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式隔熱膜,包括耐熱塑料薄膜、樹脂保護層、壓敏膠層、紫外線吸收層、變色層、隔熱層和離型底材層,所述耐熱塑料薄膜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側,所述紫外線吸收層覆合于變色層的一側,隔熱層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的一側,所述隔熱層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所述壓敏膠層的另一側粘貼于離型底材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加工簡單,可隔絕室內或車內的溫度不易受室外溫度的影響,降低紫外線照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裝飾用品標簽領域,提供一種復合式環保型防爆隔熱膜。
技術介紹
現在的建筑大樓不再像以前一樣,整個外墻是用磚塊水泥鋪住,而只留有窗戶的大小是有光線照射進來的。為了使大樓的采光性好,在建造時采用玻璃帷幕當外墻。采光性好的背后,問題也跟著來,玻璃遮不住陽光的直接照射,相對的也讓紅外線和紫外線也一并照射進來,所以對于在大樓里辦公的人們無疑是全天候的傷害。紫外線是一種波長在人眼可見光以外的光線,主要的影響是當直接照射在人們身上時,人的皮膚內會引發自由基的生成,進而有可能引起人體的細胞病變。紅外線也是一種波長在人眼可見光以外的光線,主要的影響是當玻璃帷幕大樓被照射時會有加熱現象,會造成室內溫度升高,汽車車內也是一樣。室內或車內為了降溫就必需消耗大量的電源能源,啟動空調來降低溫度。當初為 了采光性好,可降低開電燈時的能源損耗,卻變成另一種更大能源損耗的問題產生。玻璃的材質好壞是無法立竿見影式的立即可見。而大樓以玻璃為墻的風險是玻璃有可能因碰撞造成的缺口或溫度冷熱變化造成玻璃的熱脹冷縮,都有可能使玻璃產生爆裂現象,進而使周遭的人們得到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加工簡單、隔熱性好的復合式隔熱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包括耐熱塑料薄膜、樹脂保護層、壓敏膠層、紫外線吸收層、變色層、隔熱層和離型底材層,所述耐熱塑料薄膜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偵牝所述紫外線吸收層覆合于變色層的一側,隔熱層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的一側,所述隔熱層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所述壓敏膠層的另一側覆合于離型底材層。所述耐熱塑料薄膜厚度為0. 05^0. 25mm。所述樹脂保護層厚度為0. f 10um。所述壓敏膠層厚度為5 50um。所述紫外線吸收層厚度為l(T200nm。所述變色層厚度為l(T200nm。所述隔熱層厚度為l(T200nm。所述離型底材層厚度為0. 025 0. 200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耐熱塑料薄膜,可防止玻璃爆裂,且隔絕室內或車內溫度不受室外溫度的影響。變色層可調節室內光線。樹脂保護層,具有抗污、耐刮、抑制霉菌及防止霧氣凝結。壓敏膠層,在覆合于玻璃時,容易加工操作,在覆合24小時后,不會因玻璃熱脹冷縮而脫落或生成氣泡。紫外線吸收層,隔絕大量的紫外線不被穿透玻璃照進室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復合式隔熱膜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I所示,復合式隔熱膜,包括耐熱塑料薄膜I、樹脂保護層2、壓敏膠層3、紫外線吸收層4、變色層5、離型底材層7和隔熱層6,在耐熱塑料薄膜I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2,耐熱塑料薄膜I厚度為0. 05、. 25mm,樹脂保護層2厚度為0. f 10um。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側,所述紫外線吸收層4覆合于變色層5的一側,紫外線吸收層4厚度為l(T200nm,變色層5厚度為l(T200nm。隔熱層6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4的一側,所述隔熱層6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層3,隔熱層6厚度為l(T200nm,壓敏膠層3厚度為5 50um。壓 敏膠層3的另一側粘貼于離型底材層7,離型底材層7為具有離型效果的膜類或紙類,離型底材層7厚度為0. 025 0. 200mm。耐熱塑料薄膜I為透明膜類,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尺寸穩定性及抗收縮性,可承受玻璃爆裂時的沖擊。覆合的硬化樹脂保護層2為多功能性硬化樹脂有抗污、耐刮、防眩、抑制霉菌及防止霧氣凝結。覆合的變色層5、紫外線吸收層4、隔熱層6為金屬和金屬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存性,不易與氧化作用,而失去應有的作用。壓敏膠層3為壓克力油膠,對玻璃或透明塑料的表面皆有良好的粘貼作用,附著牢固不易脫落,同時也封裝保護變色層、紫外線吸收層、隔熱層的作用。本技術結構中耐熱塑料薄膜I、樹脂保護層2、壓敏膠層3、紫外線吸收層4、變色層5、隔熱層6,都經過改性處理,皆提高其原有的功用。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復合式隔熱膜,包括耐熱塑料薄膜、樹脂保護層、壓敏膠層、紫外線吸收層、變色層、隔熱層和離型底材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塑料薄膜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側,所述紫外線吸收層覆合于變色層的一側,隔熱層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的一側,所述隔熱層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所述壓敏膠層的另一側粘貼于離型底材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塑料薄膜厚度為0. 05^0. 25m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保護層厚度為0.l 10u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層厚度為5 50um。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線吸收層厚度為10 200nm。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變色層厚度為l(T200nm。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厚度為l(T200nm。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隔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型底材層厚度為·0.025^0. 20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式隔熱膜,包括耐熱塑料薄膜、樹脂保護層、壓敏膠層、紫外線吸收層、變色層、隔熱層和離型底材層,所述耐熱塑料薄膜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側,所述紫外線吸收層覆合于變色層的一側,隔熱層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的一側,所述隔熱層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所述壓敏膠層的另一側粘貼于離型底材層。本技術具有加工簡單,可隔絕室內或車內的溫度不易受室外溫度的影響,降低紫外線照射。文檔編號B32B27/06GK202623445SQ2012201946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專利技術者陳世岳 申請人:中山金利寶膠粘制品有限公司, 溧陽金利寶膠粘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復合式隔熱膜,包括耐熱塑料薄膜、樹脂保護層、壓敏膠層、紫外線吸收層、變色層、隔熱層和離型底材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塑料薄膜的一側覆合有樹脂保護層,變色層覆合于耐熱塑料薄膜的另一側,所述紫外線吸收層覆合于變色層的一側,隔熱層覆合于紫外線吸收層的一側,所述隔熱層另一側覆合有壓敏膠,所述壓敏膠層的另一側粘貼于離型底材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世岳,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金利寶膠粘制品有限公司,溧陽金利寶膠粘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