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充分的解析度及感光度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壓縮性能、透過率、耐光性、電壓保持率、耐顯影性、耐熱性及耐溶劑性優異的顯示元件用硬化膜及其形成方法,及顯示元件。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A]堿可溶性樹脂,[B]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化合物,[C]特定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D]選自由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含有受阻胺結構的化合物、含有亞磷酸酯結構的化合物及含有硫醚結構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且相對于[A]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C]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顯示元件用硬化膜、顯示元件用硬化膜的形成方法及顯示元件。
技術介紹
在薄膜晶體管型液晶顯示元件等電子零件中,通常為了使配置成層狀的配線之間絕緣而設置有層間絕緣膜。例如,薄膜晶體管型液晶顯示元件經過如下步驟來制造在層間絕緣膜上形成透明電極膜,進而在透明電極膜上形成液晶配向膜。因此,在透明電極膜的形成步驟中,層間絕緣膜暴露在高溫條件下、或暴露在用于形成電極的圖案的抗蝕劑的剝離液中,因此需要針對它們的充分的耐熱性及耐溶劑性。就圖案化性能的觀點而言,先前的液晶顯示元件用的層間絕緣膜使用利用了萘醌 二疊氮等酸產生劑的正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1-354822號公報)。近年來,負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的高感光度、所獲得的硬化膜的高光線透過率等性能受到矚目,且正不斷應用負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0-162769號公報)。另一方面,液晶顯示元件中所使用的構件之中,間隔片、保護膜、彩色濾光片用著色圖案等也大多使用負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6-43643號公報)。近年來,對液晶顯示元件要求進一步的大畫面化、高亮度化、薄型化等,就步驟時間的縮短及削減成本的觀點而言,需要負型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的高感光度化及高解析度化。作為針對所述步驟時間的縮短的對策,已對包含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的技術進行了研究(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5-227525號公報)。但是,該光聚合起始劑多為在可見區域中具有極大吸收的化合物,且光聚合起始劑本身略帶紅色的情況多。若使用此種先前的光聚合起始劑來形成硬化膜,則硬化膜也同樣地略呈紅色,光線透過率下降,因此根據液晶裝置而存在無法應用的情況。由于此種狀況,因此期望開發一種具有充分的解析度及感光度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壓縮性能、透過率、耐光性、電壓保持率、耐顯影性、耐熱性及耐溶劑性優異的顯示元件用硬化膜?,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特開2001-354822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0-162769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6-43643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5-22752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況而完成的專利技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充分的解析度及感光度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壓縮性能、透過率、耐光性、電壓保持率、耐顯影性、耐熱性及耐溶劑性優異的顯示元件用硬化膜。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完成的專利技術是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堿可溶性樹脂;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化合物(以下,也稱為“ 聚合性化合物”);由下述式(I)所表示的光聚合起始劑(以下,也稱為“光聚合起始劑”);以及選自由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含有受阻胺結構的化合物、含有亞磷酸酯結構的化合物及含有硫醚結構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I種化合物(以下,也稱為“ 化合物”);且相對于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O. I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權利要求1.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堿可溶性樹脂; 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化合物; 由下述式(I)所表示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 選自由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含有受阻胺結構的化合物、含有亞磷酸酯結構的化合物及含有硫醚結構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I種化合物;且 相對于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O. I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堿可溶性樹脂包含 (al)選自由源自不飽和羧酸的結構單元、及源自不飽和羧酸酐的結構單元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I種結構單元;以及 (a2)由下述式(2)所表示的結構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堿可溶性樹脂包含 (al)選自由源自不飽和羧酸的結構單元、及源自不飽和羧酸酐的結構單元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I種結構單元;以及 (a3)由下述式(3)所表示的結構單元;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堿可溶性樹脂包含 (al)選自由源自不飽和羧酸的結構單元、及源自不飽和羧酸酐的結構單元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I種結構單元;以及 (a4)源自含有環氧基的不飽和化合物的結構單元。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性化合物為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與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混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I)中, R1為甲基或苯基, R2為亞甲基或亞乙基, R3為環戊基或環己基, R4為碳數為I 6的烷基或苯基, R5為甲苯基或萘基。7.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為所述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且相對于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該化合物的含量為O. 01質量份以上、10質量份以下。8.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著色劑。9.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形成顯示元件用硬化膜。10.一種顯示元件用硬化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O使用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在基板上形成涂膜; (2)對所述涂膜的至少一部分照射放射線; (3)對照射了所述放射線的涂膜進行顯影;以及 (4)對經所述顯影的涂膜進行加熱。11.一種顯示元件用硬化膜,其特征在于其由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形成。12.—種顯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元件用硬化膜。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充分的解析度及感光度的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壓縮性能、透過率、耐光性、電壓保持率、耐顯影性、耐熱性及耐溶劑性優異的顯示元件用硬化膜及其形成方法,及顯示元件。本專利技術是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包含堿可溶性樹脂,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化合物,特定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選自由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含有受阻胺結構的化合物、含有亞磷酸酯結構的化合物及含有硫醚結構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且相對于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文檔編號G03F7/00GK102854743SQ20121021889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專利技術者中川剛志, 西川耕二 申請人:Jsr株式會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堿可溶性樹脂;[B]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化合物;[C]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光聚合起始劑;以及[D]選自由含有受阻酚結構的化合物、含有受阻胺結構的化合物、含有亞磷酸酯結構的化合物及含有硫醚結構的化合物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且相對于[A]堿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C]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化1]式(1)中,R1及R4分別獨立為碳數為1~12的烷基、碳數為4~20的脂環式烴基或苯基;其中,所述苯基所具有的氫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可由碳數為1~12的烷基或碳數為1~12的烷氧基取代;R2為亞甲基或碳數為2~20的亞烷基;R3為碳數為4~20的脂環式烴基、苯基或萘基;R5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菲基、9?芴基、2?呋喃基或2?噻吩基;其中,這些基所具有的氫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可由碳數為1~12的烷基或碳數為1~12的烷氧基取代。FDA000018215340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川剛志,西川耕二,
申請(專利權)人:JSR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