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波刃形立銑刀的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種立銑刀加工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加工的波刃形立銑刀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切削阻力過大、排屑不夠順暢、磨削不等分、易損耗以及使用壽命過短,從而使其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步驟一:將銑刀坯料進行車削加工;步驟二:銑圓周齒,齒背加寬,螺旋角38°銑準,切削參數為:轉速200r/min,進給量0.15mm/r;步驟三:進行熱處理;步驟四:外磨;步驟五:五軸數控磨床磨削前角、波刃形及后角;步驟六:涂層處理。本發明專利技術步驟清晰易行,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加工的波刃形立銑刀的工作效率與現有波刃形立銑刀相比提高一倍、使用壽命提高20~40%。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加工波刃形立銑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立銑刀加工方法,屬于機械加工刀具
技術介紹
立銑刀的主切削刃是刃外圓上的圓周齒刀刃,端面上的切削刃是副刀刃。工作時不能沿著銑刀的軸向作進給運動。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立銑刀直徑為2 50毫米,可分為粗齒與細齒兩種,0 32/R5立銑刀是粗銑葉片內背弧型線的常用刀具,現有的Φ32/Κ5立銑刀帶有螺旋角,切削刃是直線后角,其在實際工作的使用過程中存在切削阻力過大、排屑不夠順暢、磨削不等分、易損耗以及使用壽命過短,從而使其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以解決目前加工的波刃形立銑刀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切削阻力過大、排屑不夠順暢、磨削不等分、易損耗以及使用壽命過短,從而使其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波刃形立銑刀加工方法中使用的專用夾具包括夾具體和拉緊螺釘,所述夾具體為由圓錐體、環形凸臺和圓柱體依次組成并制為一體的回轉體,圓錐體的大直徑端與環形凸臺的一端固定連接,環形凸臺的另一端與圓柱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夾具體的內部從圓錐體的小直徑端到圓柱體的另一端依次加工有連通的M24螺紋孔、Φ18孔和莫氏4號內孔,所述拉緊螺釘通過M24螺紋孔可拆卸連接在夾具體上;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銑刀坯料進行車削加工銑刀坯料的外形為圓柱形,首先車削加工銑刀坯料外圓,銑刀的刃外圓及柄部外圓放量O. 6mm-0. 7mm,在銑刀柄部的端面中心上鉆攻螺紋M16,其中切削參數為轉速400 500r/min,進給量O. 25mm/r,切削深度2mm ;步驟二 首先銑螺旋圓周齒,共加工形成四個螺旋溝槽,齒背寬度為6 8mm,螺旋角38°銑準,然后齒背銑削后角,銑刀的四個螺旋圓周齒等分為O O. 1mm,切削參數為轉速200r/min,進給量O. 15mm/r,切削深度7mm ;步驟三進行熱處理將波刃形銑刀刃部淬硬至HRC63 66,熱處理的工藝參數為先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545 555°C,預熱的時間為118 122min,然后將波刃形立銑刀的半成品放入中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840 860°C,加熱時間為14 18min,再放入高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1230 1250°C,加熱時間為6 lOmin,再放入等溫爐中進行保溫,保溫的溫度為590 610°C,保溫的時間為14 18min,最后放入回火爐中進行回火,回火的溫度為540 560°C,回火的次數為2次,每次回火的時間為2小時;步驟四外磨磨柄部以莫氏4號錐度尺寸為準;步驟五五軸數控磨床磨削前角、波刃形及后角利用波刃形立銑刀的專用夾具磨削波刃形立銑刀的前角及波刃形、后角,先將波刃形立銑刀裝配在夾具體上,利用拉緊螺釘夾緊,左端裝夾在機床主軸刀桿上,磨削后的波刃形立銑刀的螺距為I. 