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線圈用的接線端子,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電性連接,包括引腳和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連接的接線部,所述接線部與所述引腳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接線端子采用將引腳與接線部一體成型式結構,使引線與接線部固定連接后,引腳與接線部之間保持充分和良好的接觸,消除了接觸電阻,使得引腳處的輸出電流穩定,從而提高了接線端子和線圈的電性能穩定性,也消除了因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導致的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元器件
,特別涉及一種線圈及其接線端子。
技術介紹
線圈廣泛用作變壓器、電機轉子和電磁感應元件等,一般包括線圈本體、繞組和接線端子等。線圈本體一般都包括繞線柱和設置于繞線柱兩端用于阻擋漆包線的擋圈,漆包線纏繞在繞線柱上,并引出正、負極的引線,用于與接線端子相連接。現有線圈的接線端子通常包括引腳和套設并固定于引腳上的接線部,線圈上的引線則以焊接或鉚接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接線部上,電流經引線流到接線部上,再經接線部導入引腳上,再經引腳輸入或輸出。 上述結構的接線端子,由于引腳與接線部之間通常采用壓鉚式固定連接方式,使引腳與接線部之間存在一定的接觸電阻,且接觸面積較小,造成接觸電阻過大,甚至時刻發生變化,導致線圈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接觸不良或電流不穩定的現象,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不便,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線圈及其接線端子,以上述解決現有技術中常常會出現的接觸不良或電流不穩定等問題。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線圈用的接線端子,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電性連接,包括引腳和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連接的接線部,所述接線部與所述引腳一體成型。優選地,所述接線部包括本體和夾片,所述本體與夾片之間形成夾狀體。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線圈,其包括線圈本體和接線端子,所述線圈本體包括擋圈,所述接線端子固定于所述擋圈上,所述接線端子為以上所述的接線端子。相比于上述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的接線端子采用將引腳與接線部一體成型式結構,使引線與接線部固定連接后,引腳與接線部之間保持充分和良好的接觸,消除了接觸電阻,使得引腳處的輸出電流穩定,從而提高了接線端子和線圈的電性能穩定性,也消除了因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導致的安全隱患。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接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線圈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觀地理解本技術的專利技術實質。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接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I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接線端子100,該接線端子100用于與線圈的正、負極引線400進行電性連接,包括引腳110和接線部120,其中,接線部120用于與上述線圈的引線400進行連接,并且,接線部120與引腳110為一體成型結構。具體地,接線部120包括本體121和夾片122,本體121與引腳110連接,夾片122與本體121形成夾狀體,可以將引線400放入,然后利用鉗子等工具將夾片122與本體121壓鉚,或者將引線400焊接在夾片122與本體121之間,從而將引線400緊緊地固定在接線部120上。 本實施例的接線端子100采用如此結構,不僅可以使引線400與接線端子100之間的連接變得更為方便,而且使引線與接線部120、接線部120與引腳110之間的電性連接更加可靠和穩定。避免了因接觸不良或發熱產生的各種問題。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線圈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線圈200,其包括線圈本體210和接線端子300,線圈本體210包括擋圈211,在該擋圈211上設置有安裝柄212,上述接線端子300即安裝固定于安裝柄212上。線圈200上還設有繞組220,自該繞組220引出正、負極兩個引線230、240,這兩個引線230、240分別與上述接線端子300連接,形成線圈200的正、負極接線柱。本實施例的接線端子300可以采用圖I所示實施例的接線端子,引線230、240自繞組220引出后,先纏繞在安裝柄212上,再與接線端子300焊接或鉚接固定。本實施例采用如此結構,避免了接線端子300的接觸不良和接觸電阻過大導致的發熱等現象,使線圈200具有更好的電氣穩定性和可靠性。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接線端子采用將引腳與接線部一體成型式結構,使引線與接線部固定連接后,引腳與接線部之間保持充分和良好的接觸,消除了接觸電阻,使得引腳處的輸出電流穩定,從而提高了接線端子和線圈的電性能穩定性,也消除了因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導致的安全隱患。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線圈用的接線端子,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電性連接,包括引腳和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連接的接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部與所述引腳一體成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圈用的接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部包括本體和夾片,所述本體與夾片之間形成夾狀體。3.—種線圈,包括線圈本體和接線端子,所述線圈本體包括擋圈,所述接線端子固定于所述擋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端子為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線端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線圈用的接線端子,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電性連接,包括引腳和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連接的接線部,所述接線部與所述引腳一體成型。本技術的接線端子采用將引腳與接線部一體成型式結構,使引線與接線部固定連接后,引腳與接線部之間保持充分和良好的接觸,消除了接觸電阻,使得引腳處的輸出電流穩定,從而提高了接線端子和線圈的電性能穩定性,也消除了因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導致的安全隱患。文檔編號H01F27/29GK202632925SQ20122030451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專利技術者王昌 申請人:阿米斯科自動化元件(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圈用的接線端子,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電性連接,包括引腳和用于與線圈的引線連接的接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部與所述引腳一體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昌,
申請(專利權)人:阿米斯科自動化元件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