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背包,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該背包包括背包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體上設有電源和多個電致發光板,所述電致發光板貼合固定于所述背包本體前側,并至少形成提示左轉、右轉和停止的指示圖形,每一電致發光板均通過一開關與電源連接;另外,所述背包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控制連接所述開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出的一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通過裝飾電致發光片,實現了行駛中的轉向、停止提示功能,尤其是背包面積較大,在自行車的騎行中非常顯目,易于后方人員辨識;與此同時增強了背包的美觀性,整體構造生動、活潑,尤其適合學生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背包,尤其涉及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技術背景 自行車是ー種常用交通工具,通常的自行車沒有行駛中轉向指示裝置,只是在車體后方設置ー個具有警示后方來車的反光片(由多個全反射棱鏡組成),用來在夜間警示后方車輛。在擁擠的路段,騎車人只能通過用打手勢的方式表示自己即將轉彎時的方向,這種方式ー則不方便,另外單手控制車把容易發生危險。為了解決這ー問題,出現了很多種帶有剎車燈、轉向燈的自行車。此類自行車的剎車燈和轉向燈參照機動車輛尾燈的設置方式,設置在自行車的后部(如自行車的座墊下方或后置物架上),剎車燈和轉向燈的控制部分設置在車把上,通過手動控制,或者是通過剎車鋼索控制剎車燈的亮起或熄滅,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雖然市場上需要帶有警示功能的自行車,但是上述自行車的實際推廣并不理想,造成推廣不利的原因如下不同于機動車輛,由于自行車車體較窄,所能設置的尾燈體積較小,燈和燈之間間距非常近,單純從位置上很難分辨左、右轉向燈和剎車燈之間區別。如果采用顔色區分(如部分現有技術方案中采用左轉綠燈、右轉黃燈、停止紅燈來區別),由于沒有ー個通用的規范,造成他人不能理解、分辨剎車燈、轉向燈所反應的內容,甚至和常規的被動式尾燈混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手表調整時區的不便,提出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該背包通過設置通過裝飾電致發光片,實現了行駛中的轉向、停止提示功能。為了達到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出的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包括背包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體上設有電源和多個電致發光板,所述電致發光板貼合固定于所述背包本體前側,并至少形成提示左轉、右轉和停止的指示圖形,每ー電致發光板均通過ー開關與電源連接;另外,所述背包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控制連接所述開關。進ー步優選地,所述指示圖形包括朝左的箭頭和朝右的箭頭。進ー步優選地,所述指示圖形包括“stop”或“停止”或“停”。進ー步優選地,所述控制器上設置有控制所述開關的左轉按鈕、右轉按鈕和停止按鈕。進ー步優選地,所述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設置在自行車上的感應開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施例所提出的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通過裝飾電致發光片,實現了行駛中的轉向、停止提示功能,尤其是背包面積較大,在自行車的騎行中非常顯目,易于后方人員辨識;與此同時增強了背包的美觀性,整體構造生動、活潑,尤其適合學生使用。附圖說明通過以下結合附圖對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技術上述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背包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I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2背包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3所不,標號分別表不背包本體I、第一電致發光片2、第二電致發光片3、第三電致發光片4、第四電致發光片5、電源6、控制器7、左轉按鈕8、停止按鈕9、右轉按鈕10、開關11、開關12、開關13、開關14、布片15、拉鏈16。