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能夠抑制成本、且通過抑制環境光的影響來改善對比度的屏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屏幕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具備偏振光層,該偏振光層具有使長軸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取向的多個針狀粒子,且具有如下的偏振光選擇特性,即、在與入射光垂直的平面上相互垂直的2個偏振光方向中,對一個偏振光方向的光進行反射,對另一個偏振光方向的光進行吸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屏幕。
技術介紹
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與投影儀組合的反射型的投影屏幕的構成。在此處,將具有反射性偏振光元件的投影屏幕與生成偏振的光的投影儀一起使用時,在來自投影儀的光的偏振光狀態為被反射性偏振光兀件反射的偏振光狀態時,光幾乎被屏幕反射。專利文獻I :日本特表2002 - 540445號公報在上述的專利文獻I中,作為反射性偏振光元件的具體構成例,例舉了多層反射性偏振光材料、連續/分散相反射性偏振光材料、膽留型反射性偏振光材料(與1/4波長板 組合)、線柵偏振光材料。這些偏振光材料的構造以及制造工序較復雜,越是大型屏幕成本越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化構造以及制造工序從而抑制成本,并可通過減小環境光的影響來改善對比度的屏幕。本專利技術的屏幕的特征在于,具備基板;偏振光層,在所述基板上具有以長軸方向在大致一個方向上取向的方式設置的多個針狀粒子,所述屏幕對第I偏振光狀態的第I偏振光的光反射率高于對第2偏振光狀態的第2偏振光的光反射率,所述第I偏振光狀態與所述第2偏振光狀態不同。據此,第I偏振光狀態的光的光反射率高于與該第I偏振光狀態不同的第2偏振光狀態的光的光反射率高,所以在與投影儀組合使用的情況下,能夠使入射到屏幕的環境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并能夠改善圖像對比度。另外,本專利技術的屏幕的構成簡單且制造也很容易,所以能夠抑制成本。另外,可以構成為上述多個針狀粒子的各長軸沿上述基板的表面取向。據此,能夠將入射到屏幕的入射光中,偏振光方向與線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反射,對偏振光方向與線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進行吸收。或者,能夠對入射到屏幕的入射光中,偏振光方向與線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進行吸收,將偏振光方向與線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反射。另外,上述偏振光層具有如下的特性,S卩、使偏振光方向與上述多個針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上述第I偏振光穿過,并且對偏振光方向與上述多個針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上述第2偏振光進行吸收,在上述偏振光層的上述基板側設置有光反射面。據此,偏振光方向與針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偏振光被針狀粒子吸收。另一方面,偏振光方向與針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偏振光被反射部件反射向觀察者。另外,上述偏振光層具有如下特性,S卩、使偏振光方向與上述多個針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上述第2偏振光穿過,并且對偏振光方向與上述多個針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上述第I偏振光進行反射,在上述偏振光層的上述基板側設置有光吸收部件。據此,偏振光方向與針狀粒子的短軸方向一致的偏振光被光吸收部件吸收。另一方面,偏振光方向與針狀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偏振光被針狀粒子反射向觀察者。另外,上述針狀粒子可以是金屬納米棒。據此,通過作為針狀粒子使用金屬納米棒,能夠容易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偏振光選擇特性的偏振光層,能夠減少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I實施方式的反射型屏幕的概略構成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在偏振光層中透過以及吸收光時的作用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光入射到屏幕時的作用的說明圖。 圖4 (a) (d)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圖。圖5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反射型屏幕的構成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使用于投射型投影儀系統時的概略構成的圖。