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膠粘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制備高強度、環保膠粘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是通常被用作生產維尼綸等纖維制品。該水溶性纖維作為膠粘劑基料還是空白,中國專利ZL201010184926. 2公開了一種“利用聚乙烯醇高強高模廢絲生產高粘度膠粘劑的方法”,其利用高強高模量聚乙烯醇廢絲生產膠粘劑的方法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徑。高強高模量聚乙烯醇廢絲即高強高模量聚乙烯醇纖維,因其不溶于水,給其膠粘劑的生產工序帶來一定的影響,工序復雜,成本高。此外,其工藝步驟中,縮醛化反應中加入了甲醛或乙醛,多余的游離的甲醛未除凈,不能解決環保問題?!?br>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利用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制備高強度、環保膠粘劑的制備方法,以充分發揮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特有的獨特水溶性、高強度、高韌性的性能特點,生產出一種具有高強度、成本低、環保(無毒、無害和無污染),綜合性能優良的膠粘劑。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第一步,溶解在裝有攪拌的反應釜內加入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和適量的水,在溫度為75 100°C的條件下,啟動攪拌,直至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全部溶解成原液; 第二步,縮醛化反應在催化劑條件下,在上步所得原液中加入醛類物質,保持溫度在75 100°C之間,反應O. 5 I小時至白色絮狀物出現(即液相分離); 第三步,中和反應在上步所得縮醛化反應液中加入濃度為25%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6 7,停止攪拌; 第三步,水洗去醛待白色絮狀物沉淀后采用水洗方法將上層的液相水抽走,水洗畢,溫度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制備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藝流程為以下步驟:第一步,溶解:在裝有攪拌的反應釜內加入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和適量的水,在溫度為75~100℃的條件下,啟動攪拌,直至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全部溶解成原液;第二步,縮醛化反應:在催化劑條件下,在上步所得原液中加入醛類物質,保持溫度在75~100℃之間,反應0.5~1小時至白色絮狀物出現(即液相分離);第三步,中和反應:在上步所得縮醛化反應液中加入濃度為25%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6~7,停止攪拌;第三步,水洗去醛:待白色絮狀物沉淀后采用水洗方法將上層的液相水抽走,水洗畢,溫度降至25~40℃之間,加入水和去醛劑,絮狀物重新溶解;第四步:過濾出料:在35~40℃之間,將上步去醛后所得溶液過濾,出料,得到粘度1500?25000mpa·s的環保膠粘劑;所用的催化劑為6N鹽酸;所用的去醛劑為尿素,尿素加入量按照尿素與原液的質量比0~2:100~200添加;上述溶解及縮醛化反應步驟中所加入的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水、催化劑、醛類物質的質量比為7~12:75~110:0.8~1.5:4~5.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制備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藝流程為以下步驟 第一步,溶解在裝有攪拌的反應釜內加入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和適量的水,在溫度為75 100°C的條件下,啟動攪拌,直至水溶性聚乙烯醇纖維全部溶解成原液; 第二步,縮醛化反應在催化劑條件下,在上步所得原液中加入醛類物質,保持溫度在75 100°C之間,反應O. 5 I小時至白色絮狀物出現(即液相分離); 第三步,中和反應在上步所得縮醛化反應液中加入濃度為25%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6 7,停止攪拌; 第三步,水洗去醛待白色絮狀物沉淀后采用水洗方法將上層的液相水抽走,水洗畢, 溫度降至25 40°C之間,加入水和去醛劑,絮狀物重新溶解; 第四步過濾出料在35 40°C之間,將上步去醛后所得溶液過濾,出料,得到粘度1500-25000mpa · s的環保膠粘劑; 所用的催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媛,羅啟鑫,劉波,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神力鈴膠粘劑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