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污水處理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142629 閱讀: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泵、鼓風機、中水水箱,設置在集水坑中的管道依次與毛發收集器、污水泵、第一手動蝶閥、第一逆止閥、第一流量計連接后通入膜生物反應器,鼓風機通過管道與曝氣器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內部設置有MBR膜組件;MBR膜組件通過管道通入中水水箱;臭氧發生器通過管道與臭氧曝氣器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運行費用相差無幾,但克服了現有技術土建需要有大量的構筑物、水處理間長、占地面積大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需的構筑物數量有限,因此在土建投資上成本大大降低;水處理效果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全自動控制,所需勞動力極少,操作管理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生活區綜合排放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的傳統工藝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英文名稱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簡稱SBR法)或其改進工藝ICEAS、CASS等,是處理較高濃度(BOD5 —般大于200mg/L)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較,SBR工藝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是工藝流程簡單,工藝系統組成勿須設污泥回流設備和二沉池,進水均勻水量較大時還可省去初沉池;其次是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運行時,一般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通過對運行方式的調節在單一的曝氣池內還能進行脫氮和除磷反應,處理出水水質優于傳統活性污泥法;通過調整SBR反應器單池的運行周期和整體的進水時序和排水時序,可以適應廢水水量和水質的波動。但對于BOD5濃度較低的優質雜排水,活性污泥不易·形成。由于活性污泥對營養物的需要,還常需設置投加營養鹽裝置;由于系統操作復雜,對自控系統要求高,自控系統投資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系統。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泵I、鼓風機2、中水水箱3,設置在集水坑4中的管道依次與毛發收集器5、污水泵I、第一手動蝶閥6、第一逆止閥7、第一流量計8連接后通入膜生物反應器9,鼓風機2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電磁閥10、第二逆止閥11、第一壓力表12連接后與設置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底部的曝氣器13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部設置有第一液位開關14和MBR膜組件15 ;MBR膜組件15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電磁閥16、第二壓力表17、自吸泵18、第二手動蝶閥19、第二流量計20連接后通入中水水箱3 ;臭氧發生器21通過管道與設置在中水水箱3內底部的臭氧曝氣器22連接;在中水水箱3內設置有第二液位開關23 ;加藥箱24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三手動蝶閥25、反洗泵26、第四手動蝶閥27、第三流量計28、第三壓力表29連接后與第二電磁閥16的進水端連接;中水水箱3的底部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手動球閥30、變頻供水泵31、第三逆止閥32、第四壓力表33連接后通往用水點;中水水箱3的與第一手動球閥30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三通37,第一三通37通過管道依次通過第二手動球閥34、第三電磁閥35后與第三手動蝶閥25的出水端連接;在連接MBR膜組件15和第二電磁閥16進水端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三通38,第二三通38通過管道與第三手動球閥39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有用于排泥的第四手動球閥40 ;在第二逆止閥11的出水端與第一壓力表12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三通41,第三三通41通過管道與第五手動蝶閥36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運行費用相差無幾,但克服了現有技術土建需要有大量的構筑物、水處理間長、占地面積大的不足,本技術所需的構筑物數量有限,因此在土建投資上成本大大降低;水處果效果好。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全自動控制,所需勞動力極少,操作管理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出具體的說明。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泵I、鼓風機2、中水水箱3,設置在集水坑4中的管道依次與毛發收集器5、污水泵I、第一手動蝶閥6、第一逆止閥7、第一流量計8連接后通入膜生物反應器9,鼓風機2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電磁閥10、第二逆止閥11、第一壓力表12連接后與設置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底部的曝氣器13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部設置有第一液位開關14和MBR膜組件15 ;MBR膜組件15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電磁閥16、第二壓力表17、自吸泵18、第二手動蝶閥19、第二流量計20連接后通入中水水箱3 ;臭氧發生器21通過管道與設置在中水水箱3內底部的臭氧曝氣器22連接;在中水水箱3內設置有第二液位開關23 ;加藥箱24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三手動蝶閥25、反洗泵26、第四手動蝶閥27、第三流量計28、第三壓力表29連接后與第二電磁閥16的進水端連接;中水水箱3的底部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手動球閥30、變頻供水泵31、第三逆止閥32、第四壓力表33連接后通往用水點;中水水箱3的與第一手動球閥30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三通37,第一三通37通過管道依次通過第二手動球閥34、第三電磁閥35后與第三手動蝶閥25的出水端連接;在連接MBR膜組件15和第二電磁閥16進水端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三通38,第二三通38通過管道與第三手動球閥39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有用于排泥的第四手動球閥40 ;在第二逆止閥11的出水端與第一壓力表12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三通41,第三三通41通過管道與第五手動蝶閥36連接。