實施例I :參見圖1-2,本實施例I所提出的一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包括背包本體I和控制器7,背包本體I和常規的背包的基本結構相同,區別在于背包本體I上設有電源6和四片電致發光板,電致發光板貼合固定于所述背包本體I前側,并形成提示左轉、右轉和停止的指示圖形。電致發光板電致發光板是一種發光器件,簡稱冷光片、EL燈、EL發光片或EL冷光片,它由背面電極層、絕緣層、發光層、透明電極層和表面保護膜組成,利用發光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產生光的特性,將電能轉換為光能,輕薄如紙,富有彈性又可以被裁切成任意復雜外形,安裝簡便,可隨意拆裝,重復使用性高,低碳、節能、環保,再加上獨具的新穎、時尚、動感效果,因此在各種場合的應用中都取得極佳的效果。在本實施例I中,電致發光板分為第一電致發光片2、第二電致發光片3、第三電致發光片4和第四電致發光片5。其中,第三電致發光片4為水平設置的長方形,第一電致發光片2和第二電致發光片3對稱設于第三電致發光片4的兩端,呈等腰三角形,且其底邊大致和第三電致發光片4的邊重合。由此,第一電致發光片2可和第三電致發光片4組合成一個方向朝左的箭頭、第二電致發光片3可和第三電致發光片4組合成一個方向朝右的箭頭,第四電致發光片5的圖形為中文“停止”的圖形。,四個電致發光板之間并聯接在電源6上,并分別通過一個開關控制其啟閉,參見圖2,第一電致發光片2通過開關11控制、第二電致發光片3通過開關12控制、第三電致發光片4通過開關13控制、第四電致發光片5通過開關14控制,均通過一開關11與電源6連接。電源6電源6為電致發光板的驅動電源,由蓄電池提供電能,被固定安裝在背包本體I內。其驅動電路部位的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控制器7控制器7主要作用是控制開關11的啟閉。在本實施例I中,控制器7被設置在自行車的車把上,其上設置有三個按鈕,分別為左轉按鈕8、停止按鈕9、右轉按鈕10。其中,左轉按鈕8按下時,開關11和開關14關閉,第一電致發光片2和第三電致發光片4發光,形成左轉箭頭;右轉按鈕10按下吋,開關12和開關14關閉,第二電致發光片3和第三電致發光片4發光,形成右轉箭頭;停止按鈕9按下吋,開關15關閉,第四電致發光片5發光,顯示“停止”。實施例2 參見圖2,本實施例2中具有三片電致發光板,分別為朝左箭頭圖形的第一電致發光片2、顯示朝右箭頭圖形的第二電致發光片3、和顯示英文“stop”紙樣的第三電致發光片4。三片電致發光板分別通過開關控制啟閉,這樣的結 構相較實施例I來說更加簡單,但是缺點在于箭頭部分的圖形尺寸比實施例I要小。同時為了避免在清洗背包時損壞電致發光板,電致發光板被固定在一個布片15上,此布片15和背包本體I通過拉鏈16可拆卸式連接,同時電致發光板和線纜間采取插拔式結構,便于在清洗或者不需要提示時將布片拆下。而且本實施例2中利用了現有技術中關于自行車轉向燈的控制部分的技術方案,控制器7被設置在背包本體I內,控制器7的輸入端和自行車上的多個感應開關相連,通過接受感應開關的信號來控制電致發光板的啟閉。感應開關可設置在車把或者車把軸上,用來感應車把轉向的方向,并將接受到的信號發送到控制器7中;或者設置在手剎、剎車線處,在剎車時提供信號給控制器7,由于此類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習見技術,對于其具體結構在此不再贅述。與現有技術相比,以上實施例所提出的ー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通過裝飾電致發光片,實現了行駛中的轉向、停止提示功能,尤其是背包面積較大,在自行車的騎行中非常顯目,易于后方人員辨識;與此同時增強了背包的美觀性,整體構造生動、活潑,尤其適合學生使用。本技術所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技術以上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之一,為篇幅限制,這里不能逐一列舉所有實施方式,任何可以體現本技術權利要求技術方案的實施,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ー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在上述實施例的指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形,而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轉向燈的背包,包括背包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體上設有電源和多個電致發光板,所述電致發光板貼合固定于所述背包本體前側,并至少形成提示左轉、右轉和停止的指示圖形,每一電致發光板均通過一開關與電源連接;另外,所述背包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控制連接所述開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洋,高俊,吳亦非,王亦可,葉驍宇,童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七寶中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