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飯鍋煲膽,其底面微拱起,其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所述底面微拱起,其半徑最佳為650mm,所述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靠底面半徑最佳為19mm,靠側壁半徑最佳為78.7mm。所述側壁和底面最佳采用單層不銹鋼材質,所述側壁和底面還可為單層不銹鋼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與電飯鍋發熱盤緊密吻合,無需使用復合材料,受熱均勻且成本低,安全無毒。(*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飯鍋用的煲膽。
技術介紹
現有電飯鍋煲膽的底面多平坦,其側壁和底面間的弧度小,因電飯鍋用的發熱盤 一般呈碗形,其底面微拱起,將現有電飯鍋煲膽放在這種發熱盤上,電飯鍋煲膽側壁和底面間的圓弧與發熱盤的相應位置不接觸,形成空隙,電飯鍋煲膽底只與發熱盤微拱起的底面接觸,這樣,電飯鍋煲膽受熱就只能靠發熱盤微拱起的底面熱量傳遞到電飯鍋煲膽的底面,這種傳熱方式使電飯鍋煲膽受熱不均勻,只能使用復合電飯鍋煲膽,如鋁合煲膽、復合不銹鋼煲膽等,且因發熱盤不能與電飯鍋煲膽底部緊密吻合,造成熱量浪費、延長煮飯時間,有時甚至因受熱不均勻使米飯夾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種電飯鍋煲膽,能與電飯鍋發熱盤緊密吻合,無需使用復合材料,受熱均勻且成本低,安全無毒。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一種電飯鍋煲膽,其底面微拱起,其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所述底面微拱起,其半徑最佳為650mm,所述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靠底面半徑最佳為19mm,靠側壁半徑最佳為78. 7mm。所述側壁和底面最佳采用單層不銹鋼材質。所述側壁和底面還可為單層不銹鋼一體成型。由于本技術的底面微拱起,側壁和底面間的圓弧平緩。故本技術極易與電飯鍋發熱盤的底部緊密吻合,使電飯鍋煲膽底部的側壁和底面受熱均勻,發熱盤的熱量能夠有效傳遞給電飯鍋煲膽,不形成熱量浪費。同時,正因為本技術底部的側壁和底面受熱均勻,故本技術能夠采用單層不銹鋼材質。現市面上的電飯鍋煲膽都是復合底不銹鋼煲膽,或鋁膽材料,而鋁膽大部分都是噴上不粘特龍涂料,不粘特龍涂料所使用的材料使用時間久對人體有微毒作用,而單層不銹鋼制成的煲膽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單層不銹鋼制煲膽每個能夠節約200克以上的鋁材料和特龍涂料,廠家每月生產電飯鍋煲膽的數量很大,節省材料及成本就相當可觀。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電飯鍋發熱盤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與圖2發熱盤配合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本技術實施例的底面微拱起,其半徑650mm,側壁和底面間的圓弧平緩,靠底面半徑19mm,靠側壁半徑78. 7mm,本技術實施例的側壁和底面為單層不銹鋼一體成型。如圖2所示,是電飯鍋發熱盤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是本技術實施例與圖2發熱盤配合的示意圖。可見,本技術實施例底部的側壁和底面與圖2發熱盤緊密 吻合,為便于將本技術實施例放置在圖2發熱盤上,圖2發熱盤的上緣內壁和本技術實施例的外壁間的間隙設為O. 8mm。權利要求1.一種電飯鍋煲膽,其特征在于其底面微拱起,其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飯鍋煲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微拱起,其半徑為650mm,所述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靠底面半徑為19mm,靠側壁半徑為78. 7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飯鍋煲膽,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底面采用單層不銹鋼材質。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飯鍋煲膽,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底面為單層不銹鋼一體成型。專利摘要一種電飯鍋煲膽,其底面微拱起,其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所述底面微拱起,其半徑最佳為650mm,所述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靠底面半徑最佳為19mm,靠側壁半徑最佳為78.7mm。所述側壁和底面最佳采用單層不銹鋼材質,所述側壁和底面還可為單層不銹鋼一體成型。本技術能與電飯鍋發熱盤緊密吻合,無需使用復合材料,受熱均勻且成本低,安全無毒。文檔編號A47J36/00GK202636658SQ201120543269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專利技術者李賽發 申請人:李賽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飯鍋煲膽,其特征在于:其底面微拱起,其側壁和底面間為平緩的圓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賽發,
申請(專利權)人:李賽發,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