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山核桃殼制作裝飾用鏤空擺件的方法,其主要特點在于用吸塵機吸出切片中殘留的果肉,并采用內模成型,內模在最大橫截面處一分為二成為上內模和下內模,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以避免切片與內模的粘連,同時在內模上設置一圈雙面膠以固定切片的基礎層,從而便于其余切片的粘結,并可確保成型后的鏤空擺件與內模之間的順利分離。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對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低、鏤空擺件的尺寸一致性好、且便于果農家庭小批量制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裝飾用擺件的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將山核桃殼加工成裝飾用擺件的方法。
技術介紹
山核桃又名小胡桃、小核桃,是杭州臨安的特產,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但很多空籽的山核桃往往被付之一炬,非常可惜,因此,有人想到將空籽山核桃加工成裝飾用擺件,以提高其利用價值,通常的做法是先切除兩端形成切片,切口部位形成特殊的自然紋理,然后將切片用膠水粘結成一個事先設計好的造型,再進行后續的打磨、上漆工序,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擺件。例如,名稱為“山核桃果殼切片及其工藝制品”的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573291Y,其果殼片為前后上下四面切割體,其中前后兩個大切割面有通透的自然圖案為裝飾面,上下兩個小切剖面互相平行為粘接面,切片厚度為6-8mm,各個切片具有相同的高度。切片依整體設計要求通過粘合劑分層粘接形成工藝品。但上述制作方法存在如下問題由于沒有相應的模具做粘結的基準,對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高,特別是在制作內部空心的鏤空造型時,容易出現外形誤差大、尺寸不統一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所存在的制作難度高、尺寸誤差大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山核桃殼制作裝飾用鏤空擺件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技術要求低、尺寸一致性好、且便于果農家庭小批量制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采用的是空籽山核桃,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山核桃放入濃度為10-15%的食鹽水中煮15_20分鐘,將其中上浮于水面的空籽山核桃挑出作為基本原料;b.用切割機平行地切除基本原料帶尖的兩端,使其成為鼓形的切片,切片厚度在5-10毫米之間;c.用吸塵機吸出切片中殘留的果肉;d.將去除果肉的切片蒸6-7小時,并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烘箱烘干;e.根據鏤空擺件內腔的形狀制作相應的用于粘結的內模,內模在最大橫截面處一分為二成為上內模和下內模,上內模和下內模之間通過設置在貼合面上的插接構件插接;f.在上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上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上內模的貼合面放置于一基準平面上,接著將切片沿基準平面相互靠緊粘結在上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形成一圈上基礎層;g.將切片沿著上基礎層上側依次錯位排列逐層堆砌在上內模表面,各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直至將整個上內模覆蓋完畢,并等膠水干燥后形成鏤空擺件的上半部分;h.在下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下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下內模插接在上內模的貼合面上,接著將切片沿上半部分的上基礎層下側錯位排列并相互靠緊粘結在下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從而形成下內模上的一圈下基礎層,然后將切片沿著下基礎層上側依次錯位排列逐層堆砌在下內模表面,各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直至將整個下內模覆蓋完畢,并等膠水干燥后形成鏤空擺件的下半部分;j.分開上內模和下內模,并將上、下內模分別從鏤空擺件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取出,然后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重新對接,并在對接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成完整的鏤空擺件。 本專利技術通過水選的方法將空籽山核桃挑選出來,由于鹽水的比重較重,因此,更有利于篩選其中一些果肉不飽滿的山核桃,并且鹽水煮可去除山核桃表面的雜質,使之呈現出更好的自然紋路和色澤,并且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避免發生變質、蟲蛀等現象。此外,由于切割后的切片內會殘留少量的果肉,通常人們通過針挑等方式處理,速度慢,效率低,本專利技術利用吸塵機的吸力,配以適當的小口徑吸管,可快速輕松地將切片內殘留的干癟果肉吸干凈,不但效率高,而且成本低,適合果農小批量家庭制作。進一步地,由于在內模的表面包覆有保鮮膜,因而可避免切片與內模粘結在一起,特別是,上、下基礎層的切片是通過雙面膠粘結到內模上的,既便于基礎層的快速定位,又可使干燥后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輕易地與內模分離,極大地延長內模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所述膠水由木工用白乳膠和步驟b中切割得到的切術混合構成。從而使膠水具有和切片相同的色澤,有利于提高鏤空擺件整體色澤的一致性。作為優選,步驟d中的切片被倒入一個置于蒸鍋上的木桶中蒸6-7小時,木桶的底部呈錐形,并設有多個透氣孔。由于蒸鍋產生的蒸汽可通過木桶底部的透氣孔進入木桶,并且由下至上地對切片進行熏蒸,因此可使切片得到更為均勻的熏蒸,并且蒸汽冷凝后產生的冷凝水可沿著木桶錐形的底部從透氣孔流回到蒸鍋內,從而可傳遞消除切片中殘留的鹽分,并進一步提高其防蛀效果。作為優選,在步驟a之前先將山核桃根據外形大小用篩選裝置分類,所述篩選裝置包括一個方形的篩桶和貼合在篩桶底部外側面的調節板,篩桶的底部兩側設有導軌,調節板的兩側向內彎折形成與導軌配合的卡槽從而與篩桶構成滑動連接,卡槽上設有緊定螺釘,篩桶的底面沿導軌的方向等間距地設有若干行等邊三角形狀的篩選孔,每一行中各篩選孔的底邊位于同一直線上并與導軌垂直,調節板上對應每行篩選孔位置設有長槽,長槽的寬度與篩選孔的高相等。本專利技術通過篩選裝置將山核桃按外形大小分類,這樣,制作鏤空擺件時有利于切片排列的整齊,同時也便于控制切片的厚度和形狀。由于篩選孔呈等邊三角形,其內接圓直徑即為可通過的山核桃直徑,因此,當調節板的長槽完全覆蓋篩選孔時,篩選孔最大,而移動調節板使長槽部分地覆蓋篩選孔時,篩選孔逐步變小并始終保持等邊三角形狀,從而用于篩選不同直徑大小的山核桃。