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柴油兩用燒嘴,包括嘴體(5)、噴嘴(2),噴嘴(2)固定在嘴體(5)上,嘴體(5)上設有進油口(6),噴嘴(2)上設有噴油孔(1),所述嘴體(5)的腔室(7)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通針座(4),通針座(4)上配有與噴油孔(1)相配合的通針(3),當通針(3)往下移動離開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汽油噴嘴使用;當通針(3)往上移動部分關閉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柴油噴嘴使用;嘴體(5)上設有與通針座(4)連接的偏心軸(8),偏心軸(8)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相連;通針(3)的頭部由圓錐、圓柱和圓臺三部分依次連為一體組成。采用本上述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汽油和柴油轉換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能正常燃燒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便攜式燃油氣爐的燒嘴,特別是一種汽油和柴油都可以使用的汽柴油兩用燒嘴。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組織郊游、露營、爬山等野外活動已成為人們走進大自然的時尚運動,便攜式燃油氣爐應運而生,為方便野外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深受廣大戶外愛好者及長途汽車駕駛員的喜愛。現有的便攜式燃油氣爐一般都是采用預熱氣化的原理進行燃燒,由于各種燃料的氣化所需的溫度差異很大,所以市面上的油爐一般都以油料來區分,如汽油氣爐、柴油氣爐等,二者不能混用,通常,氣化好的汽油氣爐噴油孔孔徑大,氣化效果差的柴油和煤油氣爐噴油孔孔徑小。目前市面上有ー種汽油和柴油等多種油料都能使用的萬用油爐,使用不同的油料時更換不同的噴嘴來適應相應的燃·料,達到氣化平衡點,頻繁更換噴嘴不僅容易損壞爐具增添安全隱患,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為此,許多生產廠家和有識之士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開發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產品面世。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便攜式燃油氣爐的燒嘴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合理、汽油和柴油轉換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汽柴油兩用燒嘴,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不同燃料。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包括嘴體、噴嘴,噴嘴固定在嘴體上,嘴體上設有進油ロ,噴嘴上設有噴油孔,所述嘴體的腔室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通針座,通針座上配有與噴油孔相配合的通針,當通針往下移動離開噴嘴的噴油孔吋,噴嘴作為汽油噴嘴使用;當通針往上移動部分關閉噴嘴的噴油孔時,噴嘴作為柴油噴嘴使用。為了汽柴油轉換方便,所述的嘴體上設有與通針座連接的偏心軸,偏心軸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相連。為了適應高原缺氧環境,所述通針的頭部由圓錐、圓柱和圓臺三部分依次連為ー體組成。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優點或效果一是由于在嘴體內設有通針座以及與通針座相配合的偏心軸,因此可以通過調節偏心軸,偏心軸帶動通針座上下運動,并通過通針座上的通針改變噴油孔的截面,通過調節噴油孔截面大小來實現汽油和柴油均可以使用的目的。二通針往下移動離開噴嘴的噴油孔時,噴嘴作為汽油噴嘴使用;通針往上移動,頭部的圓錐與噴嘴的噴油孔配合時,可以在缺氧環境下調節汽油噴嘴氧氣混合比;通針繼續往上移動,頭部的圓柱與噴嘴的噴油孔配合時,通針部分關閉噴嘴的噴油孔,噴嘴作為柴油噴嘴使用;通針再繼續往上移動,頭部的圓臺與噴嘴的噴油孔配合時,通針關閉噴嘴的噴油孔的截面増大,可以在缺氧環境下調節柴油噴嘴氧氣混合比。三是由于只需要轉動偏心軸就可以達到汽油和柴油互換,不需要更換噴嘴,操作簡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以汽油為燃料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以柴油為燃料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I噴油孔,2噴嘴,3通針,4通針座,5嘴體,6進油ロ,7腔室,8偏心軸,9端蓋,10密封墊圈。