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并提供了一種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施工質量的超前錨管及微型鋼管樁的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水泥攪拌樁機帶動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所述水泥攪拌樁機具有功率大施工能力強的特點,而且采用的所述錐型籠式鉆頭能快速將泥土打的很均勻并且形成泥漿,這樣不但提高了成孔效果,還可以迅速高效地將泥漿擠出孔外,進而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同時取得良好的樁體成形效果,工藝方法成熟,工程造價低。本發明專利技術應用于超前鋼管及微型鋼管樁的施工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領域,涉及。
技術介紹
超前錨管及微型鋼管樁,主要應用在基坑支護、基坑底加固或抗浮、道路加固、邊坡加固等工程領域。現有技術條件下,大部分的工程建筑隊對超前錨管及微型鋼管樁的施工方法都是采用地質鉆機進行鉆孔,然后清孔并放置鋼管,最后再灌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然而,普通的地質鉆機存在功率小、機械施工能力很有限等缺點,導致工人施工強度高,施工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施工質量的超前錨管及微型鋼管樁的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采用水泥攪拌樁機帶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功率大施工能力強,工藝成熟,降低工程造價。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該方法使用水泥攪拌樁機并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優選地,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水泥攪拌樁機就位,并在所述水泥攪拌樁機的鉆桿上安裝錐型籠式鉆頭; (2)啟動所述水泥攪拌樁機,利用所述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至設計孔深; (3)—次清孔; (4)放置超前錨管和注漿管,將所述注漿管放至所述超前錨管底部; (5)二次清孔; (6)投放碎石并灌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直至所述超前錨管上部流出新鮮漿液; (7)根據所述超前錨管內的漿液沉降情況進行適當補漿,補漿完成后拔起注漿管; 優選地,在上述步驟(2)中,在鉆孔時通過泵體帶水或帶水泥漿進行鉆孔。優選地,在上述步驟(2)中,在鉆孔過程中摻入適量泥粉或水泥。另外,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微型鋼管樁的施工方法,該方法使用水泥攪拌樁機并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優選地,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水泥攪拌樁機就位,并在所述水泥攪拌樁機的鉆桿上安裝錐型籠式鉆頭; (2)啟動所述水泥攪拌樁機,利用所述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至設計孔深; (3)一次清孔; (4)放置微型鋼管和注漿管,將所述注漿管放至所述微型鋼管底部; (5)二次清孔; (6)投放碎石并灌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直至所述微型鋼管上部流出新鮮漿液; (7)根據所述微型鋼管內的漿液沉降情況進行適當補漿,補漿完成后拔起注漿管;優選地,在上述步驟(2)中,在鉆孔時通過泵體帶水或帶水泥漿進行鉆孔。優選地,在上述步驟(2)中,在鉆孔過程中摻入適量泥粉或水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水泥攪拌樁機作為施工機械,它具有功率大、扭矩大、鉆進速度快、施工能力強以及移動方便迅速等特點,達到施工速度快以及降低人工和機械成本的效果。另外,本專利技術在水泥攪拌樁機上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在鉆孔時能快速將泥土打的很均勻并且形成泥漿,一方面,成漿后能提高清孔效果;另一方面,在灌漿時,由于水泥砂漿等樁體材料的密度要比泥漿的密度大,因此可以迅速高效地將泥漿擠出孔外,大大降低施工周期,而且具有良好的樁體成形效果,工藝簡單而成熟,工程造價低。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鉆孔準備的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鉆孔至設計深度的示意 圖3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提起錐型籠式鉆頭的示意 圖4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放置管件及注漿管的示意 圖5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注漿的示意 圖6是本專利技術在施工過程中補漿完成后提起注漿管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超前鋼管的施工方法,主要應用在基坑支護以及基坑底加固等工程領域。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使用水泥攪拌樁機并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而具體的技術步驟包括以下 (I)、如圖I所示,所述水泥攪拌樁機I就位,并在所述水泥攪拌樁機I的鉆桿2上安裝所述錐型籠式鉆頭3。由于所述水泥攪拌樁機I的功率比地質鉆機的功率要大很多,施工能力高,并且配置所述錐型籠式鉆頭3進行鉆孔,所述錐型鉆頭3的直徑與設計樁徑相適配,通過所述水泥攪拌樁機I帶動錐型籠式鉆頭3進行鉆孔,能快速將孔內的泥土打的很均勻。(2)、如圖2所示,啟動所述水泥攪拌樁機1,利用所述錐型籠式鉆頭3進行鉆孔至設計孔深。為了提高鉆孔效率并使孔內的泥土快速形成泥漿,先挖掘一個水池4,還設置一條槽與孔口相連通,水池里面充有水6或水泥漿,然后通過泵體5將水6或水泥漿泵到鉆孔口,帶水或帶水泥漿進行鉆孔,水或水泥漿在孔中和水池中循環流動;所述水池4可以在多個樁位多次反復使用;在鉆孔過程中,帶水或水泥漿鉆進而又遇砂層時,就容易發生塌孔現象,此時可以在鉆孔過程中往所述水池4中摻入適量的泥粉或水泥,使孔壁的砂層不易塌落。(3)、完成鉆孔后,進行一次清孔,清孔后提起所述錐型籠式鉆頭1,如圖3所示。(4)、如圖4所示,放置超前錨管7和注漿管8,將所述超前錨管7—直下至孔底,然后將所述注漿管8放至所述超前錨管7底部,所述注漿管8與注漿泵11的泵管相連接。(5)、二次清孔。(6)、如圖5所示,投放碎石9并灌注水泥漿10或水泥砂漿,直至所述超前錨管7上部流出新鮮漿液,完成初步灌漿。(7)、上述第(6)步完成3至4個小時后,根據所述超前錨管7內水泥漿9或水泥砂漿的沉降情況進行適當的補漿,最后提起注漿管,完成一個樁位的施工。通過實踐表明,通過本專利技術進行超前錨管的施工可以降低人工和機械成本達40%至50%以上。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微型鋼管樁的施工方法,該方法的施工過程與上述超前錨管的 施工過程基本相同,在施工過程中將超前錨管更換為微型鋼管,具體施工過程此處不再贅述。該方法主要應用在基坑低抗浮、道路加固以及邊坡加固等工程領域。本專利技術廣泛應用于超前鋼管及微型鋼管樁的施工領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使用水泥攪拌樁機并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使用水泥攪拌樁機并配置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1)所述水泥攪拌樁機就位,并在所述水泥攪拌樁機的鉆桿上安裝所述錐型籠式鉆頭; (2)啟動所述水泥攪拌樁機,利用所述錐型籠式鉆頭進行鉆孔至設計孔深; (3)—次清孔; (4)放置超前錨管和注漿管,將所述注漿管放至所述超前錨管底部; (5)二次清孔; (6)投放碎石并灌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直至所述超前錨管上部流出新鮮漿液; (7)根據所述超前錨管內的漿液沉降情況進行適當補漿,補漿完成后拔起注漿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在鉆孔時通過泵體帶水或帶水泥漿進行鉆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超前錨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在鉆孔過程中摻入適量泥粉或水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良斌,
申請(專利權)人:吳良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