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公路立交橋的運載機,包括減速機、設有多個均布承載倉的環狀轉輪,轉輪下方設有底座,底座呈圓弧凹面;承載倉包括多個均布于轉輪內外壁之間的圓形管孔,圓形管孔內設有承載平臺,承載平臺通過下端的圓弧面轉動支撐在圓形管孔內壁面上;轉輪的一側外部設有止動環,止動環軸線相對于轉輪軸線平行且具有設定距離和相位角,止動環與承載平臺之間連接有銷軸,銷軸軸線相對于對應的圓形管孔軸線的距離和相位角與止動環軸線相對于轉輪軸線之間設定的距離和相位角相等;止動環與轉輪分別通過齒輪傳動由減速機驅動同向等轉速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轉輪中部空間可得到充分利用,其實際占地面積小,土地資源利用率高,既可建造成停車庫,也可用于新型公路立交運載行人或車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轉載設備,特別是ー種公路立交橋的轉載行人或車輛及駕乘人員的運載機。
技術介紹
公路立交橋是用于解決公路十字路ロ交通堵塞的ー種立體交通設施。現有的立交橋結構越來越龐大,其都設有長長的引橋,對于設有下穿通道的立交橋還需設置匝道或甬道。其結構復雜、建設投資大、占地面積寬、施工周期長。對于建造在城市中的立交橋而言,還需在路面上設置人行斑馬線或者建造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等,還會涉及大面積的拆 遷和高額的拆遷賠償,進ー步增大建設難度,因此,對由于用地極度緊張城市市區而言,現有立交橋的結構形式已越來越難以在市區中推廣和應用。若通過采用轉載機的方式取消現有立交橋的引橋、匝道或甬道、人行斑馬線等,則將非常適用于城市交通改造,并可極大地減少立交橋的占地面積、縮短施工周期,同時,可大幅減少拆遷賠償,以節省交通改造費用。現有技術中的轉輪式停車庫,將這種結構形式的停車庫加以改進可用于其轉載要求。但現有的轉輪式簡易停車庫,其通常是通過設置ー模仿摩天輪結構的轉輪,在轉輪上設置多個吊籃式停車位。其結構簡單,建造方便,成本低,能耗小。但該轉輪需要構建一高聳支架,該支架用干支撐轉輪的轉軸,因此,其必須獨立建造在某一區域,不利于場地的綜合利用,且轉輪中部的空間不能利用。另外,吊籃式停車位對吊索的要求高,必然帶來制造成本高的不足,吊籃式車庫始終處于懸掛狀態,故還存在墜落安全隱患。為此,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需建造高聳支架、無墜落安全隱患,且轉輪中部空間可利用的可用于無需設置引橋的公路立交橋的運載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公路立交橋的運載機,包括連接有驅動電機的減速機、設有多個承載倉的轉輪,其特征在干所述轉輪呈環狀結構,在轉輪下方設有底座,底座的上端面設有用于支撐所述轉輪且與所述轉輪同軸線的圓弧凹面;所述承載倉包括均布在轉輪內外壁之間且平行于轉輪軸線設置的數個圓形管孔,圓形管孔內設有承載平臺,承載平臺下端呈與圓形管孔同軸線的圓弧面,承載平臺通過下端的圓弧面轉動支撐在圓形管孔內壁面上;所述轉輪的ー側外部設有止動環,止動環軸線與所述轉輪軸線平行,止動環軸線相對于所述轉輪軸線具有設定距離和相位角,止動環與承載平臺之間轉動連接有銷軸,銷軸軸線與對應的圓形管孔軸線平行,銷軸軸線相對于對應的圓形管孔軸線的距離和相位角與止動環軸線相對于所述轉輪軸線之間設定的距離和相位角相等;止動環與轉輪分別通過齒輪傳動方式由減速機驅動同向等轉速轉動。采用上述方案的本技術,由于轉輪通過轉動支撐在底座上端的圓弧凹面上,并由減速機通過齒輪傳動帶動轉動,轉輪在自身重力及承載物或人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其旋轉軸線位置恒定不變,因此,轉輪不需設置轉軸,也不需建造用干支撐轉軸的高聳支架;同時,轉輪呈環狀結構,承載倉設在轉輪的內外壁之間,轉輪內部形成有較大的剩余空間,如將該轉輪下部設置于地平面以下,其轉輪內部的空間可用于車行和人行,也可用作公園或廣場的一部分,可有效減少其實際占地面積,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另外,構成承載倉的圓形管孔和承載平臺的相向面為圓弧面,承載平臺在隨轉輪公轉的同時,承載平臺可通過其下端的圓弧面以圓形管孔為中心自轉,由于承載平臺上轉動連接有銷軸,銷軸還與止動環連接,止動環繞固定軸線轉動,隨著止動環的轉動,銷軸軸線位置繞止動環軸心隨止動環作圓周移動,因此,該自轉的角度受止動環轉動 角度的限制。而止動環是按照與轉輪相同旋轉方向的等轉速轉動,止動環上任一固定點與轉輪上任一固定點的相對位置始終保持不變,因此,承載平臺在銷軸和止動環的限制下,承載平臺在隨轉輪公轉到任意位置時,其相對于固定物體的姿態保持不變,即在將承載平臺的承載面設置為水平時,承載平臺的承載面始終保持水平,無論用其載人或載物都很安全,不存在發生傾斜的安全隱患。其結構簡単,使用方便。再者,由于承載平臺通過圓形管孔內壁、轉輪被可靠地向上支撐,而非懸掛,故不存在墜落的隱患,安全性高。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減速機設有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與所述轉輪上設有的第一齒圈嚙合;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二主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與所述止動環上設有的第二齒圈哨合。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的旋轉方向既可相同,也可不同,不同時,第一齒圈和第二齒圈中的一個米用內齒圈,另ー個米用外齒圈,相同時,第一齒圈和第二齒圈均米用內齒圈或外齒圈。