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熱傳導柱焊接在加熱管上,熱傳導柱上放置O型圈,熱傳導柱穿進主體基座,由固定螺母固定,突跳式熱保塞進主體基座上的熱保槽,底面接觸熱傳導柱,復位桿通過頂蓋限位固定,復位桿底端與突跳式熱保接觸,復位按鈕位于復位桿頂端,平墊圈放置于底蓋上,出水銅管在加熱管中央,在主體基座的上部設有膠膜,該膠膜的上方設有與之相接觸的膠膜頂桿,膠膜的邊緣上設有膠膜蓋,該膠膜蓋壓在膠膜上,所述膠膜頂桿與微動開關的活動觸點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防止加熱管過熱或干燒,加熱管過熱或干燒時及時啟動斷電;可手動復位,使得加熱管繼續工作,使用微動開關方式啟動,保證低水壓狀態下加熱管也能工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加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快速、便捷的使用熱水成了家居生活的必須保障。目前城市居民家庭對于廚衛小家電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為廚衛產品市場進一步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中國的氣候環境決定了大半個國家的居民春、秋、冬三季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因為氣候寒冷、室溫低、家庭供熱系統復雜,熱水的預熱時間長,管路比較遠的房間往往要放很多冷水才能出熱,這樣浪費時間也浪費水,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費。所以,人們通常僅在淋浴時使用熱水,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它諸如洗菜、洗碗、洗鍋、廚房清潔、洗頭、洗臉、刷牙、洗衣等需求方面均無法充分滿足。
技術實現思路
一,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能防止過熱或干燒、低水壓啟動的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的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包括熱傳導柱、加熱管、O型圈、主體基座、固定螺母、突跳式熱保、復位桿、頂蓋、復位按鈕、加強環、平墊圈、底蓋、出水銅管、出水連接件、膠膜、膠膜蓋、膠膜頂桿、微動開關,自攻釘、裝飾蓋,所述熱傳導柱焊接在加熱管上,熱傳導柱上放置O型圈,用于隔離水,熱傳導柱穿進主體基座,由固定螺母固定,突跳式熱保塞在主體基座上的熱保槽,底面接觸熱傳導柱,復位桿通過頂蓋限位固定,復位桿底端與突跳式熱保接觸,復位按鈕位于復位桿頂端,平墊圈放置于底蓋上用于封水,加強環放在主體基座內防止主體基座受熱變形,出水銅管在加熱管中央且安置在出水連接件上,出水連接件通過超聲波焊接機焊接在底蓋上,在主體基座的上部設有膠膜,該膠膜的上方設有與之相接觸的膠膜頂桿,膠膜的邊緣上設有膠膜蓋,該膠膜蓋壓在膠膜上,所述膠膜頂桿與微動開關的活動觸點接觸,微動開關接線端串聯加熱管,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加熱管,自攻釘扣在主體基座與頂蓋之間,裝飾蓋扣在頂蓋上。加熱管熱量通過熱傳導柱傳遞到突跳式熱保上,當加熱腔內水溫過熱或者干燒時,溫度超過突跳式熱保設定的額定保護溫度,突跳式熱保內觸點斷開則加熱管停止加熱。當內部溫度恢復到額定溫度以下時,通過手動按復位按鈕使突跳式熱保觸點復位,加熱管繼續加熱工作。冷水由箭頭A進入加熱腔體,再有箭頭B所指方向通過出水銅管、出水連接件后由底蓋噴出。出水銅管進水點箭頭B處高于加熱管加熱部位,使得箭頭D出水時加熱部位永遠處于水中。出水銅管進水點口徑遠遠窄于箭頭A所指的進水口,由此產生壓力差使得膠膜變形后通過膠膜頂桿輕易頂起微動開關內觸點,微動開關跟加熱管串聯,由此加熱管加熱工作,當進水點A停止進水,加熱腔體內無壓力,膠膜變形復原,微動開關觸點斷開,加熱管不加熱。其中,所述熱傳導柱縱向截面呈十字形內有凹槽,熱導柱焊接在加熱管上;出水銅管縱向截面由兩個內徑大小不同的孔連通而成;底蓋內有一圈凸槽,用于跟出水連接件焊接時的粘連;出水連接件中央有凸臺,里面有內螺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有以下優點1、由于本技術設有突跳式熱保,能防止加熱管過熱或干燒,加熱管過熱或干燒時及時啟動斷電,能保護加熱管不被損壞,同時可在溫度降下后手動復位。2、由于出水銅管進水點遠遠高于加熱管加熱部位,使得出水時加熱管加熱部位永遠處于水中,防止加熱管干燒。3、使用微動開關方式啟動,保證低水壓狀態下加熱管也能工作。4、本技術使用方便,機構簡單,便于維修。 