本技術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土建投資小。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法的高效結合,用膜分離技術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本技術的運用不僅能有效的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傳統工藝不可比擬的特點首先是固液分離高效穩定,其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水質良好,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節省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和過濾器;由于將傳統污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并取代了三級處理的全部工藝設施,因此可大幅減少占地面積,節省土建投資;膜生物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由于泥齡可以無限長,理論上可實現零污泥排放。權利要求1.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泵(I)、鼓風機(2)、中水水箱(3),其特征是設置在集水坑(4)中的管道依次與毛發收集器(5)、污水泵(I)、第一手動蝶閥(6)、第一逆止閥(7)、第一流量計(8)連接后通入膜生物反應器(9),鼓風機(2)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電磁閥(10)、第二逆止閥(11)、第一壓力表(12)連接后與設置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底部的曝氣器(13)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部設置有第一液位開關(14)和MBR膜組件(15) ;MBR膜組件(15)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電磁閥(16)、第二壓力表(17)、自吸泵(18)、第二手動蝶閥(19)、第二流量計(20)連接后通入中水水箱(3);臭氧發生器(21)通過管道與設置在中水水箱(3)內底部的臭氧曝氣器(22)連接;在中水水箱(3)內設置有第二液位開關(23);加藥箱(24)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三手動蝶閥(25)、反洗泵(26)、第四手動蝶閥(27)、第三流量計(28 )、第三壓力表(29 )連接后與第二電磁閥(16 )的進水端連接;中水水箱(3 )的底部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手動球閥(30)、變頻供水泵(31)、第三逆止閥(32)、第四壓力表(33)連接后通往用水點;中水水箱(3)的與第一手動球閥(30)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三通(37),第一三通(37)通過管道依次通過第二手動球閥(34)、第三電磁閥(35)后與第三手動蝶閥(25)的出水端連接;在連接MBR膜組件(15)和第二電磁閥(16)進水端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三通(38),第二三通(38)通過管道與第三手動球閥(39)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有用于排泥的第四手動球閥(40);在第二逆止閥(11)的出水端與第一壓力表(12)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三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泵(1)、鼓風機(2)、中水水箱(3),其特征是設置在集水坑(4)中的管道依次與毛發收集器(5)、污水泵(1)、第一手動蝶閥(6)、第一逆止閥(7)、第一流量計(8)連接后通入膜生物反應器(9),鼓風機(2)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電磁閥(10)、第二逆止閥(11)、第一壓力表(12)連接后與設置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底部的曝氣器(13)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內部設置有第一液位開關(14)和MBR膜組件(15);MBR膜組件(15)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二電磁閥(16)、第二壓力表(17)、自吸泵(18)、第二手動蝶閥(19)、第二流量計(20)連接后通入中水水箱(3);臭氧發生器(21)通過管道與設置在中水水箱(3)內底部的臭氧曝氣器(22)連接;在中水水箱(3)內設置有第二液位開關(23);加藥箱(24)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三手動蝶閥(25)、反洗泵(26)、第四手動蝶閥(27)、第三流量計(28)、第三壓力表(29)連接后與第二電磁閥(16)的進水端連接;中水水箱(3)的底部通過管道依次與第一手動球閥(30)、變頻供水泵(31)、第三逆止閥(32)、第四壓力表(33)連接后通往用水點;中水水箱(3)的與第一手動球閥(30)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三通(37),第一三通(37)通過管道依次通過第二手動球閥(34)、第三電磁閥(35)后與第三手動蝶閥(25)的出水端連接;在連接MBR膜組件(15)和第二電磁閥(16)進水端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三通(38),第二三通(38)通過管道與第三手動球閥(39)連接;在膜生物反應器(9)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有用于排泥的第四手動球閥(40);在第二逆止閥(11)的出水端與第一壓力表(12)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三通(41),第三三通(41)通過管道與第五手動蝶閥(3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璟,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天磁凈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相關技術
      暫無相關專利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