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 用新型屬于一種果樹高紡錘形栽培結構,這種結構同時具備架式栽培和防雹、防鳥、防霜等多功能作用。
技術介紹
傳統果樹栽培多采用無架式栽培,常用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開心形等樹形,這些樹形由于樹體高大易導致光能利用率低、優質果比率少、管理費工費時、不利于機械化操作和缺少防災功能等。高紡錘樹形以樹體高、冠幅小、樹冠內光照分布均勻、光能利用率高、修剪簡單、樹體管理方便、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受到人們重視。但是,常規的高紡錘栽培樹形僅利用架材把樹干固定,沒有將果樹架式栽培與防災(防鳥、防雹、防霜等)功能相結合,不僅浪費了架材,在冰雹和霜凍到來時常導致全年無收;另外,鳥類大量啄食果實給露地栽培的果樹造成很大的危害,結果園果實每年損失30%左右。專利技術一種適于果樹高紡錘形的防雹、防鳥、防霜栽培結構,對提高果園經濟效益、減少自然災害損失等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果樹高紡錘樹形架式栽培與果園防雹、防鳥和防霜等相結合的技術問題。生產中果樹栽培樹形多以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開心形為主,高紡錘栽培樹形僅利用架材把樹干固定,缺乏果樹高紡錘架式栽培與防雹、防鳥、防霜等多功能結合,通過設立支架扶直中干,架設防雹、防鳥網,配置迷霧防霜系統,實現其架式的多功能性,達到提高果實產量品質、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抵御自然災害、便于機械操作、降低用工成本等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果樹高紡錘形防雹、防鳥、防霜栽培結構架桿地上高度為5. O米,架桿間距30 35米;架桿第一道連接絲距地面80厘米,連接絲間距為60厘米,最上面的連接絲間距為80厘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果樹高紡錘形防雹、防鳥、防霜栽培結構,其特征在于:架桿地上高度為5.0米,架桿間距30~35米;架桿第一道連接絲距地面80厘米,連接絲間距為60厘米,最上面的連接絲間距為80厘米;在架桿的最上面一道連接絲上安裝迷霧防霜裝置;在架桿的最上部垂直樹的行向拉一道連接絲,連接絲上面鋪蓋防雹、防鳥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果樹高紡錘形防雹、防鳥、防霜栽培結構,其特征在于架桿地上高度為5. O米,架桿間距30 35米;架桿第一道連接絲距地面80厘米,連接絲間距為60厘米,最上面的連接絲間距為80厘米;在架桿的最上面一道連接絲上安裝迷霧防霜裝置;在架桿的最上部垂直樹的行向拉一道連接絲,連接絲上面鋪蓋防雹、防鳥網。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果樹高紡錘形防雹、防鳥、防霜栽培結構,其特征在于架桿可使用鍍鋅管、方形或圓形水泥柱、木樁材料,直徑55 80毫米;立桿可使用高度3. 5 4. O米、直徑20 30毫米的鍍鋅管、竹竿或圓形木棍材料;連接絲采用直徑3 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欽平,張強,劉松忠,王小偉,劉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