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復位按鈕;2、底蓋;3、復位桿;4、突跳式熱保;5、固定螺母;6、O型圈;7、熱傳導柱;8、主體基座;9、加熱管;10、出水銅管;11、加強環;12、平墊圈;13、底蓋;14、出水連接件;15、膠膜;16、膠膜蓋;17、膠膜頂桿;18、微動開關;19、自攻釘;20、裝飾蓋。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參見圖1,本技術的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由復位按鈕I、底蓋2、復位桿3、突跳式熱保4、固定螺母5、0型圈6、熱傳導柱7、主體基座8、加熱管9、出水銅管10、加強環11、平墊圈12、底蓋13、出水連接件14、膠膜15、膠膜蓋16、膠膜頂桿17、微動開關18、自攻釘19、裝飾蓋20組成,所述熱傳導柱7焊接在加熱管9上,熱傳導柱7上放置O型圈6用來隔水,熱傳導柱7穿進主體基座8由固定螺母5固定,突跳式熱保4塞進主體基座8上的熱保槽且底面接觸熱傳導柱7,電路中突跳式熱保4跟加熱管9串聯。頂蓋2用來固定復位桿3,當加熱腔內水溫過熱或者干燒時,加熱管9熱量通過熱傳導柱7傳遞到突跳式熱保6上,突跳式熱保6內部是由一片內凹的金屬彈片和一個觸點組成,平時金屬彈片跟觸點接觸使電路通電,當溫度超過金屬彈片額定溫度時,金屬彈片會變形離開觸點使得電路斷電。當溫度正常時可手動按復位按鈕I使金屬彈片復原跟觸點重新接觸,電路通電加熱管9工作。出水銅管10通過螺紋跟出水連接件14相連接,出水銅管10置于環狀加熱管9正中間且進水點高于叫熱管9加熱部位,出水連接件14由超聲波焊接器焊接在底蓋13上。底蓋13跟主體基座8通過螺紋連接,平墊12置于底蓋13槽內用于封水。加強環11置于主題基座8內,用于防止主體基座8受熱變形。水由箭頭A進入加熱腔后漫過加熱管9的加熱部位后才能由箭頭B所指的出水銅管10進水點過水。這就能保證加熱管9總是能浸泡在水中。在柱體機座的上部設有膠膜15,該膠膜15的上方設有與之相接觸的膠膜頂桿17,膠膜的邊緣上設有膠膜蓋16,該膠膜蓋16壓在膠膜15上,所述膠膜頂桿17與微動開關18的活動觸點接觸,微動開關18跟加熱管9串聯在電路中,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加熱管9。出水銅管10縱向截面內部是有一小一大兩個管孔,進水口端面高于膠膜15腔體。由于出水銅管10進水口徑窄于加熱腔體進水口 A,由此產生水壓力差。加熱腔體水由箭頭C進入膠膜腔,壓力傳遞到膠膜15再通過膠膜頂桿17頂起微動開關18。微動開關18內的觸點只需要很小的力就能頂起動作,保證低水壓啟動。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技術的 保護范圍之列。權利要求1.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熱傳導柱、加熱管、O型圈、主體基座、固定螺母、突跳式熱保、復位桿、頂蓋、復位按鈕、加強環、平墊圈、底蓋、出水銅管、出水連接件、膠膜、膠膜蓋、膠膜頂桿、微動開關,自攻釘、裝飾蓋,所述熱傳導柱焊接在加熱管上,熱傳導柱上放置O型圈,用于隔離水,熱傳導柱穿進主體基座,由固定螺母固定,突跳式熱保塞在主體基座上的熱保槽,底面接觸熱傳導柱,復位桿通過頂蓋限位固定,復位桿底端與突跳式熱保接觸,復位按鈕位于復位桿頂端,平墊圈放置于底蓋上用于封水,加強環放在主體基座內防止主體基座受熱變形,出水銅管在加熱管中央且安置在出水連接件上,出水連接件通過超聲波焊接機焊接在底蓋上,在主體基座的上部設有膠膜,該膠膜的上方設有與之相接觸的膠膜頂桿,膠膜的邊緣上設有膠膜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龍頭式廚用電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熱傳導柱、加熱管、O型圈、主體基座、固定螺母、突跳式熱保、復位桿、頂蓋、復位按鈕、加強環、平墊圈、底蓋、出水銅管、出水連接件、膠膜、膠膜蓋、膠膜頂桿、微動開關,自攻釘、裝飾蓋,所述熱傳導柱焊接在加熱管上,熱傳導柱上放置O型圈,用于隔離水,熱傳導柱穿進主體基座,由固定螺母固定,突跳式熱保塞在主體基座上的熱保槽,底面接觸熱傳導柱,復位桿通過頂蓋限位固定,復位桿底端與突跳式熱保接觸,復位按鈕位于復位桿頂端,平墊圈放置于底蓋上用于封水,加強環放在主體基座內防止主體基座受熱變形,出水銅管在加熱管中央且安置在出水連接件上,出水連接件通過超聲波焊接機焊接在底蓋上,在主體基座的上部設有膠膜,該膠膜的上方設有與之相接觸的膠膜頂桿,膠膜的邊緣上設有膠膜蓋,該膠膜蓋壓在膠膜上,所述膠膜頂桿與微動開關的活動觸點接觸,微動開關接線端串聯加熱管,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加熱管,自攻釘扣在主體基座與頂蓋之間,裝飾蓋扣在頂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森林,
申請(專利權)人:潘森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