圖7 Ca)是表示使用了第I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屏幕時的作用的圖,(b)是表示使用了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屏幕時的作用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使用的各附圖中,為了使各部件達到能夠被識別的大小,適當地變更了各部件的比例尺。第I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I實施方式的反射型屏幕的概略構成的剖視圖。本實施方式的反射型屏幕(以下,僅稱之為屏幕)I是一種如下所述的屏幕,即、在柔性基板(基板)2上,反射膜(反射部件)3以及偏振光層4按此順序層疊而構成,并具有反射或者吸收規定波長的光的偏振光選擇特性。對柔性基板2的具體材質并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所有樹脂。而且,無需特別限定為柔性基板,可以使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藍寶石基板等。并且,除了透光性材料之外,還可以使用非透光性的材料。偏振光層4使多個納米棒(針狀粒子)5的長軸在透明層6中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對齊地分散。此處,納米棒5的長軸沿柔性基板2的表面進行取向。納米棒5是具有規定的縱橫比(長軸長度/短軸長度)的納米尺寸的棒狀金屬微粒子,大體上,長軸的平均長度為數十nm到數百nm,短軸的平均長度為幾nm到數十nm。納米棒5的、針對振動方向與納米棒5的短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成分的吸收特性、和針對振動方向與納米棒5的長軸方向一致的直線偏振光成分的吸收特性不同。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納米棒5,例舉了作為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粒子的金屬納米棒、碳納米管等。作為金屬納米棒的金屬種類,可例舉Au、Ag等,由于是微粒子,所以選擇光反射性低的金屬,并適當地設定含量。而且,利用使長軸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取向的多個納米棒5,能得到具有所希望的偏振光選擇特性的偏振光層4。所謂“偏振光選擇特性”是指,針對在與入射光垂直的平面上具有相互垂直的2個偏振光方向的入射光,選擇地吸收具有特定的偏振面的直線偏振光,并使具有其他偏振面的直線偏振光透過(穿過)的性質。作為透明層6的材料,能夠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以聚硅氨、聚硅氧燒、多晶娃燒等為主成分的無機材料。圖2是表示在偏振光層中透過以及吸收光時的作用的說明圖。如圖2所示,這樣的屏幕通過多個納米棒5在大致相同方向上取向,且根據入射到屏幕I的光的偏振光狀態來進行偏振光選擇。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納米棒5是吸收型 納米棒,對在與納米棒5的長軸方向平行的方向(X方向)上具有偏振光軸的直線偏振光X進行吸收,使在納米棒5的短軸方向(Y方向)上具有偏振光軸的直線偏振光Y透過。在本實施例中,光在與納米棒5的短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偏振的狀態為第I偏振光狀態,光在與納米棒5的長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偏振的狀態為第2偏振光狀態。而且,第I偏振光狀態的直線偏振光Y為第I偏振光,第2偏振光狀態的直線偏振光X為第2偏振光。圖I所不的反射膜3由Al膜構成,使透過了偏振光層4的第I偏振光向與入射光軸AX平行的方向反射。而且,作為反射膜3,除了可以使用Al膜外,還可以使用Ag膜、由Al與Ag的層疊膜等構成的膜。以能夠確保成為光反射面3A的表面的平坦性的厚度來形成該反射膜3。圖3是表示光入射到屏幕時的作用的說明圖。如上述,在圖3中,入射到屏幕I的光中,透過偏振光層4的直線偏振光Y被配置在偏振光層4的背面側(柔性基板兩側)的反射膜3反射。另一方面,因為被偏振光層4內的納米棒5吸收的直線偏振光X在偏振光層4中被吸收,所以不會入射到反射膜3。因此,成為對第I偏振光狀態的直線偏振光(第I偏振光)Y的光反射率高于對與該第I偏振光狀態不同的第2偏振光狀態的直線偏振光(第2偏振光)X的光反射率的屏幕Io制造方法圖4 (a) Cd)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圖。如圖4 Ca)所示,首先,在柔性基板2的表面蒸鍍金屬材料(Al),進行加熱固化處理,從而形成反射膜3。如圖4 (b)所示,接下來,在反射膜3的表面涂覆在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備:基板;偏振光層,在所述基板上具有以長軸方向在大致一個方向上取向的方式設置的多個針狀粒子,所述屏幕對第1偏振光狀態的第1偏振光的光反射率高于對第2偏振光狀態的第2偏振光的光反射率,所述第1偏振光狀態與所述第2偏振光狀態不同。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釰持伸彥,
申請(專利權)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