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仿生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
技術介紹
半轉機構是一種可以產生不對稱轉動,用于動物運動仿生的機構。已用于構成中國專利CN200310106145. I的仿昆蟲飛行的韋斯——福效應的仿生平板船舶推進器,用于中國專利CN200510040830. 8轉動步行輪以及中國專利CN200910263070雙直桿腿步行輪的步行機構。在這些項目使用的半轉機構中,葉片或桿件的不對稱轉動是通過置于轉臂內部的行星齒輪傳動或鏈傳動來實現的。傳動系統零件較多,結構比較復雜,因而重量較大,工作效率也不高。本專利技術對此做出改進,改變了較復雜的轉臂內部設置輪系傳動的方案,提出零件最少、構成最簡的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的方案,從而可以大大簡化前述各專利中使用的半轉機構的結構,使前述各仿生機械在實施中得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化的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以取代現有一類動物運動仿生機械中所用的結構較復雜、重量較大的半轉機構。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包括主軸I、曲柄2、帶槽動軸3、半轉桿4、帶槽軸套5、縱向滑槽6、定位滑塊7、固定鉸支座8、機架9 ;主軸I與固定鉸支座8安裝在機架9上,曲柄2的一端與主軸I連接,曲柄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帶槽動軸3,帶槽動軸3安裝在帶槽軸套5內,帶槽動軸3能夠與帶槽軸套5相對轉動,帶槽軸套5固定連接在半轉桿4的中部,半轉桿4上有沿桿軸線方向的縱向滑槽6,定位滑塊7通過圓柱鉸鏈安裝在固定鉸支座8上,定位滑塊7能夠在縱向滑槽6內滑動。所述安裝在機架9上的固定鉸支座8到主軸I的距離與曲柄2的長度相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轉機構包括主軸(1)、曲柄(2)、帶槽動軸(3)、半轉桿(4)、帶槽軸套(5)、縱向滑槽(6)、定位滑塊(7)、固定鉸支座(8)、機架(9);所述主軸(1)與固定鉸支座(8)安裝在機架(9)上,所述固定鉸支座(8)到主軸(1)的距離與所述曲柄(2)的長度相等;所述曲柄(2)的一端與主軸(1)連接,曲柄(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帶槽動軸(3),所述帶槽動軸(3)安裝在帶槽軸套(5)內,所述帶槽動軸(3)與帶槽軸套(5)能夠相對轉動,所述帶槽軸套(5)固定連接在半轉桿(4)的中部,所述半轉桿(4)沿桿軸線方向設有縱向滑槽(6),所述縱向滑槽(6)長度大于曲柄(2)長度的4倍;所述帶槽軸套(5)的圓柱側面上設有與縱向滑槽(6)貫通連接的缺口,使得所述縱向滑槽(6)連續穿過帶槽軸套(5);所述帶槽動軸(3)上的滑槽與曲柄(2)的軸線垂直;所述定位滑塊(7)通過圓柱鉸鏈安裝在固定鉸支座(8)上,所述定位滑塊(7)的長度等于帶槽軸套(5)的外直徑,定位滑塊(7)能夠在縱向滑槽(6)內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槽動軸式半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轉機構包括主軸(I)、曲柄(2)、帶槽動軸(3)、半轉桿(4)、帶槽軸套(5)、縱向滑槽(6)、定位滑塊(7)、固定鉸支座(8)、機架(9);所述主軸(I)與固定鉸支座(8 )安裝在機架(9 )上,所述固定鉸支座(8 )到主軸(I)的距離與所述曲柄(2)的長度相等;所述曲柄(2)的一端與主軸(I)連接,曲柄(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帶槽動軸(3 ),所述帶槽動軸(3 )安裝在帶槽軸套(5 )內,所述帶槽動軸(3 )與帶槽軸套(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晗,陳富強,王孝義,邱支振,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