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風系統和補風系統,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室內吸風過濾裝置和外排風機,所述外排風機外部殼體內側設有吸音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啟動工作時,由室外進入室內的空氣都經過過濾,在排除室內的污染空氣的同時,輸入的是100%自然新鮮空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外排風機外部殼體內均設有吸音棉,有效降低了噪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家里門窗緊閉情況下,可以定時通風,實現室內空氣的凈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凈化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室內空氣凈化系統。
技術介紹
時代在進步,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 ,注重生存質量已經是當今人類的生存特質。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室內裝修和空調的普及使用,造成人體、房間和空調機最后在室內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這更使得化學揮發物質污染室內空氣,細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大量繁衍,最終危害人體健康。現今已經有少量的空氣凈化裝置出現,但是現有的裝置是通過管道連接,過濾面積小、過濾效果差。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實際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所述的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通過壓差實現室內外的空氣交換,所述排風子系統包括室內吸風過濾裝置和外排風機,所述外排風機外部殼體內側設有吸音棉,所述外排風機通過吸風管道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連接,所述外排風機與排風管道連接,所述排風管道末端分為內排管道和外排管道,所述內排管道和外排管道上均設有控制旋鈕,所述吸風管道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連接,所述室內吸風過濾裝置包括外部殼體、內置濾芯、中央風孔,所述內置濾芯位于外部殼體內,所述內置濾芯包括過濾網、金屬網、網狀進風口,所述補風子系統包括強制補風裝置、被動補風裝置和補風電機,所述補風電機通過管道與強制補風裝置連接,所述強制補風裝置和被動補風裝置均由片狀過濾網構成,所述外排風機功率小于補風電機。所述室內吸風過濾裝置位于墻壁上側,強制補風裝置和被動補風裝置位于墻壁下側。所述金屬網內部上側為螺紋結構,所述金屬網上側固定有中央風孔。所述外部殼體和過濾網之間填充有吸附性材料。所述網狀進風口為網狀結構,所述網狀進風口上側設置有緊固螺栓。所述片狀過濾網密度由外到內逐級遞增。所述片狀過濾網為2-5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啟動工作時,由室外進入室內的空氣都經過過濾,在排除室內的污染空氣的同時,輸入的是100%自然新鮮空氣。本技術室內吸風過濾裝置的外部殼體與內置濾芯之間為空腔結構,空腔內部以濾除有害氣體的吸附材料及新型環保過濾材料填充,空氣過濾效果好,中央風孔為網狀結構是經過過濾后的氣體的風道,將雜質擋在外面,保證了進入室內和排到室外空氣的純凈度,本技術排風管道分為內排管道和外排管道使本系統為雙循環系統,第一循環系統是直風外排,室內外空氣循環凈化,根據空氣流動原理,組成“室內空氣透析系統”,形成室內新風流動場,排除室內污染空氣的同時,輸入新鮮干凈的室外空氣補充到室內;第二循環系統是室內循環,對室內的空氣進行過濾凈化后,再還原補充到室內,既保證了空氣質量,又減少了室溫的散失。本技術外排風機外部殼體內均設有吸音棉,有效降低了噪音,本技術在家里門窗緊閉情況下,可以定時通風,實現室內空氣的凈化。附圖說明 圖I為外排風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室內吸風過濾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運行時的流程圖;圖4為排風管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根據圖I、圖2、圖3、圖4所示,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根據圖I、圖2、圖3、圖4所示,首先對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進行安裝,將內置濾芯的過濾網13和金屬網14安裝在外部殼體11內,然后將網狀進風口 16安裝在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上側,通過螺紋、螺栓15連接,安裝完畢后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安裝在室內墻壁上側,然后將五層網孔密度不同的片狀過濾網按照網孔密度由外到內逐級遞增的方式安裝在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內,將外排風機2安裝在室內陽臺或室外,外排管道8伸出墻外,內排管道9放在室內,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安裝在墻體上側,再通過吸風管道6與外排風機2連接,然后根據圖3所示在另一室內安裝補風電機5、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補風電機5安裝時要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以確保空氣凈化效果,然后通過連接管道將補風電機5和強制補風裝置4連接。