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吸音棉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測試單位時間內通過吸音棉的氣泡量的透氣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吸音棉是一種人造無機纖維,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礦石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純堿、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狀態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狀細纖維,纖維和纖維之間為立體交叉,互相纏繞在一起,呈現出許多細小的間隙。 在生產過程中,一般需要用到透氣測試裝置來測試單位時間內通過吸音棉的氣泡量,從而測試吸音棉是否達標,然而現有的透氣測試裝置結構復雜,價格昂貴,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造型新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較低的透氣測試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透氣測試裝置,包括裝夾工裝、流量表及氣壓調節閥,所述氣壓調節閥與電源連接,所述流量表與氣壓調節閥連接,流量表與裝夾工裝之間設置有氣路開關。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裝夾工裝為圓柱體。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裝夾工裝包括夾頭及端蓋,所述夾頭與端蓋可拆卸連接。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夾頭與端蓋螺紋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透氣測試裝置只要將吸音棉放置在裝夾工裝上即可輕松測得單位時間內通過吸音棉的氣泡量,使用非常方便,該透氣測試裝置造型新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透氣測試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流量表,2、氣壓調節閥,3、氣路開關,4、端蓋,5、夾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透氣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裝夾工裝、流量表(1)及氣壓調節閥(2),所述氣壓調節閥(2)與電源連接,所述流量表(1)與氣壓調節閥(2)連接,流量表(1)與裝夾工裝之間設置有氣路開關(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麗君,蔡楊進,周娟娟,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友晟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