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為水工結構領域,涉及一種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墻頂大變形防滲止水。本專利技術還涉及這種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興建在深覆蓋層(覆蓋層厚度大于30m)基礎上的水閘,當基礎防滲采用混凝土防滲墻時,由于水閘施工和運行過程中載荷的作用,水閘基礎必然會產生較大的豎直和水平變形,因此防滲墻頂部與水閘底部之間須采用適應大變形的止水結構,使水閘的荷載盡量不傳或少傳到混凝土防滲墻頂上,以免影響防滲墻與水閘底部的連接安全。這種興建在深覆蓋層(覆蓋層厚度大于30m)基礎上的水閘底板與防滲墻頂之間大變形(豎直達6cm,水平達2cm)防滲止水結構沒有可以直接采用的經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
技術介紹
的不足之處,研究開發出一種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它主要解決深覆蓋層基礎水閘底板混凝土發生較大豎直和水平變形(豎直達6cm,水平達2cm)而防滲墻頂變形較小時,閘底板與防滲墻頂之間的連接安全問題。要求連接部位能適應大變形、不漏水,且不會使水閘荷載傳遞到防滲墻頂,防止防滲墻發生破壞。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的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本專利技術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其特征在于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與槽孔澆筑防滲墻之間的接觸面涂有無機界面膠,并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與槽孔澆筑防滲墻之間有植筋連接,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的兩側設有止水片,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頂部與兩側空腔內采用聚乙烯閉孔泡沫板填充;在所述立模現澆混凝土 ...
【技術保護點】
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其特征在于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與槽孔澆筑防滲墻(1)之間的接觸面涂有無機界面膠(10),并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與槽孔澆筑防滲墻之間有植筋連接(12),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兩側設有止水片,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頂部與兩側空腔內采用聚乙烯閉孔泡沫板(5)填充;在所述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一側設有塑料止水片(6),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另一側設有銅止水片(7),所述聚乙烯閉孔泡沫板的壓縮彈性模量為2.4±5MPa,所述采用聚乙烯閉孔泡沫板填充的墻頂空腔高度為30cm,兩側空腔寬度為10cm。
【技術特征摘要】
1.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其特征在于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與槽孔澆筑防滲墻(I)之間的接觸面涂有無機界面膠(10),并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與槽孔澆筑防滲墻之間有植筋連接(12),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兩側設有止水片,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頂部與兩側空腔內采用聚乙烯閉孔泡沫板(5)填充;在所述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一側設有塑料止水片(6),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的另一側設有銅止水片(7),所述聚乙烯閉孔泡沫板的壓縮彈性模量為2. 4±5MPa,所述采用聚乙烯閉孔泡沫板填充的墻頂空腔高度為30cm,兩側空腔寬度為10c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止水片(6)的中部位于聚乙烯閉孔泡沫板(5)內,塑料止水片(6)的一端位于水閘底板混凝土(3)內,塑料止水片(6)的另一端固定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內。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水,其特征在于所述銅止水片(7 )的中部填充有聚氯乙烯膠泥(8 ),銅止水片(7 )的一端固定在水閘底板混凝 土(3)內,銅止水片(7)的另一端固定在立模現澆混凝土防滲墻(2)中。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閘底部深覆蓋層基礎防滲墻頂大變形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大水,彭琦,陳振華,秦明海,葉俊榮,位敏,陳朝旭,趙寧瓊,
申請(專利權)人: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