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包括:一個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個空間,該空間內部設置有一個發光元件;一個理光單元,該理光單元設于該空間內,為漏斗形不透光且其內側壁面為暗色吸光材質的中空罩體結構,該理光單元位于發光元件頂部;一個提供3D成像單元置放的承板,該承板中央開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位于理光單元頂部;一個遮蓋,疊置于承板上方,該遮蓋中央開設有一個開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產生一3D影像漂浮于開口上方,優點為3D影像的背景單純均一,明亮對比度高且能于觀看到3D影像的同時避免發光元件的光束投射至眼睛而產生的眩光的不適感,使觀看者能盡情自然地觀看3D影像,又該箱體于需要時能設計成具有透光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于3D影像的飄浮顯影
,特別是指一種能使3D影像成像的明亮對比度高,能清晰觀看而不眩眼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
技術介紹
由于科技的進步,3D立體顯像技術已逐漸成熟且開始大量商品化,消費者已能享受3D顯像技術所帶來的觀感享受。該種3D影像的所以形成,原理在于預先通過環繞攝影技術將所要顯示的物體各個角度的影像依序記錄于一成像碟片中,該成像碟片經過光源投射后,即能產生一懸浮于成像碟片上的3D立體影像。現有3D立體影像于顯像時,常受到底部發光元件的光源因遇凹凸不平或材質過 于明亮反光的箱體壁而紊亂折射光線所造成的影響,而使3D影像有明亮對比度不佳的缺點,且該3D影像也普遍存在背景影像復雜、擾亂視覺效果或其投射單元的光束眩眼而使觀看者無法舒適且較長時間地觀看等缺憾。由上可知,現有3D顯像結構,仍有很大的缺失,實有改進的空間與必要性。創作人有鑒于此,特以研創成本技術,期能借本技術的提出,以改進現有3D顯像技術的缺點,期使3D顯像技術能臻致完善與理想,借此提升視覺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改善現有3D顯像技術存在明亮對比度不佳、影像背景復雜及觀看3D影像時受其發光單元的光茫干擾而眩眼等缺點,本技術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其所能產生的3D影像,呈飄浮狀,特別是具有能使影像背景單純均一化,提升影像明亮對比度及使觀看者觀看3D影像的同時舒適而不眩光的優點,以使觀看到的3D影像較現有技術更為清晰,以使視覺效果能符合消費者期待。本技術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其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產生3D影像的箱體結構,該箱體于需要時可設計成具有局部或全部透光的效果,如此,該箱體配合漂浮的3D影像,更增視覺效果。本技術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其特征與手段主要在于盡量減少成像區域內存有反射光或于觀看到3D影像的位置無發光元件直射至觀看者眼睛的光束,使觀看者能自然而專注地看到以暗色且均一背景所襯托出的清晰3D影像,如此,箱體內壁(或說箱體外觀)即可做多樣性變化,不會有背景顏色及其明亮度不均一而影響3D影像的對比度。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一個技術方案具體的內容為一種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包括一個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個空間,該空間內部設置有一個發光元件;一個理光單元,該理光單元設于該空間內,為漏斗形不透光且其內側壁面為暗色吸光材質的中空罩體結構,該理光單元位于發光元件頂部;一個提供3D成像單元置放的承板,該承板中央開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位于理光單元頂部;一個遮蓋,疊置于承板上方,該遮蓋中央開設有一個開口。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發光元件位于該空間的底部處,該發光元件與電池元件或外部電源的引線電連接,該發光元件為LED結構。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理光單元底部為一個入射口,該理光單元頂部為一個出射口,該入射口連通該出射口,該理光單元的入射口位于發光元件的頂部,該出射口與該承板的缺口的大小及形狀相匹配。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遮蓋具有一個高度,其開口的直徑略小于承板的缺口的直徑,且該遮蓋開口邊緣各點與該3D成像單元外緣各點的最近距離連線與該3D成像單元預設的最大可俯視角或仰視角的觀看視線近似平行。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承板的缺口為矩形。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承板的缺口旁的承板內緣邊,設有凸起或凹下的能提供一個3D成像單元置放的承架。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箱體,于側壁設置有鏤空板,該各鏤空板上設置有局部透光的鏤空部。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再一個技術方案具體的內容為一種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包括一個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個空間,該空間內部設置有一個發光元件;一個理光單元,該理光單元設于該空間內,該理光單元為一個平板,且該平板靠近發光元件的一面為暗色吸光材質;一個承板,該承板中央開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位于理光單元頂部。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發光元件位于空間的底部處,該發光元件與電池元件或外部電源的引線電連接,該發光元件為LED結構。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承板的缺口為矩形。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承板的缺口旁的承板內緣邊,設有凸起或凹下的能提供一個3D成像單元置放的承架。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箱體,于側壁設置有鏤空板,該各鏤空板上設置有局部透光的鏤空部。優選的,如上所述的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中,該理光元件垂直頂端處的承板上預設有一個遮光區域。本技術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其能有效提升3D影像的視覺效果,借助暗色背景使3D影像的明亮對比度大幅增加;更且,其各水平方向的3D影像的背景單純均一化且于觀看到3D影像的同時不至被發光單元的光束所干擾而感眩光不適,因此該3D影像能清晰明亮地呈現。附圖說明圖I :為本技術的立體外觀圖。圖2 :為本技術的立體組合結構透視示意圖。圖3 :為本技術的實施顯影示意圖。圖4 :為本技術的箱體加設鏤空板的示意圖。圖5 :為本技術的箱體加設鏤空板的剖面示意圖。圖6 :為本技術的箱體加設鏤空板的立體透光示意圖。圖7 :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 :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顯影示意圖。圖9 :為本技術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其中I------箱體11-----空間12-----發光元件13電池元件14電源線15電池與外部電源切換開關元件16-----鏤空板 161——鏤空部2------理光單元·21-----入射口22-----出射口3------承板31-----缺口32-----擋環33-----承架34-----承架4------3D成像單元5------遮蓋51-----開口61-----3D 影像62-----3D 影像7------理光單元 8------承板81-----缺口82 承架83 遮光區域9矩形3D成像單兀。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技術的詳細特征與較佳實施例,此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下,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并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及附圖,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前述的目的及優點。本技術以下列舉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的目的與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范圍。首請參閱圖I與圖2所示,本技術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包括有一箱體1,該箱體I內部呈中空狀,箱體I內部具有一空間11 ;該空間11底內部設置有一發光兀件12,該發光兀件12與一電池兀件13或外部電源引線14電連接,若二者同時設置存在時其間配置有此二種電源的切換感測開關或手動開關元件15,又該發光元件12為一 LED結構或合適的點光源;一理光單元2,該理光單元2為一漏斗形不透光且其內壁為暗色吸光材質的中空罩體結構,設于空間11內;該理光單兀2底部為一入射口 21,該理光單兀2頂部為一出射口22,該入射口 21與出射口 22為連通關系;該理光單元2的入射口 21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源穿透型3D漂浮影像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個空間,該空間內部設置有一個發光元件;?一個理光單元,該理光單元設于該空間內,為漏斗形不透光且其內側壁面為暗色吸光材質的中空罩體結構,該理光單元位于發光元件頂部;一個提供3D成像單元置放的承板,該承板中央開設有一個缺口,該缺口位于理光單元頂部;一個遮蓋,疊置于承板上方,該遮蓋中央開設有一個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煥濤,
申請(專利權)人:全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