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
,具體地說是ー種用于料盤與滾輪連接的夾緊套管。
技術介紹
現有的鏈板式輸送機料盤與滾輪的可拆卸連接方式較為復雜,拆裝、更換不方便。在エ況下,料盤的震動容易使得滾輪松脫。滾輪磨損后,更換滾輪的時間長,設備停機時間長,從而影響整條生產線的運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可拆卸連接方式較為復雜且易脫落的不足,本技術提供ー種用于料盤與滾輪連接的夾緊套管。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用于料盤與滾輪連接的夾緊套管,套管本體的前壁和后壁分別對稱設有前芯軸孔和后軸心孔;前芯軸孔的下方設有貫通套管本體的底部的前縫,后芯軸孔的下方設有貫通套管本體的底部的后縫;前縫和后縫為豎直方向且前縫、后縫的上端分別和前芯軸孔、后芯軸孔貫通;套管本體的左壁和右壁分別對稱設有左螺桿插孔和右螺桿插孔。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簡化了拆裝滾輪的步驟,明顯縮短更換滾輪導致的設備停機時間;可以在惡劣的エ況下使滾輪芯軸不松脫;整個連接結構緊湊且占用空間少;夾緊管套可以單獨加工,精度容易保證。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右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仰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狀態圖。參見圖I, I為套管本體,2為前芯軸孔,3為左螺桿插孔,4為右螺桿插孔,5為前縫。參見圖2,6為后心軸孔。參見圖3,7為后縫。參見圖4,8為料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說明。本技術的套管本體I的前壁和后壁分別對稱設有前芯軸孔2和后軸心孔6,前芯軸孔2和后軸心孔6分別用于連接滾輪芯軸。自然狀態下滾輪芯軸和前芯軸孔2、后芯軸孔6采用間隙配合。套管本體I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料盤與滾輪連接的夾緊套管,包括套管本體(1)、前芯軸孔(2)、左螺桿插孔(3)、右螺桿插孔(4)、前縫(5)、后芯軸孔(6)、后縫(7),其特征在于:套管本體(1)的前壁和后壁分別對稱設有前芯軸孔(2)和后軸心孔(6);前芯軸孔(2)的下方設有貫通套管本體(1)的底部的前縫(5),后芯軸孔(6)的下方設有貫通套管本體(1)的底部的后縫(7);前縫(5)和后縫(7)為豎直方向且前縫(5)、后縫(7)的上端分別和前芯軸孔(2)、后芯軸孔(6)貫通;套管本體(1)的左壁和右壁分別對稱設有左螺桿插孔(3)和右螺桿插孔(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恩龍,武慧紅,
申請(專利權)人:伯曼機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