5mm,波深為O.2mm,磨削參數為粒度為B91的CBN砂輪,所述砂輪直徑為Φ 100mm,砂輪線速度為26m/s,進給量為50mm/min,磨削深度為O. Imm,刃部跳動在O. 02mm以內,圓周齒等分控制在O.Olmm 之內;步驟六涂層處理所述波刃形立銑刀加工完畢后,選用TiN涂層材質進行涂層處理,加工完畢后的波刃形立銑刀由波刃形和柄部組成。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過本專利技術加工出的立銑刀的專利技術點之一為具有波形刃,本專利技術中通過采用專用的磨削夾具以及數控機床磨削波刃形,有效地解決了立銑刀切削刃磨削不等分的缺陷,通過本專利技術加工的波刃形的切削刃等分達到O. 01mm,表面粗糙度提高至RaO. 8,波刃形立銑刀的切削阻力與現有刀具相比有效減小,同時排屑更加流暢;二、本專利技術加工的波刃形立銑刀磨削時冷卻充分,然后其表面進行涂層處理,加工后的波刃形立銑刀的使用壽命提高20 40%,經實際切削試驗可有效證明其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三、本專利技術中所用的專用夾具可顯著提高磨削時的定位精度;四、本專利技術步驟設計合理完整,可行性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波刃形立銑刀I與專用夾具2的縱向剖面裝配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I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波刃形立銑刀加工方法中使用的專用夾具2包括夾具體2-1和拉緊螺釘2-2,所述夾具體2-1為由圓錐體2-1-1、環形凸臺2-1-2和圓柱體2-1-3依次組成并制為一體的回轉體,圓錐體2_1_1的大直徑端與環形凸臺2-1-2的一端固定連接,環形凸臺2-1-2的另一端與圓柱體2-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夾具體2-1的內部從圓錐體2-1-1的小直徑端到圓柱體2-1-3的另一端依次加工有連通的M24螺紋孔2-3、Φ 18孔2-4和莫氏4號內孔2_5,所述拉緊螺釘2_2通過M24螺紋孔2-3可拆卸連接在夾具體2-1上;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銑刀坯料進行車削加工銑刀坯料的外形為圓柱形、銑刀坯料比銑刀刃外圓、柄部和長度兩端面均大2-3mm,多余的部分即為加工余量,首先車削加工銑刀坯料外圓,統刀的刃外圓及柄部外圓放量O. 6mm-0. 7mm,在統刀柄部的端面中心上鉆攻螺紋M16,銑刀長度加工準,其中切削參數為轉速400 500r/min,進給量O. 25mm/r,切削深度2mm ;步驟二 首先銑螺旋圓周齒,然后加工形成四個螺旋溝槽,這樣加工的原因是由于波刃形立銑刀為四齒結構、齒背寬度為6 8mm,螺旋角38°銑準,銑刀的四個螺旋圓周齒等分為O O. Imm,切削參數為轉速200r/min,進給量O. 15mm/r,切削深度7mm ;步驟三進行熱處理將波刃形銑刀刃部淬硬至HRC63 66,熱處理的工藝參數為先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545 555°C,預熱的時間為118 122min,然后將波刃形統刀的半成品放入中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840 860°C,加熱時間為14 18min,再放入高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1230 1250°C,加熱時間為6 lOmin,再放入等溫爐中進行保溫,保溫的溫度為590 610°C,保溫的時間為14 18min,最后放入回火爐中進行回火,回火的溫度為540 560°C,回火的次數為2次,每次回火的時間為2小時;步驟四外磨磨柄部以莫氏4號錐度尺寸為準;步驟五五軸數控磨床磨削前角、波刃形及后角利用波刃形立銑刀I的專用夾具磨削波刃形立銑刀I的前角及波刃形、后角,先將波刃形立銑刀I裝配在夾具體2-1上,利用拉緊螺釘2-2夾緊,左端裝夾在機床主軸刀桿上,磨削后的波刃形立銑刀I的螺距為I. 