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陳先進專利>正文

    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141840 閱讀: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4:26
    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可實現(xiàn)地埋式垃圾站的模塊化安裝,能夠自動引導投放者傾倒垃圾,而且安全性能高。它包括垃圾艙體(1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和地坑(4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安裝固定于地坑(40)內壁兩側,垃圾艙體(10)安裝于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的上部。所述垃圾艙體(10)的頂部設置與地表面齊平的垃圾艙平面頂板,并在垃圾艙體(10)垃圾投口下部懸置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該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與垃圾艙平面頂板連接。所述地坑(40)內在接近近地表高度處設置有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30)。(*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專利屬于垃圾中轉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全智能地埋式垃圾處理或儲存裝置。
    技術介紹
    節(jié)能、環(huán)保、經濟、實用一直是現(xiàn)代城市在處理垃圾過程中追求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受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現(xiàn)代城市垃圾處理中的環(huán)保問題一直較為嚴峻,在消毒除臭、蚊蠅、蟲害及病菌傳染等問題方面尤為突出。因此,研究開發(fā)一種能同時適應現(xiàn)代城市建設、節(jié)能、環(huán)保、經濟、實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就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深遠的社會影響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現(xiàn)有垃圾處理裝置有多種形式,如在專利號為ZL200620034277. 7的技術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地埋式下開口自帶自動裝卸壓縮液壓垃圾中轉庫,該垃圾中轉庫將垃圾箱體埋于地下,在中轉時通過液壓系統(tǒng)對箱體進行升降、裝卸,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處理垃圾環(huán)保的要求。但是,該垃圾中轉庫在垃圾箱體的升降過程中無特殊的保護裝置,其安全性全耐于液壓系統(tǒng),一旦液壓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箱體可能直接墜落砸傷人、車等,其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該裝置在容積率、除臭、消毒等方面也未有涉及;在專利號為ZL20092017039. 4的技術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雙動力自循環(huán)厭氧處理城市垃圾系統(tǒng)裝置,該裝置利用一個發(fā)酵池及其輔助設備實現(xiàn)對城市垃圾的處理,雖然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自循環(huán)內動力強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受經濟成本的制約,此裝置并不適用于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在專利號為ZL20092006558. 5的技術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壓縮式垃圾站,該垃圾站雖然具有容量大、功能多等特點,但卻具有造價高、占地面積大、設備維修不方便,保護裝置不到位等缺點,其市場應用也因受到造價高等缺點的限制而較難推廣;在專利號為ZL20082006901. 8的技術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全封閉分類式智能環(huán)保垃圾轉運設備,該轉運設備雖然具有分類處理垃圾的特點,但是該設備卻具有占地面積大、成本高、無限速保護裝置等缺點,難以推廣應用。此外,為實現(xiàn)城市垃圾處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問題,一些科技工作者還提出了諸如“環(huán)保型地下垃圾桶專利號ZL200920008428”,“環(huán)保無臭垃圾中轉站專利號ZL200920243662”,“一種垃圾壓縮機專利號ZL201020121023”,這些裝置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分別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些裝置不是存在結構復雜、造價高、大面積推廣難等缺點,就是具有功能單一、應用前景不好很難適應現(xiàn)代城市大批量垃圾處理的缺點等。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可實現(xiàn)地埋式垃圾站的模塊化安裝,能夠自動引導投放者傾倒垃圾,而且安全性能高。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的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包括垃圾艙體、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和地坑,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安裝固定于地坑內壁兩側,垃圾艙體安裝于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的上部,其特征是所述垃圾艙體的頂部設置與地表面齊平的垃圾艙平面頂板,并在垃圾艙體垃圾投口下部懸置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該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與垃圾艙平面頂板連接;所述地坑內在接近近地表高度處設置有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垃圾艙體、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三個主要傳動系統(tǒng)均相互獨立,易于加工制造和更換,實現(xiàn)了地埋式垃圾站的模塊化安裝;垃圾艙體上設有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全智能式功能;機械連桿底艙開門機構打開和關閉簡單可靠,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現(xiàn)有垃圾艙體的容量;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可以自由調整活動板,使得垃圾站可以適應各種型號不同軸距的垃圾車,垃圾站具備更強的通用性。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綜合了多種功能的垃圾處理裝置,能夠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城市垃圾處理中轉站。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十四幅附圖圖I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垃圾艙體升起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垃圾艙體降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垃圾艙體升起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垃圾艙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沿圖4中B-B線的剖面圖;圖6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垃圾艙體壓縮機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垃圾艙體機械連桿底艙開門機構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垃圾艙體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升起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安全銷孔位置示意圖和限速器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組裝示意圖;圖12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安全銷安裝方式與傳動方式示意圖;圖13為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安全銷安裝方式與傳動方式示意圖;圖14本技術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中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垃圾艙體10、壓縮擋板I la、拉桿lib、壓縮機12、偏心輪14、機械連桿底艙開門機構15、升降連桿15a、連接桿15b、滑槽15c、吊桿15d、開門拉桿15e、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直流電機模塊16a、接近覺探測器16d、智能控制系統(tǒng)、同步帶傳動系統(tǒng)16b、傳動滑輪16c、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安全限速系統(tǒng)20b、并排升降機構20c、連接繩索21、全自主安全銷彈出系統(tǒng)22、滑輪24b、連接件25、傳動方鋼26、傳動方鋼孔27、凸輪28b、驅動舵機28c、速度傳感器28d、套筒29a、連接方鋼29b、連接架29c、驅動裝置29d、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30、活動板31、導軌32、長推桿33、升降連桿34、偏心輪35、夾桿36、轉動桿37、短推桿38、承重三腳架39、地坑40、安全鉗41、繩索42、支架43、限速滑輪系4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照圖I、圖2和圖3,本技術的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包括垃圾艙體1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和地坑4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安裝固定于地坑40內壁兩側,垃圾艙體10安裝于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的上部,其特征是所述垃圾艙體10的頂部設置與地表面齊平的垃圾艙平面頂板,并在垃圾艙體10垃圾投口下部懸置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該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與垃圾艙平面頂板連接。所述地坑40內在接近近地表高度處設置有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30。垃圾艙體1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30三個主要傳動系統(tǒng)均相互獨立,易于加工制造和更換,實現(xiàn)了地埋式垃圾站的模塊化安裝。參照圖8,所述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包括直流電機模塊16a、接近覺探測器16d、智能控制器、同步帶傳動系統(tǒng)16b、傳動滑輪16c、吊架模塊和導軌,直流電機模塊16a、接近覺探測器16d分別固定設置在導軌一端。同步帶傳動系統(tǒng)16b設置在直流電機模塊16a與接近覺探測器16d之間,懸置在導軌內側。傳動滑輪16c懸置在所述同步帶傳動系統(tǒng)16b上,所述吊架模塊與傳動滑輪16c固連,垃圾艙平面頂板與吊架模塊連接;智能控制器接受接近覺探測器16d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全智能地埋式垃圾中轉庫,包括垃圾艙體(1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和地坑(40),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安裝固定于地坑(40)內壁兩側,垃圾艙體(10)安裝于滑輪系統(tǒng)升降機構(20)的上部,其特征是:所述垃圾艙體(10)的頂部設置與地表面齊平的垃圾艙平面頂板,并在垃圾艙體(10)垃圾投口下部懸置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該全自主投料蓋系統(tǒng)(16)與垃圾艙平面頂板連接;所述地坑(40)內在接近近地表高度處設置有機械適應車輪軸距并聯(lián)調整系統(tǒng)(3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先進
    申請(專利權)人:陳先進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mv|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无码V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