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飼用糙米粉加工一體機,它涉及稻谷加工設備領域,包括輪子(22)、機體(7)、進料斗(1)、阻風裝置(2)、弧形漸擴管(18)、回風管(3)、主驅動裝置(6),主要由葉輪脫殼裝置(4)、正壓空氣分流裝置、三分離裝置(15)、自吸式粉碎裝置(10)組成,稻谷經葉輪脫殼裝置(4)脫殼,產生的糙米、谷殼和空氣混合物經正壓空氣分流裝置進入三分離裝置(15),糙米、谷殼和空氣在三分離裝置(15)內經多次分選后分離,空氣經回風管(3)形成循環(huán),谷殼進入谷殼絞龍(14),糙米進入糙米絞龍(12)再進入自吸式粉碎裝置(10)粉碎。它能將稻谷除殼加工成飼用糙米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稻谷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稻谷飼用加工一體組合機。
技術介紹
稻谷的用途有多種,既可以食用,也可以飼用,還可以作為工業(yè)原料。稻谷作飼料在我國已有多年的歷史,以前南方的農民用多余的普通稻谷直接粉碎輔以配料喂養(yǎng)畜禽,沒有去掉稻殼,飼用時粗纖維 多,稻殼在飼用時不僅不能增加能量,反而需要消耗其他營養(yǎng)物質來分解粗纖維,使得飼料的總營養(yǎng)價值下降,導致飼養(yǎng)效果差。根據飼料專家的研究和實踐生產證明,稻谷除殼后的糙米可代替玉米作飼料。前幾年,湖南等地為適應農業(yè)結構調整的需要,針對早秈稻的飼用轉化,培育成功了產量高、蛋白含量高、出糙率高的飼料專用早稻。要對稻谷進行較高效率的飼用,必須先除去稻谷殼,使糙米中谷殼的含量小于5 %,然后將糙米粉碎,以糙米粉來替代玉米粉作為飼料原料。目前稻谷加工領域的大米加工組合設備中,稻谷除殼普遍采用膠輥礱谷機與平面回轉選糙篩或重力選糙篩組合,形成礱谷、谷殼分離、谷糙分離的除殼工藝,其流程較長,需多臺設備才能完成,不適合農村飼料稻就地加工使用。2003年《南方農機》第5期(作者陶衛(wèi)民)介紹了一種“小型系列組合流動米機”,由膠輥礱谷機頭、碾米機、粉碎機、風機和農用三輪車行走底盤等組合而成,該機能一次性完成從稻谷脫殼到大米碾白的加工作業(yè),谷殼可由風機排出機外,也可送至粉碎機粉碎成細糠排出。該機是生產整粒大米的設備,可將谷殼粉碎,沒有對糙米粉碎;一是采用膠輥礱谷機脫殼,如一次脫殼率達到95%以上需要加大輥間壓力,膠耗會很大;二是膠輥礱谷機為了提高脫殼率,滿足線速差與線速和的要求,工作時需要經常根據膠輥磨損情況調換快慢輥,相對來講操作太復雜;三是單機數量多、結構相對復雜且笨重。在稻谷脫殼方面中國技術專利公報(見CN87204969 )介紹了一種“帶有分離糙米與谷殼裝置的葉輪式礱谷機”,該機由葉輪式礱谷機、旋風分離器、糙米-谷殼分離室及風管等組成;葉輪式礱谷機脫殼后,由旋風分離器沉降糙米與谷殼混合物,再利用旋風分離器吹出的空氣將混合物中較輕的谷殼吹離糙米,實現分離糙米與谷殼的目的。該機可實現稻谷除殼,糙米單獨收集,但沒有將谷殼與空氣分離,谷殼與空氣一起吹出機外隨風飄落,谷殼不好收集,且吹出的空氣也未除塵,工作環(huán)境灰塵較多。目前還沒有將稻谷除殼、糙米粉碎一條龍完成的一體組合設備,因此能實現稻谷除殼、糙米粉碎、結構簡單輕便可移動、谷殼能收集的一體化機械設備更為飼料稻產地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移動的稻谷除殼、糙米粉碎一體組合機,其可有效分離谷殼與糙米后,對糙米進行粉碎,谷殼能單獨收集,操作簡單輕便可移動且環(huán)保節(jié)能,它能將稻谷一次性加工成飼用糙米粉。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輪子、機體、進料斗、葉輪脫殼裝置、弧形漸擴管、回風管、主驅動裝置、連接管道、電力驅動與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進料阻風裝置、正壓空氣分流裝置、三分離裝置、自吸式粉碎裝置組成,葉輪脫殼裝置的葉輪和粉碎裝置的轉子安裝在同一驅動軸上;進料斗安裝在阻風裝置上,阻風裝置安裝在回風管上開有進料孔的地方,回風管的一端與葉輪脫殼裝置的進料口連接,另一端與三分離裝置的吸風口連接;正壓空氣分流裝置位于葉輪脫殼裝置出口管道上,弧形漸擴管小的一端緊接正壓空氣分流裝置的出料口,大的一端連接三分離裝置的進料口,正壓空氣分流裝置的分流管與三分離裝置的吹氣口連接。所述主驅動裝置為雙軸電機或由普通電機、皮帶傳動裝置和驅動軸組成。所述正壓空氣分流裝置包括分流管、濾氣筒和外筒,分流管上安裝有調節(jié)閥;濾氣筒可以是由多個錐形筒套接而成,錐形筒之間留有間隙,正壓空氣能從間隙中流出;濾氣筒 也可以是一個筒身有許多小孔或魚鱗孔的錐形筒體,此錐形筒體大的一端安裝在進料口一端。所述三分離裝置包括進料口、吹氣口、弧形調節(jié)板、三角形可調角度沖擊件、糙米分選室、糙米絞龍、谷殼分選室、谷殼絞龍和吸風口。