5mm,波深為O. 2mm,磨削參數為粒度為B91的CBN砂輪,所述砂輪直徑為Φ 100mm,砂輪線速度為26m/s,進給量為50mm/min,磨削深度為O. Imm,刃部跳動在O. 02mm以內,圓周齒等 分控制在O. Olmm之內;步驟六涂層處理所述波刃形立銑刀I加工完畢后,選用TiN涂層材質進行涂層處理,加工完畢后的波刃形立銑刀I由波刃形1-1和柄部1-2組成。本實施方式中的HRC為洛氏硬度,是現有硬度標準;莫氏4號錐度是一個錐度的國際標準,用于靜配合以精確定位;TiN涂層就是氮化鈦涂層,氮化鈦涂層使用的原因首先是為了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損,提高刀具使用壽命,其次是這樣處理可使磨擦系數小,可降低切削力及切削溫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波刃形立銑刀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刃形立銑刀加工方法中使用的專用夾具(2)包括夾具體(2?1)和拉緊螺釘(2?2),所述夾具體(2?1)為由圓錐體(2?1?1)、環形凸臺(2?1?2)和圓柱體(2?1?3)依次組成并制為一體的回轉體,圓錐體(2?1?1)的大直徑端與環形凸臺(2?1?2)的一端固定連接,環形凸臺(2?1?2)的另一端與圓柱體(2?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夾具體(2?1)的內部從圓錐體(2?1?1)的小直徑端到圓柱體(2?1?3)的另一端依次加工有連通的M24螺紋孔(2?3)、Φ18孔(2?4)和莫氏4號內孔(2?5),所述拉緊螺釘(2?2)通過M24螺紋孔(2?3)可拆卸連接在夾具體(2?1)上;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銑刀坯料進行車削加工:銑刀坯料的外形為圓柱形,首先車削加工銑刀坯料外圓,銑刀的刃外圓及柄部外圓放量0.6mm?0.7mm,在銑刀柄部的端面中心上鉆攻螺紋M16,其中切削參數為:轉速400~500r/min,進給量0.25mm/r,切削深度2mm;步驟二:首先銑螺旋圓周齒,共加工形成四個螺旋溝槽,齒背寬度為6~8mm,螺旋角38°銑準,然后齒背銑削后角,銑刀的四個螺旋圓周齒等分為0~0.1mm,切削參數為:轉速200r/min,進給量0.15mm/r,切削深度7mm;步驟三:進行熱處理:將波刃形銑刀刃部淬硬至HRC63~66,熱處理的工藝參數為:先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545~555℃,預熱的時間為118~122min,然后將波刃形立銑刀的半成品放入中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840~860℃,加熱時間為14~18min,再放入高溫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為1230~1250℃,加熱時間為6~10min,再放入等溫爐中進行保溫,保溫的溫度為590~610℃,保溫的時間為14~18min,最后放入回火爐中進行回火,回火的溫度為540~560℃,回火的次數為2次,每次回火的時間為2小時;步驟四:外磨:磨柄部以莫氏4號錐度尺寸為準;步驟五:五軸數控磨床磨削前角、波刃形及后角:利用波刃形立銑刀(1)的專用夾具磨削波刃形立銑刀(1)的前角及波刃形、后角,先將波刃形立銑刀(1)裝配在夾具體(2?1)上,利用拉緊螺釘(2?2)夾緊,左端裝夾在機床主軸刀桿上,磨削后的波刃形立銑刀(1)的螺距為1.5mm,波深為0.2mm,磨削參數為:粒度為B91的CBN砂輪,所述砂輪直徑為Φ100mm,砂輪線速度為26m/s,進給量為50mm/min,磨削深度為0.1mm,刃部跳動在0.02mm以內,圓周齒等分控制在0.01mm之內;步驟六:涂層處理:所述波刃形立銑刀(1)加工完畢后,選用TiN涂層材質進行涂層處理,加工完畢后的波刃形立銑刀(1)由波刃形(1?1)和柄部(1?2)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劍,孫盛麗,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