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以避免在后續電池粉碎過程中發生爆炸等情況。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的關鍵在于: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堿性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對電池進行放電,由于鋰金屬活潑性強,在水中很快反應掉且在水中不會燃燒或爆炸;電解液遇水會產生HF酸,通過堿液中和電解液反應所產生的酸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
,特別涉及到。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自放電低等優點,被廣泛的應用于移動通訊、計算機、儀器儀表、電動工具中,并在將來有可能廣泛運用到電動汽車中。我國每年鋰離子電池的年產量接近10億只,世界年產量將近50億只。作為個人消費品,每年產生的報廢電池數量非常的驚人。這些報廢電池含有中有銅、鋁等材料,同時還包括鈷、鋰等稀有金屬材料;如果不加回收的進行報廢,不僅僅是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還是對資源的浪費。對鋰離子二次電池報廢電池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及社會意義。目前,國內外都對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進行了研究,專利號為CN200410019958. I、CN201010253873. 5.CN200910093727. 8等專利,通過物理、化學等方法對報廢鋰離子電池中的某些有價值組分進行篩選、回收、利用。但是其對電池報廢之后的預處理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增加后期處理的難度。以CN200410019958. I為例,其處理方法是對電池進行粉碎然后再進行后續處理。而鋰離子電池在報廢后,由于長時間的循環,極片或者隔膜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鋰金屬析出,且電池中仍帶電,在進行粉碎時極易發生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ー種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以避免在后續電池粉碎過程中發生爆炸等情況。本專利技術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的關鍵在于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堿性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對電池進行放電,由于鋰金屬活潑性強,在水中很快反應掉且在水中不會燃燒或爆炸;電解液遇水會產生HF酸,通過堿液中和電解液反應所產生的酸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進ー步地,為保證浸泡處理徹底,所述堿性溶液的濃度為O. 5% 5%,浸泡的時間至少為24小吋。進ー步地,為保證安全,浸泡完成后,測量鋰離子電池的電壓,只有當其電壓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進行后續的粉碎處理,否則繼續利用堿性溶液進行浸泡。進ー步地,為加工方便和安全,在鋰離子電池的安全閥或安全膜或電池的頂部刺出泄流孔。進ー步地,所述泄流孔的直徑為I 3mm。進ー步地,所述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鉀溶液、碳酸氫鈉溶液中的ー種或多種混合溶液。進ー步地,為保證安全,在浸泡時,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不能短路。本專利技術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可以對電池進行放電,消耗所析出的鋰,并中和電解液,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證后續作業的安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I : 本實施例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直徑為3mm的泄流孔,然后利用濃度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浸泡的時間至少為24小時,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浸泡完成后,測量鋰離子電池的電壓,只有當其電壓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進行后續的粉碎處理,否則繼續利用堿性溶液進行浸泡。若待處理的鋰離子電池具有安全閥或安全膜,則在安全閥或安全膜上刺出泄流孔,否則在電池的頂部刺出泄流孔。在水中浸泡可以對電池進行放電,由于鋰金屬活潑性強,在水中很快反應掉且在水中不會燃燒或爆炸;電解液遇水會產生HF酸,通過堿液中和電解液反應所產生的酸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權利要求1.ー種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堿性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性溶液的濃度為O. 5% 5%,浸泡的時間至少為24小吋。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完成后,測量鋰離子電池的電壓,只有當其電壓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進行后續的粉碎處理,否則繼續利用堿性溶液進行浸泡。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鋰離子電池的安全閥或安全膜或電池的頂部刺出泄流孔。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的直徑為I 3mm。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鉀溶液、碳酸氫鈉溶液中的ー種或多種混合溶液。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浸泡吋,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不能短路。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以避免在后續電池粉碎過程中發生爆炸等情況。本專利技術的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的關鍵在于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堿性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對電池進行放電,由于鋰金屬活潑性強,在水中很快反應掉且在水中不會燃燒或爆炸;電解液遇水會產生HF酸,通過堿液中和電解液反應所產生的酸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文檔編號H01M10/54GK102856610SQ20121030814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專利技術者翟冬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報廢鋰離子電池的回收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鋰離子電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堿性溶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浸泡,使堿性溶液與鋰離子電池中析出的鋰進行反應,并中和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遇水所產生的酸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翟冬,
申請(專利權)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