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主要涉及裝船過程中的滾裝和浮吊相結合技術,屬于建材運輸
技術介紹
大構件一般尺寸大,總量大,對裝船發運提出很高的要求,現有技術對于此類大構件,一般采用的滾裝,或直接用大型浮吊吊裝上船,這兩種裝船技術對碼頭、運輸船舶、浮吊以及構件的吊耳設置均要求很高。由于浮吊吊臂長度限制,要求長大階段需沿海岸線橫向布置,需調用蹲位很大的浮吊,費用很高,而滾裝縱向裝船時,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潮汐條件的限制,同時在節段發運時有時會遇到施工現場存在無法拆除或跨越的障礙物,致使岸上的鋼箱梁移運軌道無法與船上軌道對接,因此采用單一的裝船方式,導致裝船難度大、費用 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該裝船方法易于操作,保證裝船安全,且能降低施工費用。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步驟為(O發運準備將專用運梁船停靠在碼頭上,碼頭上搭接有棧橋,碼頭前方設置擱墩,并使船尾擱在碼頭前的擱墩上;取大構件,用兩臺大型平板車運至碼頭,并進行發運前的檢查; (2)滾裝船舶和浮吊就位選擇合適的潮位,船舶在2 3m的潮位時,甲板與碼頭平齊;梁段上船必須在漲潮時進行,并要求在漲潮時間為4(T60min,以便大型平板車順利上船和下船; 按事先設計好的位置拋錨定位;沿海岸線橫向的方向上,在專用運梁船上布置兩個平行的搭接臺,并在搭接臺之間鋪設兩排互相平行的軌道; (3)構件滾裝上船裝載大構件的專用大型平板車通過軌道滾裝上船,在滾裝過程中,通過排壓專用運梁船的艙水,使專用運梁船與碼頭保持平齊; (4)浮吊運輸船停靠在揚船碼頭;大型平板車滾裝至專用運梁船,滾裝長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構件滾裝和浮吊相結裝船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驟:(1)發運準備:將專用運梁船停靠在碼頭(3)上,碼頭(3)上搭接有棧橋(2),碼頭(3)前方設置擱墩(1),并使船尾擱在碼頭(3)前的擱墩(1)上;取大構件,用兩臺大型平板車運至碼頭(3),并進行發運前的檢查;(2)滾裝船舶和浮吊就位:選擇合適的潮位,船舶在2~3m的潮位時,甲板與碼頭平齊;梁段上船必須在漲潮時進行,并要求在漲潮時間為40~60min,以便大型平板車順利上船和下船;(3)按事先設計好的位置拋錨定位;沿海岸線橫向的方向上,在專用運梁船上布置兩個平行的搭接臺,并在搭接臺之間鋪設兩排互相平行的軌道;(4)構件滾裝上船:裝載大構件的專用大型平板車通過軌道滾裝上船,在滾裝過程中,通過排壓專用運梁船的艙水,使專用運梁船與碼頭保持平齊;(5)浮吊:運輸船停靠在揚船碼頭;大型平板車滾裝至專用運梁船,滾裝長度為50~60m,應盡量往前靠,使套箱接近駕駛室;用浮吊起吊,緩慢移動到運輸船碼頭前方,鋼套箱落泊、綁扎;運送至專用運梁船上,吊送完畢后,專用運梁船退出碼頭,運輸船開進碼頭,構件落泊、綁扎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構件滾裝和浮吊相結裝船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驟 (1)發運準備將專用運梁船停靠在碼頭(3)上,碼頭(3)上搭接有棧橋(2),碼頭(3)前方設置擱墩(I ),并使船尾擱在碼頭(3)前的擱墩(I)上;取大構件,用兩臺大型平板車運至碼頭(3),并進行發運前的檢查; (2)滾裝船舶和浮吊就位選擇合適的潮位,船舶在2 3m的潮位吋,甲板與碼頭平齊;梁段上船必須在漲潮時進行,并要求在漲潮時間為40 60min,以便大型平板車順利上船和下船; (3)按事先設計好的位置拋錨定位;沿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宿有為,楊陽,韓鵬飛,朱小明,李守陽,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中泰橋梁鋼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