所述阻風裝置為葉輪關風器或雙葉彈性旋轉門。稻谷從進料斗經過進料阻風裝置后進入葉輪脫殼裝置被脫殼,其出口的糙米、谷殼和空氣混合物經過正壓空氣分流裝置分流出部分空氣后經弧形漸擴管減速進入三分離裝置的糙米分選室的上部分選區(qū),大部分谷殼被氣流帶入谷殼分選室,糙米夾帶少量谷殼向下沉降;正壓空氣分流裝置分出的部分正壓空氣從三分離裝置中部的吹氣口吹入,對沉降下來的糙米再次分選并被氣流帶走夾帶的谷殼,糙米向下沉降后被糙米絞龍排出再進入自吸式粉碎裝置;谷殼分選室沉降的谷殼進入谷殼排料絞龍,空氣則從吸氣口經回風管吸入葉輪脫殼裝置并形成循環(huán)。以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所述一種飼用糙米粉加工一體機包括輪子22、機體7、進料斗I、進料阻風裝置2、弧形漸擴管18、回風管3、主驅動裝置6、連接管道、電力驅動和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葉輪脫殼裝置4、正壓空氣分流裝置、三分離裝置15、自吸式粉碎裝置10組成,主驅動裝置6為雙軸電機,自吸式粉碎裝置10為自吸式錘片粉碎機。三分離裝置15主要包括進料口 25、吹氣口 23、弧形調節(jié)板17、三角形可調角度沖擊件16、糙米分選室26、糙米絞龍12、谷殼分選室27、谷殼絞龍14和吸風口 13。正壓空氣分流裝置包括分流管19、調節(jié)閥28、濾氣筒20和外筒21 ;濾氣筒可以是由多個錐形筒套接而成,錐形筒之間留有間隙,正壓空氣能從間隙中流出;濾氣筒也可以是一個筒身有許多小孔或魚鱗孔的錐形筒體,此錐形筒體大的一端安裝在進料口一端。葉輪脫殼裝置4的外殼和自吸式粉碎裝置10的外殼分別通過連接件5和連接件8與雙軸電機的兩端殼體連接,葉輪脫殼裝置4的葉輪與自吸式粉碎裝置10的轉子分別安裝在雙軸電機主軸的兩端,雙軸電機安裝在機體7上,正壓空氣分流裝置連接于葉輪脫殼裝置4的出口管道上,三分離裝置15通過弧形漸擴管18、分流管19與正壓空氣分流裝置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設計原理是,利用葉輪脫殼機脫殼率高、結構和操作簡單及在對稻谷脫殼的同時也輸送大量空氣的特點,本設計利用這些運動的空氣能量來輸送、分離糙米與谷殼,并使這些空氣形成循環(huán),達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目的。將進料斗設置在回風管上,在回風管內預先對稻谷提速、有利于提高葉輪脫殼裝置的脫殼率。在葉輪脫殼裝置的出口先分流出一部分不含糙米與谷殼的正壓空氣,用于二次分選糙米中的谷殼,并形成吹與吸結合的糙、殼分選,比只有一次分選的單一吸式糙、殼分選裝置效果更好。將脫殼葉輪與粉碎轉子以同一轉速旋轉,通過改變脫殼葉輪直徑與粉碎轉子的直徑來分別滿足稻谷脫殼與糙米粉碎的線速度要求;將脫殼葉輪與粉碎轉子設計在同一驅動軸上,或將脫殼葉輪與粉碎轉子分別安裝在雙軸電機主軸的兩端,能使主驅動裝置減少傳動能耗、簡化結構和提高傳動可靠性。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是,雙軸電機啟動后同時帶動葉輪脫殼裝置4和自吸式粉碎裝置10旋轉;進料斗I內的稻谷經過阻風裝置2后被吸入葉輪脫殼裝置4脫殼,其出口的糙米、谷殼和空氣混合物經正壓空氣分流裝置先分流出一部分空氣后進入弧形漸擴管18,隨著弧形漸擴管18的截面積增大,風速逐步下降,糙米與谷殼混合物依靠慣性和空氣動力越過園弧頂點后進一步減速,隨著速度下降糙米開始下沉沿內壁運動、谷殼則繼續(xù)靠外壁運動從進料口 25進入三分離裝置15的上部,通過調節(jié)弧形調節(jié)板17和三角形可調角度沖擊件16使谷殼經分選后進入谷殼分選室27,糙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飼用糙米粉加工一體機,包括機體(7)、進料斗(1)、葉輪脫殼裝置(4)、連接管道、電力驅動與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阻風裝置(2)、回風管(3)、三分離裝置(15)、主驅動裝置(6)、自吸式粉碎裝置(10),進料斗(1)安裝在阻風裝置(2)上,阻風裝置(2)安裝在回風管(3)上開有進料孔的地方,回風管(3)的一端與葉輪脫殼裝置(4)的進料口連接,另一端與三分離裝置(15)的吸風口(13)連接,三分離裝置(15)安裝在葉輪脫殼裝置(4)的出料管道上,葉輪脫殼裝置(4)與自吸式粉碎裝置(10)分別安裝在主驅動裝置(6)的兩端,主驅動裝置(6)安裝在機體(7)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振和,覃世民,蘇振華,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省糧油科學研究設計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