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土木工程及建筑。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防震設施是液體阻尼設備以及摩擦耗能裝置,而前者居多。液體阻尼設備多為高層建筑頂部的水箱,利用水體頻率等于或接近地震波頻率,使得水體運動方向總是和地震波方向相反,進而利用水體的慣性カ抵消地震產生的力,達到防震效果,同時水體運動摩擦耗能,也能起到減震的效果。但考慮到這樣的設備只設置在最高層,對下層以及地基保護效果不好,而且考慮到分散減震效果更佳,所以本專利技術利用了分布式抗震并配套設計了防震磚。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防震設備對下層以及地基保護效果不好的問題,本專利采用了分布式防震設置。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是采用砌塊形式,砌塊長390_,寬190_,高190mm,或其它數據尺寸;四角采用半圓形凹槽形式,半徑為40mm,或其它數據尺寸;用于砌塊之間的耦合,加固砌體結構。在砌體中間存在ー個橢圓柱型空心,底部為密封狀態,在砌體兩端各有三個小孔,用于連接上下砌體,使之更加牢固;而空心位置用于放置半飽滿水袋,水袋的存在可以防止水體深入到砌體中,半飽滿是為了能夠是水能夠在砌體中運動,產生慣性カ以及消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使防震效果分布到每層中去,進而對地基沉陷能起到一定的抵抗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砌體ニ面投影圖;圖2是墻體俯視圖;圖3是磚體效果圖。具體實施例方式 首先將裝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橢圓截面柱體空心中,然后將砌體堆砌起來,堆砌時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體中的水袋上,其中水袋形式多種,不一一贅述;然后可以看到砌塊之間形成半圓型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混凝土,使其滑入其中,凝結后使得墻體的砌塊之間整體性更強,六個小孔也能達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TLD抗震設計的磚體或砌塊。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利用TLD抗震設計的磚體或砌塊。2.通過設置一定水袋的形式,通過TLD抗震設計達到抗震的目的的一種磚體或砌塊。3.將裝有一定量的水袋放入橢圓截面柱體空心中,然后將砌體堆砌起來,堆砌時防止混凝土深入到空心體中的水袋上;然后可以看到砌塊之間形成半圓型凹槽,在凹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