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角膜環鉆,其包括:Y型手柄,該Y型手柄包括手持部和一對叉指;底座,該底座呈中空圓柱狀,其外側面與Y型手柄的一對叉指結合,使得該底座可以所述一對叉指的指端連線為軸轉動;轉動件,該轉動件呈中空圓柱狀,其上端形成有橫向外延的延伸部,該轉動件可轉動地插在底座中,并且該轉動件上端的延伸部支撐在底座的上端部上;以及刀頭,該刀頭固定在轉動件的下端,并且該刀頭露出底座下端面預定的高度。在使用該角膜環鉆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時,能夠容易而緊固地將其固定在患者的角膜上以避免其在術中出現移位或脫離,能夠容易地在該角膜環鉆上施加合適的壓力并確保進刀的最大深度,從而使手術更加安全和精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外科臨床醫療器械,具體說,涉及ー種角膜環鉆。
技術介紹
致盲性角膜病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一起成為當今世界三大致盲性眼病。致盲性角膜病多由感染性角膜炎、角膜營養不良、角膜變性、或角膜外傷所致。目前,能使致盲性角膜病患者復明的唯一方法是進行角膜移植手木。據統計,我國現有150余萬名致盲性角膜病患者,但由于角膜供體的來源十分有限,毎年能夠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只有I萬名左右。因此,提高角膜供體存活率、完善角膜移植手術、減少術中術后并發癥對于角膜移植手術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在角膜移植手術中,用角膜環鉆環切患者角膜的過程是整個手術中最為關鍵的操作。圖I是角膜移植手術中環切患者角膜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角膜移植手術中環切患者角膜的剖面示意圖。如圖I和圖2所示,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構成,眼球壁的最外層由角膜I和鞏膜2構成,其中,前1/6為透明的角膜1,后5/6為乳白色的鞏膜2。角膜I的后方為虹膜3和晶狀體4,在角膜I和虹膜3之間形成了前房5,前房5中充滿了房水。在角膜移植手術中,首先要用角膜環鉆6對患者的角膜I進行環切切除,然后再將正常的角膜供體移植到患者的眼球上。圖3示出了目前使用的ー種角膜環鉆的側視圖。如圖3所示,現有的角膜環鉆6的構造比較簡單,包括體部7和刀部8,其中,體部7呈中空圓柱狀,刀部8也近似呈中空圓柱狀,但其柱壁的厚度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并在柱壁的最下端形成可以進行環切的刀ロ。體部7的下端與刀部8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并且體部7的中心軸線與刀部8的中心軸線重合。在使用現有的角膜環鉆6對患者角膜進行環切時,先將角膜環鉆6的刀ロ置于患者角膜上,然后用一只手輕輕按壓角膜環鉆6的體部7的上端,用另ー只手接觸體部7的外側面以轉動角膜環鉆6,從而使角膜環鉆6切取患者的角膜。從上面的描述可知,使用這種角膜環鉆6時,通過用手指輕壓角膜環鉆6的中空圓柱狀體部7的上端來固定角膜環鉆6。如果手指壓カ大,那么體部7轉動時手指與體部7的摩擦就大,從而使體部7的轉動不易,而如果手指壓カ小,那么刀部8的進刀就慢,因此,在手術中需要經常性地調節手指的壓力,這樣,手指對角膜環鉆6的固定就不甚牢靠,而且施加在角膜環鉆6上的壓カ的大小和均勻性不易控制。這就常常導致角膜環鉆6在患者角膜上的移位甚至脫落,而且很難控制角膜環鉆6的環切深度和環切均勻度,以至于容易出現刀ロ突然局部或整體地穿透患者角膜而損傷虹膜和晶狀體,為手術帶來術中并發癥。還有另ー種角膜環鉆。這種角膜環鉆利用負壓吸引環將其固定在患者角膜上,并通過手轉動角膜環鉆來切除患者的角膜。這種角膜環鉆雖然利用負壓吸引環將其固定在患者角膜上,而且可以通過該角膜環鉆的轉動角度來計算環切深度,但其最大缺點是操作復雜、一次性使用、并且價格昂貴,大大増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角膜環鉆,使得在使用該角膜環鉆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時,能夠各易而緊固地將該角I吳環鉆固定在患者的角I吳上以避免該角I吳環鉆在術中出現移位或脫離,能夠容易地在該角膜環鉆上施加合適的壓力并確保進刀的最大深度,從而使手術更加安全和精確。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角膜環鉆,該角膜環鉆包括Y型手柄,該Y型手柄包括手持部和一對叉指;底座,該底座呈中空圓柱狀,其外側面與所述Y型手柄的ー對叉指結合,使得該底座可以所述一對叉指的指端連線為軸轉動;轉動件,該轉動件呈中空圓柱狀,其上端形成有橫向外延的延伸部,該轉動件可轉動地插在所述底座中,并且該轉動件上端的延伸部支撐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部上;以及刀頭,該刀頭固定在所述轉動件的下端,并且該刀頭露出所述底座下端面預定的高度。 另外,在所述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上表面還可以設置有轉柄。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部或所述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下表面可以形成有環形凹槽。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部形成有環形凹槽,所述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下表面形成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凸起嵌入所述環形凹槽中。