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固態快速滅菌微生物反應器,在罐體內部履帶式攪拌器的底部設置圓板狀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真空排氣口通過管道和真空控制閥連接抽真空裝置,在罐體內部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的下部是一個氣體腔,罐體的底壁上開有與氣體腔相通的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固態物料在攪拌的過種中通入蒸汽或冷空氣,底部采用蒸汽、冷空氣發射裝置,同時上部采用抽真空裝置,使蒸汽或冷空氣充分地穿透物料,能在30分鐘以內將物料由室溫25℃均勻提高到121℃以上,并且能在30分鐘以內由121℃以上均勻降到25℃-30℃溫度,節約了大量的能源,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微生物反應、發酵技術,具體涉及固態微生物反應器。
技術介紹
微生物反應器分為固態反應器和液態反應器,固態物料的原料大都是農副產品的下腳料以及牲畜的糞便等,如玉米棒、麩皮、秸桿、豬糞等,資源豐富,價格便宜,有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固態反應器是攪拌式固態反應器,攪拌式固態反應器在反應罐中安裝攪拌裝置,將固態物料裝入反應罐中,攪拌裝置混合攪拌,按照要求加水及其他輔料。這種攪拌式固態反應器的缺陷是由于固態物料和液態物料的最大區別在于固體物 料沒有流動性,因此,反應罐中即使有攪拌裝置,其降溫過程也較慢,物料中間部分的熱量無法傳遞出來,物料與冷媒的接觸比表面積很小,熱交換量小,影響其接種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迅速對固態物料進行加溫和冷卻的微生物反應器。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主體部分是圓筒狀的罐體,罐體上部設置減速電機,減速電機的輸出軸從罐體頂部正中間伸入罐體內腔中且固定連接履帶式攪拌器,罐體頂壁上設有均與罐體內腔相通的排氣口、頂口、真空排氣口和接種口,在罐體內部,履帶式攪拌器的底部設置圓板狀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的四周與罐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沿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的圓周方向布置有若干扇形通槽,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上還設有一個與其下部的出料口相連通的通孔,通孔處設有出料控制閥;真空排氣口通過管道和真空控制閥連接抽真空裝置,抽真空裝置上設置真空泵和真空壓力表;在罐體內部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的下部是一個氣體腔,罐體的底壁上開有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及出料口,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與氣體腔相通,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處設置進氣控制閥;罐體的內腔設置多個溫、濕度傳感器,控制器分別連接溫、濕度傳感器、抽真空裝置、減速電機及各個控制閥;所述履帶式攪拌器包括攪拌軸、槳葉和推料板,攪拌軸的頂端連接減速電機的輸出軸,攪拌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沿攪拌軸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的三塊推料板,推料板呈弧形,弧形的開口方向與攪拌軸的旋轉方向相反;推料板上部的攪拌軸上固定設置槳葉,槳葉沿攪拌軸的軸向螺旋式布置且與攪拌軸相交,自相交處至最遠處,槳葉的寬度沿徑向逐漸變寬。本技術全過程采用傳感技術及控制技術,罐體中的固態物料在攪拌的過種中通入蒸汽或冷空氣,底部采用蒸汽、冷空氣發射裝置,同時上部采用抽真空裝置,使蒸汽或冷空氣充分地穿透物料,能在30分鐘以內將物料由室溫25°C均勻提高到121°C以上,滅菌加熱時間整整縮短了 8. 5-9小時;并且能在30分鐘以內由121°C以上均勻降到可接種的250C -30°C溫度,冷卻時間縮短了 16小時;整個工作周期僅為2小時,比現有的反應器縮短了近10倍;節約了大量的能源,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俯視圖;圖3是圖I中履帶式攪拌器5的主視圖;圖4是圖3中A-A向視圖圖中1.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2.出料口 ;3.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4.罐體;5.履帶式攪拌器;6.溫度傳感器;7.控制器;8.抽真空裝置;9.減速電機;10.真空排氣口;11.接種口 ;12.頂口 ;13.氣體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主體部分是罐體4,罐體4為圓筒狀,在罐體4的上部設置減速電機9,減速電機9的輸出軸從罐體4頂部正中間伸入罐體4內腔中,減速電機9輸出軸的中心與罐體4的中心共線。在罐體4內腔中的減速電機9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履帶式攪拌器5。在罐體4的頂壁上開有均與罐體4內腔相通的排氣口(圖中未標出)、頂口 12、真空排氣口 10和接種口 11,在排氣口處設置排氣閥,頂口 12作為固態物料進口或作為觀察孔,真空排氣口 10通過管道和真空控制閥連接抽真空裝置8,抽真空裝置8上安裝真空泵和真空壓力表等。在罐體4內部,在履帶式攪拌器5的底部設置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為一圓板,其四周與罐體4的內壁緊密相連接。如圖2所示,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上開有一個通孔3-1,在該通孔3-1處安裝了出料控制閥,通過管道與其下部的出料口 2相連通,罐體4內部的物料通過該通孔3-1以及出料口 2排出。