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它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3),所述轉輪上間隔設置有開口槽或沉孔槽(1),在開口槽內設置有可擺動或在沉孔槽內設置有可移動的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外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成型塊隨兩相對轉輪旋轉的同時能通過相互張開和組合來制造球體,適用于軟性材料,特別是適用濕態的粉狀料來制造球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緊湊、制造維護方便,而且球體制造生產效率高,球體制造成本低,作業場地無粉塵,有利于環境保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一種球體成型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
技術介紹
球體成型的加工裝置有很多,有的用銑、車機床加工球體,有的用鑄造模型加工球體,有的用壓射加工球體,還有用拋射冷卻加工球體等。比如,通過燒結或固化用粉料成型的小型球坯(直徑在15毫米以下),大都采用搪粒機制造,而用粉料或塑性材料加工的中大型球體(直徑在15毫米以上)大都采用液壓擠壓制造,采用液壓擠壓成型加工球體,一是液壓設備費用較大,二是模具結構較復雜且材質要求較高,球體制造成本較高;再是利用粉料擠壓加工球體材料浪費大、生產場地粉塵多,環境污染,對人體產生損害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大中型球體制造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大中型球體不僅制造效率高、而且制造成本低的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所述轉輪上間隔設置有開口槽或沉孔槽,在開口槽內設置有可擺動或在沉孔槽內設置有可移動的成型塊,所述成型塊外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本技術技術方案具體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成型塊內端活動固定在轉輪上的開口槽內,使成型塊在隨轉輪旋轉的同時可同步上下擺動,從而使兩成型塊外端面在隨轉輪旋轉過程中能對稱向上傾斜張開進料、水平組合對料進行擠壓成型和向下對稱傾斜打開下球;另一種是成型塊活動設置有沉孔槽內,使成型塊在隨轉輪旋轉的同時可同步伸縮移動,從而使兩成型塊外端面在隨轉輪旋轉過程中能對稱向上傾斜張開進料、水平組合對料進行擠壓成型和向下對稱傾斜打開下球。本技術成型塊外端隨兩相對轉輪旋轉的同時能通過相互張開和組合來制造球體,適用于軟性材料,特別是適用濕態的粉狀料來制造球體。本技術不僅結構緊湊、制造維護方便,且球體制造生產效率高,球體制造成本低,作業地無粉塵,有利于環境保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種方案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兩成型塊向上張開進料的示意圖,圖4是兩成型塊向下張開下料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第二種方案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在圖中,I、開口槽或沉孔槽2、彈簧3、轉輪4、料斗5、成型塊6、銷軸7、轉軸8、濕料9、球體。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在圖I、圖2、圖3和圖4中,先將粉料制成濕料(具有一定粘性),濕料通過計量器定量加入到成型塊內。所述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3 (左邊轉輪順時旋轉、右邊轉輪逆時旋轉),轉輪用轉軸7設置在機架上,轉軸由電機帶動,所述每只轉輪上間隔設置有三只開口槽1,所述開口槽橫截面呈梯形,在開口槽內均設置有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呈長方體形,成型塊內端用銷軸6和彈簧2與轉輪相連,成型塊外端呈懸臂狀、在該懸臂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通過電器控制使兩轉輪相對同步轉動,在彈簧作用下,成型塊靠近開口槽一側面,當成型塊隨轉輪旋轉到料斗位置時,由于成型塊外端(帶凹槽一端)下部相互向下擠壓、彈簧被拉伸,使該端上部相互張開可形成一個球狀的空腔(如圖3所示),此時,料斗4計量下料,濕料8進入兩成型塊凹槽所形成的球形空腔內,成型塊繼續隨轉輪旋轉到水平位置時,兩成型塊組合形成一體,在形成一體中將濕料擠壓成球體9 (如圖I所示),成型塊繼續隨轉輪旋轉,彈簧繼續拉伸,兩成型塊外端下部打開,成型的球體自由下落(如圖4所示)并通過機械手接球后輸送到皮帶動輸機上。下球后,成型塊在彈簧作用下自動恢復到原位并隨轉輪繼續旋轉工作,從而可不斷完成球體的制造。成型塊也設置成四塊、五塊、六塊等。 實施例2,在圖5中,實施例2所述的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除下述部份與實施例I結構不同外,其它結構和工作過程與實施例I相同。結構不同之處是所述每只轉輪上間隔設置有三只沉孔槽1,所述沉孔槽為深孔,在沉孔槽內均設置有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呈圓柱體形,所述成型塊內端用彈簧2和滑動配合與轉輪相連,即成型塊與沉孔槽呈滑動配合,成型塊內端用彈簧2連接在轉輪上,成型塊外端呈懸臂狀、在該懸臂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當成型塊相互靠攏擠壓時,成型塊相互伸縮移動并在轉輪之間組合成一體。權利要求1.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它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3),其特征是所述轉輪上間隔設置有開口槽或沉孔槽(I),在開口槽內設置有可擺動或在沉孔槽內設置有可移動的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外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其特征是所述成型塊(5)內端用銷軸(6)和彈簧(2)與轉輪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其特征是所述成型塊(5)內端用彈簧(2)和滑動配合與轉輪相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它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3),所述轉輪上間隔設置有開口槽或沉孔槽(1),在開口槽內設置有可擺動或在沉孔槽內設置有可移動的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外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本技術成型塊隨兩相對轉輪旋轉的同時能通過相互張開和組合來制造球體,適用于軟性材料,特別是適用濕態的粉狀料來制造球體。本技術不僅結構緊湊、制造維護方便,而且球體制造生產效率高,球體制造成本低,作業場地無粉塵,有利于環境保護。文檔編號B30B11/22GK202623338SQ20122026827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李日滬 申請人:李日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對轉擠壓成型制球機,它包括兩相對旋轉的轉輪(3),其特征是:所述轉輪上間隔設置有開口槽或沉孔槽(1),在開口槽內設置有可擺動或在沉孔槽內設置有可移動的成型塊(5),所述成型塊外端面上設置有半球形的凹槽,所述成型塊在轉輪之間可組合成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日滬,
申請(專利權)人:李日滬,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