其結構形式靈活,且可確保止動環與轉輪按相同方向旋轉。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圓弧凹面與轉輪的相向外圓柱面之間設有數個用于支撐所述轉輪的第一滾動體;所述圓形管孔內壁面與承載平臺下端的相向圓弧面之間設有多個用于支撐所述承載平臺的第二滾動體;所述底座與止動環之間設有用于使止動環按設定軸線旋轉的導軌副。可確保轉輪公轉和承載平臺轉動靈活,性能可靠,且可使承載平臺的姿態始終保持設定狀態。進ー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轉輪和底座之間還設有第一保持架,第一保持架設有多個分別容納ー個所述第一滾動體的保持孔,保持孔的數量與所述第一滾動體數量相適應,相鄰保持孔之間具有設定距離。以使轉輪和第一滾動體受カ和磨損均勻,確保使用壽命長。進ー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滾動體為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第一滾動體可以是球體、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球體結構制造困難,但使用時,動カ消耗小,適用于輕載環境,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且適用于重載條件。進ー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圓形管孔內壁面與承載平臺下端的相向圓弧面之間還設有第二保持架,第二保持架設有多個分別容納ー個所述第二滾動體的第二保持孔,第ニ保持孔的數量與所述第二滾動體數量相適應,相鄰第二保持孔之間具有設定距離。以使承載平臺和第二滾動體受カ和磨損均勻,確保使用壽命長。進ー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滾動體為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第二滾動體可以是球體、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球體結構制造困難,但使用時,動カ消耗小,適用于輕載環境,圓柱體或滾筒體結構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且適用于重載條件。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減速機設有4 5級減速結構,以具有足夠的減速比和合理的布局空間,確保轉輪轉動時具有較緩慢的理想速度和對轉輪具有足夠的驅動カ矩。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減速機設有蝸輪蝸桿副減速級。進ー步確保具有足夠的減速比和合理的布局空間。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減速機還設有可由人力轉動的輪盤,輪盤輸出端連接有動カ輸入切換裝置,動カ輸入切換裝置的輸入端還可選擇與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連接,動カ輸入切換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減速機的動カ輸入端連接。減速機的動カ可通過動カ輸入切換裝置選擇與輪盤或者驅動電機連接,在停電時,本技術的簡易停車庫可選擇采用人力操作驅動轉輪實現停車、取車功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轉輪中部空間可得到充分利用,其實際占地面積小,土地資源利用率高,既可用于建造成停車庫,也可用于公路立交的行人、車 輛轉載,其結構簡單,停車安全方便,還不受停電影響。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圖I的A— A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圖I中的B部放大圖。圖4是本技術中導軌副23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公路立交橋的運載機,包括連接有驅動電機(1)的減速機(2)、設有多個承載倉的轉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輪(3)呈環狀結構,在轉輪(3)下方設有底座(4),底座(4)的上端面設有由于支撐所述轉輪(3)且與所述轉輪(3)同軸線的圓弧凹面;所述承載倉包括均布在轉輪(3)內外壁之間且平行于轉輪(3)軸線設置的數個圓形管孔(6),圓形管孔(6)內設有承載平臺(7),承載平臺(7)下端呈與圓形管孔(6)同軸線的圓弧面,承載平臺(7)通過下端的圓弧面轉動支撐在圓形管孔(6)內壁面上;所述轉輪(3)的一側外部設有止動環(9),止動環(9)軸線與所述轉輪(3)軸線平行,止動環(9)軸線相對于所述轉輪(3)軸線具有設定距離和相位角,止動環(9)與承載平臺(7)之間轉動連接有銷軸(8),銷軸(8)軸線與對應的圓形管孔(6)軸線平行,銷軸(8)軸線相對于對應的圓形管孔(6)軸線的距離和相位角與止動環(9)軸線相對于所述轉輪(3)軸線之間設定的距離和相位角相等;止動環(9)與轉輪(3)分別通過齒輪傳動方式由減速機(2)驅動同向等轉速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陳建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