在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其余部位開有扇形通槽3-2,扇形通槽3-2沿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圓周方向布置有若干個。在罐體4內部,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下部是一個氣體腔13,在罐體4的底壁上開有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I以及出料口 2,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I處設置進氣控制閥,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I與氣體腔13相通,無菌空氣或蒸汽通過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I進入氣體腔13中,再經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上的扇形通槽3-2呈發射狀向上向罐體4內部發射。在罐體4的內腔多處設置多個溫、濕度傳感器6,溫、濕度傳感器6連接控制器7,控制器7還分別連接抽真空裝置8、減速電機9以及各個控制閥。如圖3-4所示,履帶式攪拌器5包括攪拌軸5-3、槳葉5_1和推料板5_2,攪拌軸5-3的頂端連接減速電機9的輸出軸,攪拌軸5-3的底部固定連接三塊推料板5-2,推料板5-2沿攪拌軸5-3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并且推料板5-2呈弧形,推料板5-2弧形的開口方向與攪拌軸5-3的旋轉方向相反,這樣,攪拌軸5-3旋轉帶動槳葉5-1旋轉時,可使底部的物料被弧形的推料板5-2推至罐體4的側壁四周。在推料板5-2上部的攪拌軸5-3上固定設置槳葉5-1,槳葉5-1沿攪拌軸5-3的軸向螺旋式布置,并且與攪拌軸5-3相交,自相交處至最遠處,槳葉5-1的寬度沿徑向逐漸變寬,即位于槳葉5-1與攪拌軸5-3相交處的槳葉5-1寬度最小,距離攪拌軸5-3最遠處的槳葉5-1的寬度最寬,槳葉5-1整體呈DNA單鏈型式結構。這樣,推料板5-2不僅能出料,還能將罐底部物料從中間向四周推動,協助槳葉5-1將物料進行翻動和攪動,槳葉5-1與物料接觸面成切線狀,物料在槳葉5-1的推動下,達到軸向整體攪拌的目的,而非徑向局部攪拌。本技術工作時,控制器7先控制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 I處的控制閥打開,將蒸汽從外部輸入氣體腔13內,蒸汽經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扇形通槽3-2對著罐體4內向上發射,蒸汽從罐體4頂部的排氣口排出,調整罐體4頂部的排氣閥,使罐體4內壓力達到并保持O. 11—0. 15Mpa時停止,維持時間30— 40分鐘,進行有效滅菌。將混合好的固態物料從頂口 12加入罐體4內,密封頂口 12,控制器7控制真空排氣口 10的控制閥打開,開啟抽真空裝置8,由罐體4上部抽真空,并開啟履帶式攪拌器5進行攪拌,邊攪拌邊對罐體4內抽真空7-8分鐘,當罐體4內的真空度達到-O. 9Mpa -O. 8Mpa時關閉抽真空裝置8以及控制真空排氣口 10的控制閥。通過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再次通入蒸汽,此時,履帶式攪拌器5繼續攪拌,蒸汽能穿透固體物料,使固體物料迅速加 溫。當罐體4內的真空壓力上升到+0. 08Mpa時,打開抽真空裝置8對罐體4內抽真空,使罐體4內壓力控制在I. 5Mpa左右。直至罐體4內固態物料的溫度達到121_126°C時。控制器7通過溫、濕度傳感器6檢測到固態物料的溫度達到121-126°C,控制器7控制抽真空裝置8以及履帶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態快速滅菌微生物反應器,主體部分是圓筒狀的罐體(4),罐體(4)上部設置減速電機(9),減速電機(9)的輸出軸從罐體(4)頂部正中間伸入罐體(4)內腔中且固定連接履帶式攪拌器(5),罐體(4)頂壁上設有均與罐體(4)內腔相通的排氣口、頂口(12)、真空排氣口(10)和接種口(11),其特征是:在罐體(4)內部,履帶式攪拌器(5)的底部設置圓板狀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四周與罐體(4)的內壁固定連接,沿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圓周方向布置有若干扇形通槽(3?2),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上還設有一個與其下部的出料口(2)相連通的通孔(3?1),通孔(3?1)處設有出料控制閥;真空排氣口(10)通過管道和真空控制閥連接抽真空裝置(8),抽真空裝置(8)上設置真空泵和真空壓力表;在罐體(4)內部的蒸汽和冷空氣發射裝置(3)的下部是一個氣體腔(13),罐體(4)的底壁上開有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1)及出料口(2),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1)與氣體腔(13)相通,無菌空氣進口和蒸汽進口(1)處設置進氣控制閥;罐體(4)的內腔設置多個溫、濕度傳感器(6),控制器(7)分別連接溫、濕度傳感器(6)、抽真空裝置(8)、減速電機(9)及各個控制閥;所述履帶式攪拌器(5)包括攪拌軸(5?3)、槳葉(5?1)和推料板(5?2),攪拌軸(5?3)的頂端連接減速電機(9)的輸出軸,攪拌軸(5?3)的底部固定連接沿攪拌軸(5?3)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的三塊推料板(5?2),推料板(5?2)呈弧形,弧形的開口方向與攪拌軸(5?3)的旋轉方向相反;推料板(5?2)上部的攪拌軸(5?3)上固定設置槳葉(5?1),槳葉(5?1)沿攪拌軸(5?3)的軸向螺旋式布置且與攪拌軸(5?3)相交,自相交處至最遠處,槳葉(5?1)的寬度沿徑向逐漸變寬。...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紅兵,張立平,李國,魏燕舞,吳伊光,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江工生物工程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