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包括上蓋體、下蓋體、固定板、鉸鏈結構、壓鈕、壓塊和凸邊;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鉸鏈結構進行連接;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容置槽底面上均設有一個可移動的壓塊,且其與膜的大小相同;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且壓鈕與壓塊相連,起控制壓塊移動的作用;容置槽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且該凹槽與容置槽貫通;下蓋體的凹槽內還設有固定板;上蓋體和下蓋體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凸邊,且凸邊與保護片的大小相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的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在貼膜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工接觸到保護片,保證了保護片上不會有手印痕的存在,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裝置,尤其是ー種用于顯示屏上的保護片的貼膜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手機、電腦燈數碼產品在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些電子產品的顯示屏上都會設有保護片,保護片是用來對屏幕進行保護的,由于屏幕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經常使用的話容易沾上灰塵和水汽,如果不加上保護片就會直接對顯示屏造損傷,加上保護片以后可以很有效的對屏幕進行保護。在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對要保護片進行兩面的貼膜保護,因為很多保 護片都是透明的玻璃制品,而操作人員的手都是有溫度的,一旦接觸到保護片,就會在上面留下手印痕,這個時候再貼上膜的話,就會影響產品的美觀,還可能由于在貼膜的過程中會有異物落到到保護片與膜之間,導致顯示屏看不清楚,降低了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解決了在貼膜過程由于多次的用手接觸保護片可能會導致保護片上會有手印痕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包括上蓋體、下蓋體、固定板、鉸鏈結構、壓鈕、壓塊和凸邊;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鉸鏈結構進行連接;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面上均設有ー個可移動的壓塊,且其與膜的大小相同;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且壓鈕與壓塊相連,起控制壓塊移動的作用;所述容置槽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且該凹槽與容置槽貫通;所述下蓋體的凹槽內還設有固定板;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凸邊,且凸邊與保護片的大小相同。優選的,所述上蓋體的凹槽上設有旋轉軸,且旋轉軸上設有可繞旋轉軸旋轉的旋轉片。優選的,所述旋轉片為長方形,且長度比凹槽的長度小。優選的,所述固定板為長方形,且固定板兩邊都穿出下蓋體。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方案的ー種方便貼膜的裝置,通過把保護片直接放在裝置中進行貼膜,而且在貼膜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工接觸到保護片,這樣可以保證保護片上不會有手印痕且保護片與膜之間不會有異物存在,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ー步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方便貼膜的裝置的結構分解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方便貼膜的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其中1、上蓋體;2、下蓋體;3、旋轉軸;4、旋轉片;5、鉸鏈結構;6、固定板;7、凸邊;8、膜;9、保護片;10、卡ロ ;11、壓塊;12、壓鈕;13、容置槽;14、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附附圖說明圖1-2為本技術所述的ー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包括上蓋體I、下蓋體2、固定板6、鉸鏈結構5、壓鈕12、壓塊11和凸邊7 ;所述上蓋體I和下蓋體2通過鉸鏈結構5進行連接;所述上蓋體I和下蓋體2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13 ;所述容置槽13底面上均設有ー個可移動的壓塊11,且其與膜8的大小相同;所述上蓋體I和下蓋體2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12,且壓鈕12與壓塊11相連,起控制壓塊11移動的作用;所述容置槽13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14,且該凹槽14與容置槽13貫通;所述下蓋體2的凹槽14內還設有固定板6 ;所述上蓋體I和下蓋體2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ロ 10和凸邊7,且凸邊7 與保護片9的大小相同;所述上蓋體I的凹槽14上設有旋轉軸3,且旋轉軸3上設有可繞旋轉軸3旋轉的旋轉片4 ;所述旋轉片4為長方形,且長度比凹槽14的長度小;所述固定板6為長方形,且固定板6兩邊都穿出下蓋體2。 當保護片開始貼膜的時候,首先把兩塊膜分別放入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壓塊上,接著把保護片放到固定板上,通過下蓋體上的凸邊把保護片固定住,上蓋體壓塊中的膜通過上蓋體兩側的旋轉片固定住,然后把上蓋體和下蓋體合攏,讓下蓋體中的凸邊和上蓋體的卡ロ相吻合,轉動上蓋體兩側的旋轉片,使其返回到凹槽中,接著通過上蓋體上的調節按鈕把壓板往下壓來完成對保護片的貼膜,把上蓋體和下蓋體顛倒位置,然后把固定板抽開,通過下蓋體上的調節按鈕來推動壓塊把膜貼到保護片的另一面。本技術的ー種方便貼膜的裝置,直接把保護片固定在裝置中進行貼膜,且不需要人工來接觸進行多次貼膜,避免了對保護片的直接接觸,保證了保護片上不會有手印痕的出現,提聞了廣品的質量和生廣效率。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ー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體、下蓋體、固定板、鉸鏈結構、壓鈕、壓塊和凸邊;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鉸鏈結構進行連接;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面上均設有ー個可移動的壓塊,且其與膜的大小相同;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且壓鈕與壓塊相連,起控制壓塊移動的作用;所述容置槽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且該凹槽與容置槽貫通;所述下蓋體的凹槽內還設有固定板;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凸邊,且凸邊與保護片的大小相同。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貼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體的凹槽上設有旋轉軸,且旋轉軸上設有可繞旋轉軸旋轉的旋轉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貼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片為長方形,且長度比凹槽的長度小。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貼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為長方形,且固定板兩邊都穿出下蓋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包括上蓋體、下蓋體、固定板、鉸鏈結構、壓鈕、壓塊和凸邊;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鉸鏈結構進行連接;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容置槽底面上均設有一個可移動的壓塊,且其與膜的大小相同;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且壓鈕與壓塊相連,起控制壓塊移動的作用;容置槽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且該凹槽與容置槽貫通;下蓋體的凹槽內還設有固定板;上蓋體和下蓋體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凸邊,且凸邊與保護片的大小相同。本技術方案的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在貼膜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工接觸到保護片,保證了保護片上不會有手印痕的存在,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文檔編號B65B33/02GK202624690SQ20122010657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專利技術者劉光華 申請人:蘇州市福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便貼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體、下蓋體、固定板、鉸鏈結構、壓鈕、壓塊和凸邊;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鉸鏈結構進行連接;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中心上均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面上均設有一個可移動的壓塊,且其與膜的大小相同;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的上端面均設有壓鈕,且壓鈕與壓塊相連,起控制壓塊移動的作用;所述容置槽下端面的兩側均開有對稱的兩凹槽,且該凹槽與容置槽貫通;所述下蓋體的凹槽內還設有固定板;所述上蓋體和下蓋體上,還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凸邊,且凸邊與保護片的大小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光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福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