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電池檢測方法,先判斷一待測電壓是否落在一充電電池最高電壓與一最大檢測電壓所形成的電壓范圍之間,若待測電壓小于前述的電壓范圍,則進一步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在一測試時間內提升達到一目標電壓;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外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充電電池;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內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非充電電池;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檢測方法,可輕易檢測出一待測電壓是否來自充電電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一種,用以檢測出一電池為充電電池或非充電電池。
技術介紹
市面上的電池包含有充電電池,當充電電池的電量耗盡后,可將充電電池置入一充電器,該充電器可提供充電電源給充電電池,令充電電池蓄電后可再次使用;而市面上尚有一種非充電電池(例如碳鋅電池或堿性電池等),非充電電池本身的化學特性是不允許被充電的,故若強行對非充電電池充點,可能導致電池漏液、爆炸等的危險情況發生,不僅造成電池本身及充電器損毀,甚至會危害到使用者自身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該方法檢測出電池是否為充電電池。為達前揭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令該包含有以下步驟判斷一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充電電池最高電壓;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最大檢測電壓;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在一測試時間內提升達到一目標電壓;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外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充電電池;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內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非充電電池。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本專利技術可應用在一電池的充電裝置,當充電裝置設置一電池時,該電池輸出一待測電壓,本專利技術可根據待測電壓即時檢測出待測電池的種類,若檢測出待測電池為非充電電池,則停止對待測電池充電,避免非充電電池發生漏液、爆炸等情況。附圖說明圖I為充電裝置電路方塊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流程圖;圖3為判斷待測電源來自充電電池或非充電電池的詳細流程圖。附圖標號說明10_控制模塊;11-信號轉換器;12-中央處理單元;13-連接口 ;20-充電電路;30-待測電池。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專利技術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為達成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請參考圖I所不,是一種充電的控制裝置,其包含有一控制模塊10與一充電電路20。該控制模塊10包含有一信號轉換器11、一中央處理單元12與一連接口 13。該信號轉換器11可為一模擬/數字轉換器(Analog to Digit Converter),其具有一輸入端與一輸出端,該輸入端可電連接一待測電池30,以接收待測電池30所輸出的待測電壓,該信號轉換器11將待測電壓轉換為數字信號后由該輸出端輸出。該中央處理單元12電連接該信號轉換器11的輸出端,以接收該信號轉換器11輸出的數字信號。該中央處理單元12內建有一檢測程序,根據待測電壓判斷該待測電池30 的類型并對應輸出一控制信號,本優選實施例中,是判斷該待測電池30為充電電池或非充電電池,若為充電電池,則輸出一充電控制信號,若為非充電電池,則輸出一停止充電控制信號。該連接口 13可為通用型輸入/輸出(General Purpose 1/0,GPIO),是電連接該中央處理單元12,用以接收并對外傳送該充電控制信號或該停止充電控制信號。該充電電路20電連接該待測電池30與該控制模塊10的連接口 13,以接收該充電控制信號或該停止充電控制信號,若接收到充電控制信號,則輸出一充電電源以對該待測電池30充電,若接收到停止充電控制信號,則停止輸出充電電源而停止對該待測電池30充電。請參考圖2所示流程圖,以下詳述該檢測程序的檢測過程。判斷一待測電池30所輸出的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充電電池最高電壓(步驟101);其中,因一般充電電池(如鎳氫電池)的輸出電壓(如1.2V)是相對小于一般非充電電池(如堿性電池)的輸出電壓(如I. 5V),因此以一般充電電池的輸出電壓作為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作為初步判斷該待測電池30為非充電電池的判斷基準,且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可供使用者選定。若該待測電壓大于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則判斷待測電壓來自非充電的待測電池30 ;若判斷待測電壓來自非充電的待測電池30后,則輸出一停止充電控制信號,令充電電路20停止對該待測電池30充電。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最大檢測電壓(步驟102);其中,該最大檢測電壓是指一般充電電池必須要被充電的臨界電壓,且該最大檢測電壓可供使用者選定,例如額定可輸出I. 2V的充電電池,使用者可選定最大檢測電壓為0. 8V,故若充電電池輸出低于0. 8V的電壓時,代表其電量不足而必須被充電。若該待測電壓大于該最大檢測電壓(即待測電壓大于該最大檢測電壓且小于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代表該待測電池30電量是接近飽和狀態,但是當待測電池30處于接近飽和狀態時,是不容易判斷出待測電池30是可充電或不可充電的。故為了提高電池種類檢測的準確度,必須持續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直到該待測電池30放電至待測電壓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代表待測電池30的電量不足而必須被充電;而在對待測電池30充電之前,因待測電池30的種類尚未被確定,因此對該待測電池30充電之前,必須先判斷該待測電池30為充電電池(步驟103)。請參考圖3所示流程圖,在判斷該待測電池30是否為充電電池(步驟103)步驟中,因一般充電電池的內阻是相對大于一般非充電電池的內阻,故充電電池的充電速度會慢于非充電電池;因此,依據此一特性,該中央處理單元12可以一般充電電池充電的速度為基準,并依據該基準制定出一測試時間與一目標電壓(步驟201)。制定出該測試時間與目標電壓(步驟201)之后,是令充電電路20輸出一過渡充電控制信號(步驟202),供在一短時間內對待測電池30充電。判斷待測電壓是否在該測試時間內提升達到該目標電壓(步驟203);其中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外達到目標電壓,該中央處理單元12判斷該待測電池30為充電電池;反之,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內達到該目標電壓,代表因為待測電池30的內阻小而充電速度較快,該中央處理單元12判斷待測電壓來自非充電電池。 若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非充電電池,則輸出一停止充電控制信號。 若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充電電池,輸出一充電控制信號,當充電電路20接收充電控制信號后,即對該待測電池30充電(步驟104)。綜上所述,該中央處理單元12在執行判斷該待測電池30是否為充電電池(步驟103)的步驟之前,是先初步判斷待測電池30所輸出的待測電壓是否落在該最大檢測電壓與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形成的電壓范圍中,若待測電壓大于前述的電壓范圍,表示待測電池30為非充電電池,而可初步排除非充電電池;若待測電壓落于前述的電壓范圍以內,表示待測電池30的電量處于飽和狀態而不易于判斷待測電池30的種類,因此中央處理單元12持續判斷待測電壓是否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直到待測電池30放電到低于最大檢測電壓之后才進行電池種類的判斷,如此,有效提升判斷電池種類的準確度,降低誤判的機會。通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檢測裝置與檢測方法,可檢測出待測電池為充電電池或非充電電池,若為充電電池,是可對該待測電池充電,反之,若為非充電電池,則停止對該待測電池充電,以避免可能導致電池漏液、爆炸等的危險情況發生。此外,隨著各種型號的充電電池不同,各種充電電池輸出電壓大小與充電速度亦不相同,通過本專利技術,使用者可依個案對應調整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該最大檢測電壓,以及該測試時間與該目標電壓,而可檢測各種型號的待測電池是否為充電電池。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電池檢測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判斷一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充電電池最高電壓;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充電電池最高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小于一最大檢測電壓;若該待測電壓小于該最大檢測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是否在一測試時間內提升達到一目標電壓;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外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充電電池;若待測電壓在該測試時間以內達到該目標電壓,則判斷該待測電壓來自一非充電電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濂洵,徐元良,朱晟瑋,
申請(專利權)人:碩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