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曝氣轉盤,所述曝氣轉盤直徑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1200mm,其包括: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內圓周的帶鼓齒軸心;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呈半球體的曝氣孔;沿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凹楔形和三角楔形;以及設置在所述曝氣轉盤外圓周邊緣的齒輪狀棱。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曝氣轉盤充氧能力、推流作用較好,且曝氣均勻,可成為低能高效的節能設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曝氣轉盤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曝氣轉盤,尤其是涉及一種適合中小型污水處理徑向曝氣充氧均勻的小直徑曝氣轉盤。背景技木現有地曝氣轉盤直徑多在1400mm 1800mm,適用于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目前應用較多的為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然而,大直徑曝氣轉盤的曝氣孔呈圓柱形,會使水滴滯留在底部死角,降低充氧能力;盤面上的三角楔形或凹楔形也沒有得列合理的布置,能耗較高。此外,對于溝深淺、溝寬小的污水處理情況,大直徑曝氣轉盤則存在著直徑大、配電功率高及因單片充氧量大,所配 片數少,曝氣不均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曝氣轉盤。一種適合中小型污水處理徑向曝氣充氧均勻的小直徑曝氣轉盤。所述改進的曝氣轉盤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曝氣轉盤,其中,所述曝氣轉盤直徑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1200mm,其包括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內圓周的帶鼓齒軸心;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呈半球體的曝氣孔;沿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凹楔形和三角楔形;以及設置在所述曝氣轉盤外圓周邊緣的齒輪狀棱。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三角楔形與所述帶鼓齒軸心距離小于所述凹楔形與所述帶鼓齒軸心距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多個所述凹楔形和多個所述三角楔形組成一列,沿著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多列凹楔形和三角楔形的組合在徑向上布滿所述曝氣轉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相鄰的兩列凹楔形和三角楔形的組合在所述曝氣轉盤徑向上設有落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帶鼓齒軸心,齒深度為6 8mm。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呈半球體的曝氣孔,球徑為6 10mm,球孔深度為D 8mm o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凹楔形和三角楔形的數量比例為2 I。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齒輪狀棱,齒深度為20 30mm。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曝氣轉盤充氧能力、推流作用較好,且曝氣均勻,可成為低能高效的節能設備。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ー實施方式中曝氣轉盤的平面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ー實施方式中曝氣轉盤的剖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ー實施方式中曝氣轉盤的半球體曝氣孔的剖面圖。具體實施例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例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例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專利技術的曝氣轉盤直徑小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的表面曝氣設備;對曝氣孔、盤面 排列和棱等進行創新改進,使得轉盤的充氧能力、推流作用大大的提高,使其成為低能高效的節能設備。如圖I所示,在本專利技術ー實施方式中,所述曝氣轉盤I包括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I內圓周的帶鼓齒軸心2、設置于所進曝氣轉盤I盤面上的呈半球體的曝氣孔3,沿所述曝氣轉盤I徑向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I盤面上的凹楔形4a和三角楔形4b,以及設置在所述曝氣轉盤I外圓周邊緣的齒輪狀棱5。其中,所述多個凹楔形4a和多個三角楔形4b組成一列,沿著所述曝氣轉盤I徑向設置,多列凹楔形4a和三角楔形4b的組合在徑向上布滿所述曝氣轉盤I。優選地,所述三角楔形4b與所述帶鼓齒軸心2距離小于所述凹楔形4a與所述帶鼓齒軸心2距離,所述多列凹楔形4a和三角楔形4b的組合相鄰兩列在所述曝氣轉盤徑向上設有落差,即是一列更靠近所述曝氣轉盤I外圓周邊緣,一列更靠近所述帶鼓齒軸心2。有上述可知,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帶鼓齒軸心2,增大軸心與轉軸間摩擦力,減少動カ消耗;且盤面上的曝氣圓柱孔改為半球體的曝氣孔3,使得空氣更能充分分散到污水中達到充氧的目的;另外,通過上述凹楔形4a和三角楔形4b合理組合,結合凹楔形4a推流效果好、充氧能力強與三角楔形4b阻力小的優點,在離軸心附近充氧能力和推留作用要求不高的地方采用三角楔形,離軸心較遠的地方采用凹楔形。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轉盤、降低能耗;同時,曝氣轉盤I外圓周上設有齒輪狀棱5,可以增加水流推動カ和充氧能力。值得ー提的是所述曝氣轉盤I直徑在大于等于0600mm,小于等于01200mm。所述帶鼓齒軸心2,齒深度為6 8mm。所述呈半球體的曝氣孔3,球徑為6 IOmm,球孔深度為6 8mm。所述凹楔形4a和三角楔形4b的數量比例為2 I。所述齒輪狀棱5,齒深度為20 30mm。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主要改進是使較大直徑的曝氣轉盤改變為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的小直徑;碟片軸心與轉軸間采用鼓齒式,增大軸心與轉軸間摩擦力;盤面上的曝氣圓柱孔采用半球體的孔,不至于水滴滯留在曝氣孔內,使空氣更能充分分散到污水中達到充氧的目的;凹楔形和三角楔形合理組合,結合凹楔形推流效果好、充氧能力強與三角楔形阻力小的優點,在離軸心附近充氧能力和推留作用要求不高的地方采用三角楔形,離軸心較遠的地方采用凹楔形,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轉盤、降低能耗;把轉盤的棱變成齒輪狀,這樣可以增加水流推動カ和充氧能力。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ー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ー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例。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專利技術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 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例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曝氣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轉盤直徑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1200mm,其包括: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內圓周的帶鼓齒軸心;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呈半球體的曝氣孔;沿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凹楔形和三角楔形;以及設置在所述曝氣轉盤外圓周邊緣的齒輪狀棱。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曝氣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轉盤直徑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1200mm,其包括 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內圓周的帶鼓齒軸心; 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呈半球體的曝氣孔; 沿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于所述曝氣轉盤盤面上的凹楔形和三角楔形; 以及設置在所述曝氣轉盤外圓周邊緣的齒輪狀棱。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楔形與所述帶鼓齒軸心距離小于所述凹楔形與所述帶鼓齒軸心距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曝氣轉盤,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凹楔形和多個所述三角楔形組成一列,沿著所述曝氣轉盤徑向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艷杰,潘家寶,潘明霞,何鳳楊,饒政柱,殷嬌嬌,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奧貝爾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