實施例2使用時同時打開外排風機2和補風電機5,關閉內排管道9的控制旋鈕10,啟動外排系統,補風電機5帶動強制補風裝置4,強制補風裝置4向室內吸風,外排風機2帶動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和外排管道8,強制補風風量大于外排風量,室內形成正壓環境,此時只有強制補風裝置4進風,被動補風裝置3會輕微向外排風,自動清理被動補風裝置3內的雜質。實施例3使用時關閉補風電機5,只打開外排風機2,關閉內排管道9的控制旋鈕10,啟動外排系統,外排風機2帶動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和外排管道2,被動補風裝置3運行,此時只有被動補風裝置3進風,補風風量小于外排風量,室內形成負壓環境,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組成“室內空氣透析系統”,形成室內新風流動場,排除室內污染空氣的同時,輸入新鮮干凈的室外空氣補充到室內。實施例4使用時關閉補風電機5,只打開外排風機2,同時關閉外排管道8的控制旋鈕10,啟動內排系統,外排風機2帶動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和內排管道9,此時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都不進風,只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過濾,然后再還原補充到室內,減少室內熱量流失。權利要求1.一種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所述的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通過壓差實現室內外的空氣交換,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室內吸風過濾裝置⑴和外排風機(2),所述外排風機⑵外部殼體內側設有吸音棉,所述外排風機(2)與吸風管道(6)和排風管道(7)連接,所述排風管道(7)外端分為內排管道(9)和外排管道(8),所述內排管道(9)和外排管道⑶上均設有控制旋鈕(10),所述吸風管道¢)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連接,所述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包括外部殼體(11)、內置濾芯、中央風孔(12),所述內置濾芯位于外部殼體(11)內,所述內置濾芯包括過濾網(13)、金屬網(14)、網狀進風口(16),所述補風系統包括強制補風裝置(4)、被動補風裝置(3)和補風電機(5),所述補風電機(5)通過管道與強制補風裝置(4)連接,所述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均主要由片狀過濾網構成,所述外排風機(2)功率小于補風電機(5)。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吸風過濾裝置(I)位于墻壁上側,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位于墻壁下側。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網(14)內部上側為螺紋結構,所述金屬網(14)上側固定有中央風孔(12)。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殼體(11)和過濾網(13)之間填充有吸附性材料。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網狀進風口(16)上側設置有螺栓(15)。6.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過濾網密度由外到內逐級遞增。7.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過濾網為2-5層。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風系統和補風系統,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室內吸風過濾裝置和外排風機,所述外排風機外部殼體內側設有吸音棉,本技術啟動工作時,由室外進入室內的空氣都經過過濾,在排除室內的污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民用及辦公環境室內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所述的排風子系統和補風子系統通過壓差實現室內外的空氣交換,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室內吸風過濾裝置(1)和外排風機(2),所述外排風機(2)外部殼體內側設有吸音棉,所述外排風機(2)與吸風管道(6)和排風管道(7)連接,所述排風管道(7)外端分為內排管道(9)和外排管道(8),所述內排管道(9)和外排管道(8)上均設有控制旋鈕(10),所述吸風管道(6)與室內吸風過濾裝置(1)連接,所述室內吸風過濾裝置(1)包括外部殼體(11)、內置濾芯、中央風孔(12),所述內置濾芯位于外部殼體(11)內,所述內置濾芯包括過濾網(13)、金屬網(14)、網狀進風口(16),所述補風系統包括強制補風裝置(4)、被動補風裝置(3)和補風電機(5),所述補風電機(5)通過管道與強制補風裝置(4)連接,所述強制補風裝置(4)和被動補風裝置(3)均主要由片狀過濾網構成,所述外排風機(2)功率小于補風電機(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龍,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龍川鑫匯實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