作為優選,將步驟j得到的鏤空擺件表面打磨、拋光后浸入清漆中3-5分鐘,然后取出晾干。采用浸漆方法可使每個切片的表面都充分地被清漆覆蓋,以提高鏤空擺件的保存時間,并且具有效率高,漆膜均勻的優點。因此,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對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低、鏤空擺件的尺寸一致性好、且便于果農家庭小批量制作。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中內模的一種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上內模在粘結切片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下內模在粘結切片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木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篩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篩選裝置底部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篩選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中1、木桶11、透氣孔2、內模21、上內模22、下內模23、凹槽24、插銷3、雙面膠4、上基礎層5、基準平面6、下基礎層7、篩桶71、導軌72、篩選孔8、調節板81、卡槽82、長槽9、緊定螺釘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采用的是空籽山核桃,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山核桃放入濃度為10-15%的食鹽水中煮15_20分鐘,將其中上浮于水面的空籽山核桃挑出作為基本原料;b.用切割機平行地切除基本原料帶尖的兩端,使其成為鼓形的切片,切片厚度在5-10毫米之間;c.用吸塵機吸出切片中殘留的果肉;d.將去除果肉的切片蒸6-7小時,并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烘箱烘干;在蒸切片時,切片被倒入一個置于蒸鍋上的木桶中蒸6-7小時,如圖4所示,木桶I的底部呈錐形,并設有多個透氣孔11,尤其在錐形底部的中央需設置透氣孔。這樣,蒸鍋產生的蒸汽可通過木桶底部的透氣孔進入木桶,并且由下至上地對切片進行熏蒸,使切片得到更為均勻的熏蒸,并且蒸汽冷凝后產生的冷凝水可沿著木桶錐形的底部從透氣孔流回到蒸鍋內,從而可傳遞消除切片中殘留的鹽分,并進一步提高其防蛀效果。e.根據鏤空擺件內腔的形狀制作相應的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山核桃殼制作裝飾用鏤空擺件的方法,采用的是空籽山核桃,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山核桃放入濃度為10?15%的食鹽水中煮15?20分鐘,將其中上浮于水面的空籽山核桃挑出作為基本原料;b.用切割機平行地切除基本原料帶尖的兩端,使其成為鼓形的切片,切片厚度在5?10毫米之間;c.用吸塵機吸出切片中殘留的果肉;d.將去除果肉的切片蒸6?7小時,并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烘箱烘干;e.根據鏤空擺件內腔的形狀制作相應的用于粘結的內模,內模在最大橫截面處一分為二成為上內模和下內模,上內模和下內模之間通過設置在貼合面上的插接構件插接;f.在上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上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上內模的貼合面放置于一基準平面上,接著將切片沿基準平面相互靠緊粘結在上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形成一圈上基礎層;g.將切片沿著上基礎層上側依次錯位排列逐層堆砌在上內模表面,各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直至將整個上內模覆蓋完畢,并等膠水干燥后形成鏤空擺件的上半部分;h.在下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下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下內模插接在上內模的貼合面上,接著將切片沿上半部分的上基礎層下側錯位排列并相互靠緊粘結在下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從而形成下內模上的一圈下基礎層,然后將切片沿著下基礎層上側依次錯位排列逐層堆砌在下內模表面,各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直至將整個下內模覆蓋完畢,并等膠水干燥后形成鏤空擺件的下半部分;j.分開上內模和下內模,并將上、下內模分別從鏤空擺件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取出,然后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重新對接,并在對接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成完整的鏤空擺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山核桃殼制作裝飾用鏤空擺件的方法,采用的是空籽山核桃,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將山核桃放入濃度為10-15%的食鹽水中煮15-20分鐘,將其中上浮于水面的空籽山核桃挑出作為基本原料; b.用切割機平行地切除基本原料帶尖的兩端,使其成為鼓形的切片,切片厚度在5-10毫米之間; c.用吸塵機吸出切片中殘留的果肉; d.將去除果肉的切片蒸6-7小時,并在陽光下曬干或用烘箱烘干; e.根據鏤空擺件內腔的形狀制作相應的用于粘結的內模,內模在最大橫截面處一分為二成為上內模和下內模,上內模和下內模之間通過設置在貼合面上的插接構件插接; f.在上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上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上內模的貼合面放置于一基準平面上,接著將切片沿基準平面相互靠緊粘結在上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形成一圈上基礎層; g.將切片沿著上基礎層上側依次錯位排列逐層堆砌在上內模表面,各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直至將整個上內模覆蓋完畢,并等膠水干燥后形成鏤空擺件的上半部分; h.在下內模表面包覆保鮮膜,并在下內模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粘貼雙面膠,然后將下內模插接在上內模的貼合面上,接著將切片沿上半部分的上基礎層下側錯位排列并相互靠緊粘結在下內模上靠近貼合面的外側面上貼有雙面膠處,切片之間的結合處用膠水粘結,從而形成下內模上的一圈下基礎層,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帥正韜,
申請(專利權)人:帥正韜,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