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包括多個扶手單元,至少有一個扶手單元包括面板與位于面板下面的底板,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與底板的上表面互相扣合,扣合處形成一個共同的平面,該平面作為基準面,面板與底板可在所述基準面上進行相對滑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扶手單元制作成底板與面板兩部分,讓面板與底板扣合,這樣各個單元聯接時,底板可聯接在一起,提供了一個安裝基準,面板在基準面上移動,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等高等截面的對準了。這樣的結構,根本不會出現面板的錯位、扭轉,避免現場補漆的麻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方便加工制造,安裝容易,外觀整齊美觀,可廣泛應用在各種樓梯安裝作業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樓梯的扶手。
技術介紹
樓房的上下兩層或多層之間必然需要樓梯進行連接,而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必須配備樓梯護欄。樓梯護欄由立柱和單體扶手組成。所謂的單體扶手是針對傳統的扶手而言,因為它是整條的完整地生產出來的,即使切割成段,每一段也是上面、底面和兩側面均完整的一個單體。立柱豎立在各臺階或樓梯轉角平臺上,單體扶手包括兩種形態,一種是呈直條狀結構,用來與樓梯上下段匹配,一種是彎頭,用來與樓梯轉角匹配。樓梯扶手一般是較長的,比如一樓到二樓,一層樓梯也至少有5-6m長。因此,工廠生產時只能分段生產,運輸也只能分段運輸,太長則無法生產和運輸?,F在的安裝步驟是這樣子的,到了現場之后,工人將立柱固定好,立柱柱頭向上,對應地將單體扶手豎直裁切成段。單體扶手下面設有供柱頭嵌入的凹坑,嵌好之后就可以通過打釘、填膠等方式將立柱與單體扶手段固定聯接。而扶手段的兩兩之間的聯接,則是在扶手切面的側下面加工出上螺絲用的暗坑,對好扶手段的切面之后,用木工螺絲穿透兩切面,然后上螺母鎖緊。當然,還有其他的不同的組裝方式,不過無論如何,扶手段的兩兩切面是很難貼得平齊的,往往會有扭轉、對不準、有高低差的情況出現,這是由現有扶手的組裝、安裝方式所決定的,是難以避免的。因此,為了使扶手表面整齊、順滑,必須進行現場打磨、拋光,而這種現場打磨、拋光,又會導致連接口附近的油漆掉落,必須現場補漆?,F場補漆是一種要求比較高的技巧性加工,因為它需要油漆師傅調配出與扶手原色一致的油漆顏色,還要擁有適當的刷漆技巧,才能彌補這種打磨后產生的外觀缺陷。這樣,現場施工將花費業主較多的人工成本,并且現場補漆多多少少也對業主家(空氣環境)帶來一些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它在現場裝配時,完全不用補漆。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包括多個扶手單元,至少有一個扶手單元包括面板與位于面板下面的底板,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與底板的上表面互相扣合,扣合處形成一個共同的平面,該平面作為基準面,面板與底板可在所述基準面上進行相對滑動。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設有凹槽,底板的上表面設有與該凹槽相匹配的凸條,凸條嵌入凹槽中?;蛘?,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設有凸條,底板的上表面設有與該凸條相匹配的凹槽,凸條嵌入凹槽中。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凸條與凹槽的橫截面均呈矩形狀,凸條的頂面與凹槽的槽底面均平整,所述頂面與槽底面相抵,且所述的基準面為頂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將扶手單元制作成底板與面板兩部分,讓面板與底板扣合,這樣各個單元聯接時,底板可聯接在一起,提供了一個安裝基準,面板在基準面上移動,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等高等截面的對準了。這樣的結構,根本不會出現面板的錯位、扭轉,避免現場補漆的麻煩。另外,本技術的底板與面板可以采用錯位的方式聯接,即相鄰兩個扶手單元,它們的面板切面與面板切面、底板切面與底板切面并非處于同一平面,而是錯開,后面的面板伸出一部分,搭置在前面的底板的后端上,這樣改變了傳統的單體扶手一次連接所產生的容易扭轉、對不齊的狀態,使得基準更加統一。本技術結構簡單,方便加工制造,安裝容易,外觀整齊美觀,可廣泛應用在各 種樓梯安裝作業中。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圖I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的面板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中的底板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參照圖I 圖3,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包括多個扶手單元,至少有一個扶手單元包括面板I與位于面板I下面的底板2,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與底板2的上表面互相扣合,扣合處形成一個共同的平面,該平面作為基準面,面板I與底板2可在所述基準面上進行相對滑動。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設有凹槽,底板2的上表面設有與該凹槽相匹配的凸條,凸條嵌入凹槽中。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凸條與凹槽的橫截面均呈矩形狀,凸條的頂面與凹槽的槽底面均平整,所述頂面與槽底面相抵,且所述的基準面為頂面。除了上面所描述的凹凸形狀布置之外,還可以采取在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設置凸條,底板2的上表面設置與該凸條相匹配的凹槽,凸條嵌入凹槽中的配合方式。也就是面板I與底板2的凹凸互置。對于彎頭部分,可以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制作獨立制作彎頭,然后彎頭底部延長伸出一部分,該部分即為底板2,彎頭斷面與其余扶手單元的面板I截面相配。如此一來,不管哪種扶手單元,都可完全拼接起來了。具體地,在組建整條樓梯扶手時,可采用面板與底板的錯位拼接方式。參照圖1,面板I蓋到底板2上面之后,可以稍微突出一部分,這樣底板2就空出了一小段,而下一段的扶手單元中的面板1,也同向地稍微突出一部分,該突出部分正好可以蓋到上一段的底板2所空出部分上。錯位聯接可以讓整條扶手更加穩固牢靠。面板I與底板2都為木制構件,它們是這樣組裝起來的裝好立柱之后,自上而下打入螺絲3,將底板2上在立柱頂端上;接著蓋上面板1,從底板2的下方自下而上地擰螺絲,將面板I與底板2完全聯接起來。這較傳統打槍釘方法更為牢固,更具安全性。由于基準統一,所以扶手整體外觀光滑平齊,無需再另配油漆工補漆。在裝配連接完成后,多余的 部分可以直接鋸裁,簡單省事,又節約成本。以上是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專利技術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技術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包括多個扶手單元,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個扶手單元包括面板(I)與位于面板(I)下面的底板(2),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與底板(2)的上表面互相扣合,扣合處形成一個共同的平面,該平面作為基準面,面板(I)與底板(2)可在所述基準面上進行相對滑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組合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設有凹槽,底板(2)的上表面設有與該凹槽相匹配的凸條,凸條嵌入凹槽中。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組合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的下表面設有凸條,底板(2)的上表面設有與該凸條相匹配的凹槽,凸條嵌入凹槽中。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組合扶手,其特征在于凸條與凹槽的橫截面均呈矩形狀,凸條的頂面與凹槽的槽底面均平整,所述頂面與槽底面相抵,且所述的基準面為頂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組合扶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組合扶手,包括多個扶手單元,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個扶手單元包括面板(1)與位于面板(1)下面的底板(2),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與底板(2)的上表面互相扣合,扣合處形成一個共同的平面,該平面作為基準面,面板(1)與底板(2)可在所述基準面上進行相對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楚平,
申請(專利權)人:李楚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