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在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和凹槽,彈性連接附件C包括底部,翼部和頭部,頭部向外翻,與底板上的凹槽接觸后滑動入凹槽,翼部滑入后與弧形槽的表面接觸,弧形槽鎖緊所述翼部,翼部和底部之間預成形夾角α,當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卡入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時,夾角大于α,卡入穩定夾角≥α,彈性連接附件C由鋼或塑料制成,具有形變和恢復能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地板部的間隙彈性材料自動收緊,施工簡易拆卸方便,同時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鋪設地面的地板,特別涉及地板塊之間的連接。
技術介紹
現有的地板都帶有榫舌結構,板塊的對邊分別設置公、母榫。因此鋪裝施工時只能朝一個方向依次鋪設,鋪裝完成后無法從中間拆除有缺陷的板塊,由于榫舌結構的存在,材料需要經切割形成榫舌而不能形成行走面,造成了浪費,由于只能順一個方向拼接,(不能讓板塊施轉180°拼接)因此等邊三角形,等邊六角形等特殊塊面的地板無法拼接。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任意連接方法,節省材料成本而卻施工方便簡單的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底板的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是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在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和凹槽。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附件C呈條狀,彈性連接附件C包括底部,兩翼部和頭部,每個翼部設有頭部,頭部向外翻,彈性附件C與地板A、地板B連接時,其頭部與底板上的凹槽接觸后滑動入凹槽,翼部滑入后與弧形槽的表面接觸,弧形槽鎖緊所述翼部,翼部和底部之間預成形夾角α,當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卡入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時,夾角大于α,卡入穩定夾角彡α。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彈性連接附件C由鋼或塑料制成,具有形變和恢復能力。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地板A和地板B為帶V形槽的地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地板部的間隙彈性材料自動收緊,施工簡易拆卸方便,同時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地板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附件C的橫斜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連接中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連接后結構示意圖。其中卜頭部;2-翼部;3-底部;4-凹槽;5-弧形槽。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如圖1-4所示,本技術是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具有形變和恢復能力,由鋼或塑料制成,在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5和凹槽4,所述附件C呈條狀,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包括底部3,翼部2,每個翼部2上設有頭部I,所述頭部I向外翻,所述彈性附件C與所述地板A、所述地板B連接時,其頭部I與所述凹槽4接觸后滑動入所述凹槽4,撐開卡入,所述翼部2滑入后與所述弧形槽5的表面接觸,所述弧形槽5鎖緊所述翼部2,所述翼部2和所述底部3之間預成形夾角α,當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卡入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時,夾角大于α,卡入穩定夾角> α,所述地板A和地板B為帶V形槽的地板。本技術連接地板的過程連接時將彈性連接附件與地板A扣好,插入時,弧形槽對所述翼部鎖緊,凹槽使然后將地板B垂直向下壓入即可。 材的利用率。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在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5)和凹槽(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附件C呈條狀,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包括底部(3),兩翼部(2),每個翼部(2)設有頭部(1),所述頭部(I)向外翻,所述彈性附件C與所述地板A、所述地板B連接時,所述頭部(I)與所述凹槽(4)接觸后滑動入所述凹槽(4 ),所述翼部(2 )滑入后與所述弧形槽(5 )的表面接觸,所述弧形槽(5 )鎖緊所述翼部(2),所述翼部(2)和所述底部(3)之間預成形夾角α,當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卡入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時,夾角大于α,卡入穩定夾角彡α。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具有形變和恢復能力,由鋼或塑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A和地板B為帶V形槽的地板。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在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和凹槽,彈性連接附件C包括底部,翼部和頭部,頭部向外翻,與底板上的凹槽接觸后滑動入凹槽,翼部滑入后與弧形槽的表面接觸,弧形槽鎖緊所述翼部,翼部和底部之間預成形夾角α,當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卡入所述彈性連接附件C時,夾角大于α,卡入穩定夾角≥α,彈性連接附件C由鋼或塑料制成,具有形變和恢復能力。本技術地板部的間隙彈性材料自動收緊,施工簡易拆卸方便,同時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文檔編號E04F15/02GK202627416SQ20122013664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專利技術者諸嘉隆, 濮曉剛, 諸嘉榮, 濮曉金 申請人:諸嘉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無榫拼接地板,包括地板A和地板B,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通過彈性連接附件C連成一體,在所述地板A和所述地板B的邊緣背部向內均設置一弧形槽(5)和凹槽(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諸嘉隆,濮曉剛,諸嘉榮,濮曉金,
申請(專利權)人:諸嘉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