直立適合機械割葉,在父母本即將抽穗時,使用修剪機(斯蒂爾綠籬剪HS81T/HS86R)割去父母本劍葉的1/2-2/3,每臺機器每天可割6-7畝,較人工割葉工效提高7-8倍,然后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情況下噴施赤霉素,一般情況下,在父本見穗期割葉后每畝用2克先噴父本,隔I天后對父母本同噴赤霉素4-6克/畝。噴施最好露水干后進行,有利于植株的充分吸收。始穗后進行拖拉機變速趕花粉(上海紐荷蘭SNH654),速度在10-20公里/小時之間,快慢結合,以保證來回兩趟父本彈起花粉量,均衡母本單株兩邊結實率,趕粉時兩邊各開一臺拖拉機,中間栓上繩索(直徑I厘米)并墜上一個重物(2. 5公斤左右,有利于花粉充分彈起);其中首次趕花粉時要待母本有當天開花數不少于30%時方可進行,寧遲勿早,以后間隔至少20分鐘再進行,每天3-4次,當天最后一次盡可能遲結束,機械趕粉可提高結實率10%以上。7)雜交種機械化收割、烘干精選在制種過程中,須嚴格去雜去劣,特別是最后一次去雜,一定要驗收合格后再進行久保田收割機機械收割母本。收割要做到先割父本,后割母本,父本收割后捧出,再在母本行間反復去雜,并清除父本遺留稻穗后,才能割母本。雜交粳稻組合母本青桿活熟,可以在用久保田收割機收割時刀口抬聞至糖頸部,可以減少混雜,有效提聞純度。最后進行機械烘干精選,收割機收割后及時上機烘干。收割后及時上機烘干,要保證不要機械混雜,水分14%以下,溫度不超過38度,保證發芽率。8)防病治蟲 生育期間主要病害有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蟲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稻薊馬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加強病蟲的預測預報,進行機械打藥,嚴格科學地使用農藥。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通過對雜交粳稻組合父母本生育特性研究制定機插秧制種的合理播差期及行比,保證了制種盛花期的全遇和父本的花粉量;實施園林修剪機割葉、拖拉機變速趕粉,提高制種異交結實率10%以上;通過一系列機械化操作技術的應用,大幅度降低了制種成本,提高了制種效率。建成百畝以上的雜交粳稻機械化規模化制種基地,制種產量達到160公斤/畝,較傳統制種產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適合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的制種基地;2)選擇適宜機械化制種的雜交粳稻組合,合理安排親本播差期;3)確定雜交粳稻組合親本機插秧適宜的父母本行比;4)機插秧制種田水肥管理;5)雜交粳稻組合機插秧親本花期預測及調節;6)園林修剪機割葉及拖拉機變速趕粉;7)雜交種機械化收割、烘干精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適合雜交粳稻全程機械化的制種基地; 2)選擇適宜機械化制種的雜交粳稻組合,合理安排親本播差期; 3)確定雜交粳稻組合親本機插秧適宜的父母本行比; 4)機插秧制種田水肥管理; 5)雜交粳稻組合機插秧親本花期預測及調節; 6)園林修剪機割葉及拖拉機變速趕粉; 7)雜交種機械化收割、烘干精選。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百畝以上規模化雜交粳稻組合機械化制種基地,基地地理位置相對獨立,周圍500米內不允許種植其他水稻品種;制種田塊平整,肥力均勻,田寬30米,適合機械趕粉、打藥,四周田埂能行駛大型機械。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父母本播始歷期相近,分蘗力較強,株葉型緊湊,后期青桿活熟的適合全程機械化操作的雜交粳稻組合,根據親本生育特性合理安排播差期,父母本播差期以15天為宜,機插秧母本移栽秧齡18天,兩期父本大田育秧移栽秩齡26_33天,父母本同時適齡移栽。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機插完母本后人工插父本,父母本行比為2 6,母本行株距為30 X 12厘米,父本間及父本與母本間行距30厘米,每穴2-3株種子苗機插,每畝插母本I. 3-1. 5萬穴,基本苗3-4萬株/畝,且機插母本后要及時補苗,力保足夠的母本基本苗。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機插秧制種田相對人工移栽行距較大,秧苗較小,因此要求底肥足,増加基肥用量,追肥早,促進早分蘗,保證母本有效穗,拔節肥、穗肥要穩,提高成穗率和大穗,施肥要均勻,防止局部地塊偏肥或偏瘦影響花期;一般總用氮量控制在每畝25公斤,移栽前施基肥碳氨3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7. 5公斤作基月巴,移栽后5-10天及時追施苗肥尿素10公斤,栽后20天內施好第2次追肥尿素10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勤,曹黎明,程燦,倪林娟,周繼華,牛付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農科種子種苗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