在另ー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下表面形成有環形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部形成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凸起嵌入所述環形凹槽中。上述環形凹槽的內槽壁和外槽壁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根據上面的敘述以及實踐可知,在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角膜環鉆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時,用一只手握住該角膜環鉆的Y型手柄的手持部,從而將該角膜環鉆刀頭朝下地固定在患者的角膜上,用另ー只手(通過轉柄)轉動該角膜環鉆的轉動件,從而使該角膜環鉆的刀頭轉動,以便將患者的角膜切除。由于通過手柄來握住該角膜環鉆,而且又由于該角膜環鉆的底座可以繞著手柄叉指的指端連線轉動,因此,該角膜環鉆的底座的下端面可以自動地緊貼在略略鼓起的角膜上。這樣,在整個手術中,就很容易將該角膜環鉆固定在患者的角膜上并避免該角膜環鉆在術中出現移位或脫離。另外,在進刀過程中,通過轉柄來轉動轉動件,因此很容易在轉動件上施加合適的壓力,特別是,由于刀頭露出底座下端面的最大高度是預定的,因此,可以精確地控制進刀的最大深度,從而使手術更加安全和精確。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角膜環鉆中,在底座的上端部和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下表面之間,通過凹凸結合設計,使得轉動件與底座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從而使轉動件與底座之間的摩擦カ減小。這就便于轉動件相對于底座的轉動,從而可以更容易地控制進刀過程。附圖說明圖I是角膜移植手術中環切患者角膜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角膜移植手術中環切患者角膜的剖面示意圖;圖3示出了目前使用的ー種角膜環鉆的側視圖;圖4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的透視圖;圖5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中的Y型手柄的透視圖;圖6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中的底座、轉動件和刀頭組合體的ー個立體剖視圖7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中的底座、轉動件和刀頭組合體的另ー個立體剖視圖;以及圖8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中的底座、轉動件和刀頭組合體的立體分解剖視圖。其中,附圖標記為I、角膜;2、鞏膜;3、虹膜;4、晶狀體;5、前房;6、現有的角膜環鉆;7、體部;8、刀部; 100、本專利技術的角膜環鉆;10、Y型手柄;11、手持部;12、叉指;20、底座;22、環形凹槽;22a、內槽壁;22b、外槽壁;30、轉動件;31、延伸部;32、環形凸起;33、轉柄;40、刀頭。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來描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角膜環鉆的實施例。很顯然,在不偏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此外,在本說明書中,附圖未按比例畫出。圖4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的透視圖,圖5示出了該角膜環鉆中的Y型手柄的透視圖,圖6和圖7從不同的角度示出了該角膜環鉆中的底座、轉動件和刀頭組合體的立體剖視圖,而圖8示出了該角膜環鉆中的底座、轉動件和刀頭組合體的立體分解剖視圖。參看圖4-圖8,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角膜環鉆100包括Y型手柄10、底座20、轉動件30和刀頭40。如圖5所示,Y型手柄10包括手持部11和一對叉指12。如圖6-8所示,底座20呈中空圓柱狀,其外側面與Y型手柄10的一對叉指12結合,使得底座20可以所述一對叉指12的指端連線為軸轉動。具體說,在本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角膜環鉆,包括:Y型手柄,該Y型手柄包括手持部和一對叉指;底座,該底座呈中空圓柱狀,其外側面與所述Y型手柄的一對叉指結合,使得該底座可以所述一對叉指的指端連線為軸轉動;轉動件,該轉動件呈中空圓柱狀,其上端形成有橫向外延的延伸部,該轉動件可轉動地插在所述底座中,并且該轉動件上端的延伸部支撐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部上;以及刀頭,該刀頭固定在所述轉動件的下端,并且該刀頭露出所述底座下端面預定的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角膜環鉆,包括 Y型手柄,該Y型手柄包括手持部和一對叉指; 底座,該底座呈中空圓柱狀,其外側面與所述Y型手柄的ー對叉指結合,使得該底座可以所述一對叉指的指端連線為軸轉動; 轉動件,該轉動件呈中空圓柱狀,其上端形成有橫向外延的延伸部,該轉動件可轉動地插在所述底座中,并且該轉動件上端的延伸部支撐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部上;以及 刀頭,該刀頭固定在所述轉動件的下端,并且該刀頭露出所述底座下端面預定的高度。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角膜環鉆,其中, 在所述轉動件的延伸部的上表面設置有轉柄。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永根,肖真,洪晶,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