具體實施方式圖I和圖2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汽柴油兩用燒嘴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嘴體5、噴嘴2,嘴體2固定在爐體上,噴嘴2固定在嘴體5上,嘴體5上設有進油ロ 6,進油ロ 6與氣化油箱相連,噴嘴2上設有噴油孔1,所述嘴體5的腔室7內設有可上下活動的通針座4,通針座4上配有與噴油孔I相配合的通針3,所述的嘴體5上設有與通針座4連接的偏心軸8,偏心軸8通過密封圈與嘴體2密封,防止油氣泄漏,偏心軸8的另一端通過端蓋9和密封墊圈10與調節桿相連。所述通針3的頭部由圓錐、圓柱和圓臺三部分依次連為一體組成當以汽油為燃料時,轉動調節桿帶動偏心軸8旋轉,偏心軸8旋轉帶動通針座4及設置在通針座4的通針3在腔室7內向下滑動,通針3往下滑動離開噴嘴2的噴油孔1,此時噴油孔I截面最大,噴嘴2作為汽油噴嘴使用,如圖I所示。當在缺氧環境時,轉動調節桿通過偏心軸8和通針座4帶動通針3向上移動,通針3頭部的圓錐與噴嘴2的噴油孔I配合時,可以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調節汽油噴嘴氧氣混合比,保證爐子正常燃燒。當以柴油為燃料時,轉動調節桿帶動偏心軸8旋轉,偏心軸8旋轉帶動通針座4及設置在通針座4的通針3在腔室7內向上滑動,通針3往上滑動進入噴嘴2的噴油孔1,部分密閉噴油孔1,噴油孔I截面減小,噴嘴2作為柴油噴嘴使用,如圖2所示。由于煤油的氣化效果與柴油相當,所以也可以作為煤油噴嘴使用。當在缺氧環境時,轉動調節桿通過偏心軸8和通針座4帶動通針3向上移動,通針3頭部的圓臺與噴嘴2的噴油孔I配合時,可以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調節柴油噴嘴氧氣混合比,保證爐子正常燃燒。權利要求1.一種汽柴油兩用燒嘴,包括嘴體(5)、噴嘴(2),噴嘴⑵固定在嘴體(5)上,嘴體(5)上設有進油ロ出),噴嘴(2)上設有噴油孔(I),其特征是所述嘴體(5)的腔室(7)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通針座(4),通針座(4)上配有與噴油孔(I)相配合的通針(3),當通針(3)往下移動離開噴嘴⑵的噴油孔⑴時,噴嘴⑵作為汽油噴嘴使用;當通針⑶往上移動部分關閉噴嘴(2)的噴油孔(I)時,噴嘴(2)作為柴油噴嘴使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柴油兩用燒嘴,其特征是所述的嘴體(5)上設有與通針座(4)連接的偏心軸(8),偏心軸(8)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柴油兩用燒嘴,其特征是所述通針(3)的頭部由圓錐、圓柱和圓臺三部分依次連為一體組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柴油兩用燒嘴,包括嘴體(5)、噴嘴(2),噴嘴(2)固定在嘴體(5)上,嘴體(5)上設有進油口(6),噴嘴(2)上設有噴油孔(1),所述嘴體(5)的腔室(7)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通針座(4),通針座(4)上配有與噴油孔(1)相配合的通針(3),當通針(3)往下移動離開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汽油噴嘴使用;當通針(3)往上移動部分關閉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柴油噴嘴使用;嘴體(5)上設有與通針座(4)連接的偏心軸(8),偏心軸(8)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相連;通針(3)的頭部由圓錐、圓柱和圓臺三部分依次連為一體組成。采用本上述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汽油和柴油轉換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能正常燃燒等優點。文檔編號F23D11/38GK202630050SQ20122023459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專利技術者吳振東 申請人:吳振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柴油兩用燒嘴,包括嘴體(5)、噴嘴(2),噴嘴(2)固定在嘴體(5)上,嘴體(5)上設有進油口(6),噴嘴(2)上設有噴油孔(1),其特征是:所述嘴體(5)的腔室(7)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通針座(4),通針座(4)上配有與噴油孔(1)相配合的通針(3),當通針(3)往下移動離開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汽油噴嘴使用;當通針(3)往上移動部分關閉噴嘴(2)的噴油孔(1)時,噴嘴(2)作為柴油噴嘴使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振東,
申請(專利權)人:吳振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